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癌症已成事實,患者如何走出困境?

許多患者在剛剛得知確診為癌症的噩耗時,會陷入憤怒、抑鬱、焦慮、絕望、悲傷等不良的負面情緒,這些反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它們對於病情的治療又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出現上述心理後必須及時而恰當地予以消除,尤其是即將接受手術、化療和放療時,更應配合醫生搞好心理調節,建立有利於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

為此,患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2][3]

消除疑心,儘早認清現實

首先,患者要學會逐漸接受病情,正視現實。雖然現實是殘酷的,但是逃避更無濟於事。

承認現實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可以在內心中告訴自己,無論誰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痛苦,不要和自己的痛苦做鬥爭,而是先接納自己的痛苦,然後,採取正確的方式去宣洩痛苦。比如說痛哭、向別人傾訴、做劇烈的運動。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選擇正確的宣洩途徑,否則,錯誤的宣洩方式必然導致更痛苦的後果。

其次,要相信科學,信任醫生,儘早到正規醫院治療。病人想要為自己選一個好醫院、好醫生,這是人之常情,但是選準後,就要對所在的治療醫院和醫生,有一個基本的信任,認準就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朝三暮四,結果反而貽誤了治病的良機。

另外,不要主觀任意誇大自己的病情,認為自己是重病在身、死期將至,這樣對病情也無任何好處。如果確有疑問,也應將自己的疑慮坦誠地向醫生和家人提出,讓對方作出解釋或給予心理上的疏導,及時消除自己心中的疑惑。

謹防急躁  

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憤怒和發洩,會慢慢的平靜下來,但其負面情緒卻沒有平息。這一階段的患者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好轉,求生的慾望增強。

在患者的心理中,常常希望吃藥後“立竿見影”,手術後手到病除。但是願望歸願望,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癌症屬於頑症重症,不可能速戰速決。如果因此產生急躁心理,失去了治療信心,會使病情更為惡化。

減輕焦慮

患者應瞭解自己焦慮的真正原因,這樣才能採取針對性的措施。通常患者如果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治療活動一無所知,會引起或加重自己的焦慮感。

醫務人員會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介紹相關疾病的知識,患者也要主動去了解一些治療的進展情況,降低或消除自己的焦慮。此外,適量服些抗焦慮藥,對幫助恢復情緒的正常,也十分有效。

積極瞭解腫瘤相關知識

通常,人們對腫瘤相關知識瞭解甚少,潛意識裡認為腫瘤就是絕症,是不治之症,一旦診斷是腫瘤,內心的恐慌和無助感就會存在,這時對腫瘤相關知識的渴求變得非常強烈,可以積極諮詢醫生,查閱相關的資料,參與醫院組織的患者教育活動,一旦對治療方案及預後有一定的瞭解,內心的恐懼不安就會有所降低。

正如一位已經治癒的患者所說:

當我們足夠多地瞭解自己的身體,瞭解疾病,不僅可以防患於未然,更可以在面對疾病的時候不慌亂、不緊張、不盲目,很多的痛苦,很多的折磨,最終得以釋放,往往來自醫生的撫慰。

加入患者組織,獲得社會支援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癌症患者經過規範醫治後會獲得治癒。醫務人員會提供一些癌症康復的案例,達到積極的心理暗示,提升患者治療的信心。這一點在剛確診時尤為重要。

腫瘤患者可以尋找或建立與自己病情類似的圈子,可以是網路交流平臺,也可以是病友之間的,由於圈子成員有某些共同的遭遇,所以更容易相互理解,相互支援。鼓勵有條件的患者多參加當地抗癌俱樂部活動,既能通過治癒病人的現身說法,增強自己戰勝疾病的信心;也能通過自己發揮主動性,去帶動其他病人,在相互鼓勵、相互溫暖中獲得信心和力量。 

豐富生活,轉移注意力 

患者要學會放鬆,轉移注意力,豐富自己的生活,如聽音樂、看報紙、打太極拳、練氣功、散步、郊遊、養花等。在保證休息的基礎上,在治療間隙和康復期,參加各種文娛活動和社會活動,緩解內心壓力,減輕抑鬱情緒。因為好的情緒也是可以互相影響互相帶動的。而這種好的情緒狀態,會讓患者的康復機率大大提高。

學會表達情感,處好人際關係 

研究顯示,腫瘤患者有兩個特徵:一是過分克制、忍讓、屈服,壓抑內心的憤怒、怨恨,稱為情感表達不良;二是悲觀消極,抑鬱、無助感[4]

患者如果把負性情緒合理的宣洩,不但會減輕心理壓力,還能獲得別人的支援和幫助。

因此,患者首先要學會心理換位,凡事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理解家人朋友照顧自己的艱辛,體諒他們的不容易。

其次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以病賣病”,無所顧忌地隨意發洩,全然忘了別人內心的痛苦。

最後要注意多與他人交流,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多對他人盡一點自己的關心與照顧。只有與周圍人關係友好,和睦相處,才能心情愉快地與疾病做鬥爭。

結語

從醫三十年,我遇見過形形色色的癌症患者,或堅強勇敢,或悲傷成河,或冷靜沉著,或歇斯底里,最後都是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我們醫生能做的是擁有仁心仁術,盡己所能,幫助患者,讓他們能夠始終保持本色,按照自己的步調,好好地活著,從容地離開。雖然人生並不完美,我們也要學會逆風飛翔。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