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了心力衰竭,需要住院治療嗎?

確診為心力衰竭後,是否需要住院治療?這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什麼是心力衰竭?

血液在血管中周而復始、迴圈流動,不斷給機體、細胞提供日常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並及時帶走各種代謝的廢物,才能使機體新陳代謝不斷進行,生命得以維持。血液迴圈的動力來自心臟協調的收縮和舒張。

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臟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以至影響到泵血功能,器官、組織血液供應不足,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並出現肺部、消化系統及身體下墜部位的淤血,醫學上把隨之產生的綜合症稱為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呼吸困難、體力下降和水腫。按照心力衰竭起病及病程發展速度,可分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新發心力衰竭,往往需要住院查詢和糾正病因

對於新發生的心力衰竭,需要積極尋找病因,常見的病因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心律失常性心肌病、高血壓心臟病、酒精性心肌病、原發型心肌病等。

對於有特殊誘因引發的心力衰竭,患者一般需要早期住院治療。具體來說:

  • 對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主要病因是心臟缺血,需要住院後接受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如果醫生認為有必要,會建議實施血運重建治療,也就是通過“放支架”或“搭橋”,恢復冠狀動脈的通常血流。
  • 對於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主要病因是心臟跳動太快、太慢或節律紊亂,需要住院完善檢查,醫生會考慮是通過藥物治療,還是需要做射頻消融或置入起搏器,消除心律失常,使心臟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復。
  • 原發型心肌病往往找不到特殊誘因,這部分患者在住院度過急性期、病情緩解之後,可以門診隨診、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

慢性心力衰竭,是否住院視病情而定

對於大多數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僅表現為較劇烈的活動後氣短,一般日常活動不受限制,同時也沒有突發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險,那麼通過門診和家庭治療就行了。如果合併其他疾病如高血壓,需要積極治療高血壓。另外還要改善生活方式,如戒菸少酒、低脂飲食、規律運動等。

有些因素會導致急性心力衰竭、或者使慢性心力衰竭突然惡化,比如不適當地減少或停用藥物治療、感染、血壓顯著升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心肌炎、少尿、急性腎功能衰竭或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性加重等等。這時患者病情突然加重,表現為輕微活動後就出現氣喘、乏力,甚至完全無法活動、只能端坐在床上,喘憋,不能平躺,還伴有身體下垂部位的水腫和尿少。這時,就需要緊急住院治療,因為單純依靠口服藥物不足以控制病情,需要靜脈使用利尿、強心及擴張血管的藥物,幫助患者快速緩解症狀,度過急性加重期。症狀減輕後,就可以逐漸停止靜脈用藥,恢復為口服藥物治療,出院後繼續在門診定期複查,調整藥物。

綜上所述,心力衰竭的治療過程很漫長,只有初發的心力衰竭、以及病情急性加重時,才需要住院治療,緩解期可以在門診規律複診、服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郭飛、王悅醫生參與本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