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足癬?它是如何分類的?

腳氣癢,癢起來真要命,恐怕好多人都有這樣的痛苦回憶:趾縫間脫皮、腳底起小水皰、瘙癢難耐,想抓還不好意思抓,真是太折磨人了。

腳氣的正式名稱叫“足癬”,它是由致病真菌引起的一種面板感染。致病的真菌型別叫做“面板癬菌”,具有親角質蛋白的特性,喜歡侵犯人和動物的面板、毛髮和指甲,引起感染。這種真菌又可以具體細分為幾個菌屬,如小孢子菌屬、毛癬菌屬和表皮癬菌屬。它們在腳部的面板內定植、生長、繁殖,會引起人體對真菌的炎症反應,出現瘙癢、疼痛等感覺,並且表現為肉眼可見的紅斑、丘疹(“小疙瘩”)、水皰、脫皮等。

真菌的“戰鬥力”很強,能夠侵犯腳的不同部位,如趾縫、足底、足側緣和足跟等,根據發生部位、真菌的種類和人體免疫力的不同,足癬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各型足癬不僅可以互相轉化,也可以同時存在。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足癬最常見的四大型別。

第一類:趾間型足癬

這是最常見的一類足癬,主要發生於腳趾縫,尤其是第 3、4 和 4、5 趾縫間,也可以在多個趾間先後或同時發生,甚至波及鄰近的足跖(“腳底”)面板。

第二類:丘疹鱗屑型足癬

這類足癬也比較常見,主要發生在腳底面板,出現小疙瘩、脫皮、發紅等表現,範圍大小不一,可逐漸向四周蔓延。

第三類:角化型足癬

這種足癬型別因為症狀最不“典型”,往往只表現為足跟、足底或足側緣面板的乾燥、增厚、甚至沒有明顯瘙癢,往往被患者忽略。

第四類:水皰型足癬

這一型別的足癬多發生於腳掌中央,可蔓延至足側緣。主要表現為散在、或聚整合群的水皰。從感染真菌的種類來分析,這一型足癬往往由親動物性面板癬菌感染所致,伴有真菌代謝產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因此炎症較重,與其他型別的足癬相比,發展更迅速、症狀最明顯,因此病情更嚴重。

除了常見的四種類型之外,如果足癬患者是免疫力異常(低下)的人,如同時患者有糖尿病、免疫抑制性疾病和外周血管炎患者,小小的足癬可能引起廣泛、嚴重的病情,也因為症狀不典型而更加不容易辨認。

四類足癬的“殊途同歸”

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隨著時間延長,各種型別的足癬都會發展成為全足底的角化型足癬,表現為全足底面板增厚、皸裂、鱗屑。由於感染時間較長,炎症反應降低,瘙癢症狀一般不太明顯,在皸裂加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疼痛的感覺。

與面板乾燥導致的足跟部皸裂多在冬季加重不同,足癬導致的皸裂可以發生在一年四季,夏季甚至較冬季症狀嚴重。專業醫生通過檢查真菌病原體的存在,能做出確切診斷。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胡堅醫生參與本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