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減篩查,到底要不要做?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但這種疾病常常不太容易被識別。
一個是它引發的症狀往往不是很“劇烈”,又不具備很強的“標誌性”,例如厭食、怕冷、乏力、嗜睡、健忘、便祕、月經紊亂等症狀中的一種或多種,這些症狀不容易讓人聯想到“甲狀腺功能低下”。
所以很多患者就診時,其實病情已相對明顯或嚴重了。
所以,這種“靜悄悄”發生的病,我們有必要提前做篩查嗎?又應該如何篩查呢?本文就帶您瞭解一下。
哪些人要做甲減篩查呢?
普通人群做不做?
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權威答案。
高危人群做不做?
對於甲減高危人群,醫學界一致認為需要積極地篩查。哪些人是甲減的高危人群呢?我們來看一下[1][2][3][4]:
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 1 型糖尿病、白癜風、乾燥綜合徵、類風溼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小兒關節炎及風溼熱等。因為自身免疫病患者體內免疫系統有異常,患者經常同時罹患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貧血的患者:如地中海貧血患者,老年貧血人群,接受過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人群,範科尼貧血患者等。
一級親屬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者:一級親屬指的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當這些人群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時,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或甲減時,他們的親屬得甲減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有頸部及甲狀腺放射史者:包括因為甲亢接受過放射性碘治療,或因為頭頸部惡性腫瘤接受過外放射治療的患者。
既往接受過甲狀腺手術或甲狀腺功能異常史者:曾經因為其他疾病做過甲狀腺手術者,或曾經檢查甲狀腺功能指標有異常者。
甲狀腺檢查異常者:體檢、甲狀腺彩超等影像學檢查提示甲狀腺有異常。
患精神性疾病者:抑鬱症、認知障礙等精神疾病,可能會增加患甲減的風險。
使用某些藥物的人群:如下藥物可能引起甲狀腺功能異常,如胺碘酮、酮康唑、碳酸鋰、干擾素-α、白介素 2、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等,可能引起甲狀腺功能異常。
其他因素:高泌乳素血癥者、有心包積液、血脂異常、妊娠期女性等,兒童期甲狀腺腫大的孩子也屬於高危人群。
新生兒常規做甲減篩查
因為先天性甲減會造成新生兒的智力、體格發育遲緩,所以要及早進行常規篩查。
甲減篩查做些什麼專案?
甲減篩查主要通過抽血檢測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血清遊離甲狀腺素(FT4)水平。
如果要篩查,需要就診內分泌科,具體專案還需要諮詢醫生,按醫囑進行。
關於篩查的時間,目前沒有統一說法,部分專家的建議如下[3][4]:
- 女性甲減高危人群:從 19 歲起,每 5 年篩查一次;
- 50 歲及以上的女性、60 歲以上全體老年人:每 5 年篩查一次;
- 妊娠期婦女:妊娠早期篩查;
- 足月新生兒:出生後 3~5 天採集足跟血,製作“幹血斑”標本後,檢測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篩查新生兒先天性甲減。
總結
- 普通人群篩查與否還沒有定論;
- 高危人群建議篩查;
- 新生兒也建議常規篩查;
- 篩查主要是抽血,化驗血甲狀腺激素水平。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