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的風險有哪些?

輸血對於現代醫學已司空見慣,是現代醫學救治病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有效手段。但如今,人們過分看重輸血,而忽視了輸血背後存在的風險:有些人形成了稍大些的手術就得輸血的觀念,一遇上手術就輸血,以求保險;更有甚者,將血液當作“補品”,強烈要求醫生輸血,以補充營養。

其實,輸血從歷史一路走來所經歷的磕磕絆絆正是輸血風險的最好例證。1667 年,英國牛津的醫生理查德 · 羅爾用特製的管子將羊的頸動脈與人的肱動脈相連,從而第一次嘗試用羊血輸給了患者治療,但人羊輸血反應嚴重,往往造成患者死亡,所以輸血只變成絕症患者最後的選擇,不久各國嚴令禁止輸血。

經過兩三百年的發展,我們逐步認識到血液分型不合可能會發生凝血反應,而且以往血液收集、儲存、輸注的方式也存在很大風險。

輸血的風險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傳播疾病的風險

異體輸血存在傳播乙肝、艾滋病等病毒血行傳染的風險。從病毒進入人體到我們將它們檢測出來之間存在一個“時間窗”,如果感染病毒的獻血者在時間窗內獻血,臨床使用時就會導致受血者也染上病毒。

儘管目前檢測技術不斷進步,使得病毒檢測視窗期不斷縮短,即便是最先進的技術,目前艾滋病、乙肝的視窗期仍分別還有 11天、25天,與之對應的輸血感染艾滋病、乙肝的風險達 700 萬分之一和 64 萬分之一。

上述病毒還只是諸多血液傳播的病毒種類之一,還有其他未知的病毒以及朊病毒、瘧原蟲等病原體,都會給輸血帶來感染的風險。因此,如何高效檢測出獻血者血液中的病原體是降低輸血傳播疾病的關鍵。

雖然血液採集和輸注過程都會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技術,但是,總存在少量細菌在採集過程中進入血液,不可避免地導致血液的細菌汙染,最終可能引起細菌的血行傳染。儘管採集後細菌在汙染的血液中數量極少,且在儲存期間有可能被血液自身消滅,但是也存在增殖的可能。一般將血液製品放在低溫儲存,抑制血液中的細菌增殖

輸血反應的風險

紅細胞血型系統包括近 300 個抗原和 824 個等位基因,且存在粒細胞及血小板特異性抗原系統、血漿蛋白抗原系統等,使得世界上基本不可能存在有血型完全匹配的人。當異體的血液進入受血者身體,常見的輸血反應風險有溶血性輸血反應、變態性輸血反應、非溶血性發熱輸血反應等。因此,嚴格執行交叉配型,細心核對用血資訊,減少不必要的輸血,可以有效降低輸血反應的風險

醫源性過錯風險

當前,醫療專業人才參差不齊,部分醫生缺乏科學、合理輸血的正規訓練,在臨床上片面強調輸注新鮮全血等錯誤觀念,以及濫用新鮮冰凍血漿,增加輸血反應發生率。有些因為知識水平及工作責任心的欠缺,人為採錯、配錯,從而造成嚴重溶血性輸血反應。該類風險在臨床應充分重視,並竭力避免。

總而言之,為了生命健康安全,我們必須慎重考慮輸血

親屬的血更安全嗎?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