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有哪些常見症狀?

絕大多數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後是沒有症狀的。少數會出現頭痛、咽痛、發熱、噁心、嘔吐、腹瀉和疲倦。

還有一部分脊髓炎患者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包括在幾天內逐漸加重的無力或癱瘓,這種無力可以影響腿部肌肉、手臂肌肉,甚至是呼吸和吞嚥的肌肉,其中腿部受累比手臂受累更常見。一些患者會出現嚴重無力,導致行走、呼吸或吞嚥困難,往往無法恢復。因為脊髓灰質炎而癱瘓的患者可出現長期問題,比如新發或加重的肢體無力,感到非常倦怠、疼痛。

脊髓灰質炎的危害

根據我國發布的中國衛生行業標準,脊髓灰質炎根據患者臨床表現不同,分為四種類型:隱性感染、頓挫型、無麻痺型 、麻痺型[1][2]

脊髓灰質炎的病因和型別

隱性感染(無症狀型)的表現

佔全部感染者的 90%~95%。感染後沒有症狀出現,不產生病毒血症,也不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從咽部和大便中可分離出病毒。體內可以檢查到大量特異性中和抗體。

頓挫型(輕型)的表現

大約佔 4%~8%。病毒未侵襲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缺乏特異性。可能出現上呼吸道症狀,比如不同程度的發燒、咽部不適、充血以及咽後壁淋巴組織增生、扁桃體腫大等。或者胃腸道症狀,比如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祕、腹部不適等。再或者流感樣症狀,比如頭痛、乏力、關節、肌肉痠疼等,症狀持續 1~3 天自行恢復。

無麻痺型的表現

病毒侵犯中樞神經系統,除了有頓挫型症狀外,還具備神經系統症狀,但不存在肌肉麻痺。患者體溫較高、頭痛加劇、多汗、嘔吐、煩躁不安或嗜睡、全身肌肉疼痛、小腿肌肉觸痛、面板感覺過敏、不願撫抱(撫摸擁抱孩子會哭鬧)、神情緊張,頸背肌痛、頸強直、不能屈曲。神經系統查體和腦脊液檢查可出現改變。患者通常在 3~5 天內退熱,神經系統查體異常可持續 1~2 周。

麻痺型的表現

相對少見,大約佔 1%~2%。特點是在無麻痺型臨床表現基礎上,伴有肌肉麻痺。通常我們所說的脊髓灰質炎患兒就是指麻痺型患兒。這類患兒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分為 5 期。

  • 前驅期:患兒以發熱伴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腸道症狀為主,發病初期有 1~4 天的發熱,再經過 1~6 天無熱期後進入麻痺前期。
  • 麻痺前期:臨床特點與無麻痺型相似。體溫可出現再次上升或持續下降,並出現神經系統的改變及肌肉疼痛(以活動和體位變化時最明顯,患兒在起坐時,用雙上肢向後支撐身體,姿勢像三腳架一樣),也可以有短暫意識障礙、多汗、尿瀦留等表現。在這個時期行腰穿檢查,腦脊液大多有所改變。
  • 麻痺期:一般在第 2 次發熱 1~2 天后,體溫開始下降,或在高熱和肌痛處於高峰時發生麻痺,短期內(一般為 3~4 天)麻痺能夠到達最嚴重的程度,但是在熱退後麻痺不會再進展。根據病變部位不同又可分為 4 型。
    • 脊髓型:最常見的型別。麻痺的部位以下肢多見,大腿肌肉群比小腿肌肉群麻痺出現的早而且嚴重,麻痺的肌群分佈不均勻,不對稱,但是同側上下肢均麻痺的患兒少見,同時不伴有感覺障礙;如果麻痺肌群向上蔓延至腹部、背部、頸部,甚至到達延髓而影響呼吸的患者,預後很差。
    • 腦幹型:這種型別經常和脊髓型同時發生,病變在腦幹不同的部位,則會產生不同的症狀,這需要專業神經內科醫生來評估。
    • 腦炎型:更少見,個別病例可以僅表現為腦炎,也可以和腦幹型、脊髓型同時存在,瀰漫型腦炎表現為意識不清、高熱、昏迷、驚厥等,侷限性腦炎根據大腦受累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症狀。而且恢復後,可能長期出現閱讀障礙或癲癇大發作等。
    • 混合型:同時具備脊髓型麻痺和腦幹型麻痺的臨床表現。
  • 恢復期:常見於癱瘓後 1~2 周,麻痺的肢體逐漸恢復,一般是從離心臟較遠的肢體開始恢復,肌肉力量逐漸增強。症狀較輕的患者經過 1~3 個月即可恢復,嚴重患者常常需要 12~18 個月,甚至更久時間才能緩慢恢復。
  • 後遺症期:是指患者病程滿 2 年以後,有些受損肌肉群因為神經損傷過重,導致功能不能恢復,從而出現永續性癱瘓和肌肉萎縮,並可能因為肌肉攣縮導致肢體或軀幹畸形,比如脊柱前凸或側凸、馬蹄足內翻或外翻,骨骼發育也受到限制。孩子的生長髮育也會受到影響。
    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

共同撰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兒科 溫佳霖醫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