腸黏膜脫落是怎麼回事

腸黏膜脫落可見於細菌性痢疾。痢疾桿菌有侵入結腸黏膜上皮細胞的能力,並能破壞細胞的屏障,吸引白細胞向炎症部位滲出,繼而使更多的痢疾桿菌在黏膜上皮細胞內定居,引起腸黏膜更嚴重的病變,使結腸黏膜發生潰瘍、脫落、出血。

腸黏膜脫落會出現下面兩種病症:

1、腸粘膜有壞死潰瘍:直腸的放射性病損可分為四度,第二度的臨床表現為大便頻繁,有血便或粘液便、裡急後重,症狀可持續數月或數年,腸粘膜有壞死、潰瘍或中度狹窄。早期腸粘膜細胞更新受到抑制,小動脈壁腫脹、閉塞,引起腸壁缺血,粘膜糜爛。晚期腸壁纖維化,腸腔狹窄或穿孔,腹腔內形成膿腫、瘻道和腸粘連等。

2、胃腸粘膜的通透性增高:多見於胃癌和結腸癌因癌組織壞死脫落而引起相應胃腸粘膜的通透性增高,血漿蛋白大量從胃腸道漏出丟失。

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建議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否則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病人應該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檢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