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藥物導致肥胖怎麼辦?
抗精神病藥物可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障礙,能有效控制精神運動興奮、幻覺、妄想、思維障礙、衝動易激惹、異常行為等精神症狀。但它們普遍存在一些副作用,讓剛“走出”精神症狀的患者重回痛苦之中,並影響治療的依從性。在諸多副作用中,肥胖是最明顯也最讓患者難以忍受的。
抗精神病藥的誕生和換代:“福音”下埋藏的“隱患”
在抗精神病藥物誕生前,人們對精神分裂症幾乎束手無策,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缺乏實質療效。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醫生髮現,氯丙嗪能緩解精神症狀,“抗精神病藥”從此誕生。
但事情總不會那麼圓滿,以氯丙嗪為代表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於 20 世紀 50 年代進入臨床後,便有報道稱,它可導致部分人出現體重增加、肥胖和糖脂代謝異常。但第一代藥物還有更嚴重的副作用,如肌張力增高、面容呆滯、動作遲緩、肌肉震顫、流涎、強迫性張口、伸舌、斜頸、吞嚥困難、難以靜坐等,因此,肥胖和代謝異常在當時並未受到重視。
20 世紀 80~90 年代,副作用相對較小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已取代第一代,成為一線藥物。但大量研究表明,第二代藥物所致的代謝副作用(如體重增加、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胰島素抵抗等)卻更嚴重,其中以體重增加和肥胖最為常見。這些問題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等,可使平均壽命縮短 20~30 年。
服藥讓人越來越胖,不服藥病情又會復發,這讓精神科醫生陷入深深的矛盾中。
哪些抗精神病藥物最容易導致肥胖?
抗精神病藥物導致體重增加的問題,引起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趙靖平教授的關注,他於 2003 年開展了相關研究。
為了找出哪些藥對代謝的影響最嚴重,趙教授先選擇了 4 種臨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藥物(氯氮平、奧氮平、利醅酮、舒必利),分析治療 8 周前後的體重指數(BMI)、腰臀比、血糖調節水平、血脂水平。結果發現,氯氮平和奧氮平對糖脂代謝的影響較為嚴重,而利醅酮和舒必利的影響較小[1]。
如何對付肥胖這一影響依從性的“大敵”?
藥物對代謝的影響這麼大,該怎麼解決呢?
趙靖平教授的團隊把目光聚焦到一種“神藥”——二甲雙胍。這是一種臨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藥,主要治療 2 型糖尿病。既往有報道稱,二甲雙胍有減輕肥胖青少年體重的作用。趙教授據此提出設想:二甲雙胍能否減輕奧氮平導致的體重增加呢?
帶著這個疑問,研究團隊設計了一項對照實驗,經過 12 周的治療後發現:二甲雙胍可以降低奧氮平引起的體重增加,且服藥者對二甲雙胍的耐受性普遍良好[2]。
“是藥三分毒”,能否單靠生活管理來減肥呢?
研究中,部分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及家屬表示,不太願意通過多吃一種藥來減肥,能否只通過運動、控制飲食等生活方式干預來控制體重呢?
得知上述反饋後,趙靖平教授與團隊成員進行了多次討論,並進行了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結果發現,二甲雙胍聯合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減輕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體重增加;而單用二甲雙胍帶來的減重效果好於單獨的生活方式干預,還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而事實上,精神障礙患者常常不願運動,在飲食上也常常比較挑剔,要想讓他們“管住嘴,邁開腿”還是比較難的。而二甲雙胍可以幫他們“打敗”肥胖,保持相對滿意的體型,增強自信心和治療依從性,讓疾病康復進入一個“良性迴圈”。
這項臨床試驗標誌著,趙教授及其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採用二甲雙胍聯合生活方式干預,來改善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代謝障礙,並獲得了良好的效果[3]。
劃重點:
如何預防和處理抗精神藥物引起肥胖等代謝障礙?
- 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期間要注意進食量和次數,避免多食多餐;
- 改變飲食結構,儘量少進食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比如奶油蛋糕、巧克力、餅乾、燒烤等,多吃水果和綠色蔬菜;
- 養成鍛鍊的好習慣,每天做中等強度的運動,每次 1~2 個小時;
- 定期檢測血糖、血脂等指標,以 3 個月一次為宜;
- 如果您有快速或嚴重的體重增加、血脂或血糖異常等問題,應及時就醫,遵醫囑使用藥物控制代謝障礙。
共同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科醫生 邵天男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