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淋巴母細胞淋巴瘤?如何治療?

淋巴母細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s, LBL)是一種高侵襲性淋巴瘤,疾病進展迅速,多數患者腫瘤細胞會很快侵犯骨髓和外周血,有時甚至會直接從骨髓和外周血起源,出現典型的急性白血病症狀。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分型將 LBL 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合併為不同臨床表現及不同發展階段的同一種疾病,並將骨髓中原始和幼稚淋巴細胞比率 <25% 定義為 LBL,≥25% 定義為 ALL。

LBL 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約佔兒童所有淋巴瘤的 1/3,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僅佔 3% ~4%。

LBL 多為 T 細胞來源,少數為 B 細胞來源。T 細胞 LBL(T-LBL)佔 LBL 的 80% 以上。

  • T-LBL 的典型臨床表現為前縱隔巨大腫塊所致的咳嗽、氣短,常伴有胸腔積液、骨髓及中樞神經系統受侵。對縱隔腫物進行判斷時,應注意和胸腺瘤進行鑑別,使用免疫組化對相關標誌物進行檢測很重要。
  • B 細胞 LBL(B-LBL)往往表現為淋巴結腫大,面板或骨受侵常見。

由於 LBL 具有高度侵襲性,一旦確診應立即治療。LBL 患者應採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方案,兒童患者通過聯合化療可以獲得治癒,成年患者的預後相對較差,可能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治癒。

如何治療?

Ⅰ~Ⅳ 期的 LBL 患者均視為全身性疾病,性質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因此不推薦 CHOP 化療(環磷醯胺、阿黴素、長春新鹼、潑尼鬆),建議採用類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強化序貫化療方案,可選擇 BFM-90 方案,或者美國NCCN 指南推薦的其他方案,如 Hyper-CVAD/MA 方案等。

簡單介紹一下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採用的改良 BFM-90 方案,要點如下:

  • 誘導治療階段——VDLP(長春新鹼、柔紅黴素、左旋門冬醯胺酶、強的鬆)、CAT(環磷醯胺、阿糖胞苷、6-硫代鳥嘌呤)方案各 1 週期;
  • 鞏固強化階段——大劑量甲氨蝶呤(high dose methotrexate, HD-MTX) + 6-巰基嘌呤(mercaptopurine, 6-MP)兩週期;
  • 再誘導治療階段——VDLP、CAT 各一週期;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鞏固階段;
  • 維持治療階段——MTX + 6-MP,總療程 1~1.5 年。

治療期間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誘導方案開始前,在分期檢查期間,可給予激素預治療和水化鹼化,降低腫瘤負荷,改善一般狀況,避免後續化療中出現溶瘤綜合徵;
  • 根據國人體質及住院條件,為保證順利進行,本方案較德國原始方案治療的強度有所減低,故再誘導治療後達到完全緩解的患者,建議行自體外周血幹細胞移植進行鞏固,然後進入維持治療;拒絕移植 的患者,可在再誘導治療後,再行一週期鞏固強化化療,然後進入維持治療階段;
  • 治療過程中需鞘內注射化療藥物,預防中樞神經系統侵犯;
  • 若左旋門冬醯氨酶(L-ASP)過敏或無藥,可用培門冬酶代替;
  • 對於 CD20+ 的 B-LBL 可聯合利妥昔單抗;
  • 不建議縱隔放療及顱腦預防放療;
  • 經兩週期誘導化療後,療效未達到或者未接近完全緩解者,屬難治患者,可考慮參與臨床研究或使用二線挽救化療;
  • 支援治療:為確保療效,應加強支援治療和併發症的防護,中性粒細胞絕對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1×109/L,可開始下週期化療,減少和避免化療延遲;必要時給予成分血輸注。

感謝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阿麗亞醫生參與本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