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患者易出現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
在肝硬化患者中,肝硬化導致的瘢痕組織減少了肝臟血流,對門靜脈系統形成壓力,腸道流向肝臟的靜脈出現血壓升高,容易發生門靜脈高壓。門靜脈高壓的嚴重併發症之一是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當門靜脈系統血壓升高時,食管、胃和直腸的靜脈擴張,以適應肝臟血流阻塞。
靜脈曲張通常沒有症狀。大約 50% ~ 60% 的肝硬化患者會出現食管靜脈曲張。隨著門靜脈系統血壓持續升高,這些擴張靜脈的壁變薄,進而出現靜脈破裂和出血,稱為靜脈曲張出血。靜脈曲張出血具有如下特點:
- 肝臟損傷越嚴重,靜脈曲張越明顯,靜脈曲張出血的風險越大。
- 發生靜脈曲張的人中,30% 在確診靜脈曲張 2 年內會發生出血。
- 靜脈曲張出血是危及生命的急症。首次出血後,再次出血的風險很高(首次出血後的六週內再次出血的風險最高)。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消化病學分會、內鏡學分會醫學專家建議,所有被診斷為肝硬化的患者均應常規進行內鏡檢查,以篩查是否存在消化道靜脈曲張。無靜脈曲張的患者應每 2 年進行 1 次內鏡檢查;有輕度靜脈曲張應每年檢查 1 次內鏡。如果存在大的靜脈曲張或已經發生靜脈曲張出血,即使已通過非選擇性 β 受體阻滯劑或靜脈曲張結紮術進行了治療,仍需要進行檢查,因為複發性出血很常見。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