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是怎樣傳播的?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所引起的一種肝臟疾病。乙肝病毒是如何傳播的呢?我們以下將詳細闡述。

乙肝病毒有哪些傳播途徑?

乙肝主要是經血液或者注射途徑傳播,凡是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體液(滲出液、創傷分泌液、羊水、含血液的唾液等)可直接進入或通過破損的面板、粘膜進入體內而造成傳播。

  • 輸血傳播:輸血、血漿和各種血製品,包括 γ 球蛋白,均可傳播乙肝。近年來建立了對獻血員的表面抗原篩選制度,使輸血後乙肝的發病率明顯減少,但尚未完全杜絕。
  • 醫源性傳播:通過注射、手術、採血、拔牙、內鏡檢查、微創手術、預防接種、針刺、紋身、各種醫療器具、外環境、汙水,甚至工作人員的手而傳播乙肝也有所見。
  • 母嬰傳播:患急慢性乙肝和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可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尤其是以後者為主要的感染型別。估計我國的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中至少有 1/3~1/2 或以上是母嬰傳播而造成的。
  • 性接觸傳播:男性同性戀者、性工作者和有多個性伴侶者乙肝病毒感染率高。據調查,1/3 的男性同性戀有直腸粘膜損傷並有少量出血,因此,性接觸可能與微量血液經粘膜傳播有關。在我國夫妻之間乙肝病毒水平傳播概率很低,而有性亂交者則性接觸可傳播。
  • 生活接觸傳播:一般接觸不至於傳播,但是經常密切接觸也可導致乙肝病毒感染。例如家庭人員間的密切接觸可造成家庭中乙肝病毒感染的集聚現象。日常生活中如共用牙刷、洗澡刷子、剪刀、指甲鉗、剃鬚刀等被微量血液沾染者可引起乙肝病毒感染。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唾液測到乙肝表面抗原,是口腔粘膜微量滲血所致,如雙方接觸或接吻時,雙方粘膜無破損則不會導致感染。尿液、鼻液和汗液傳播的可能性很小。
  • 經口傳播:糞-口途徑傳播不起重要作用。
  • 吸血昆蟲傳播:理論上吸血昆蟲可作為傳播媒介,但在自然和實驗條件下均沒有被證實。

乙肝傳染性強嗎?

有人說,乙肝傳染性很強,轉氨酶越高,傳染性越強。也有人說,黃疸越深,傳染性越強。這些說法都是不對的。乙肝的傳染性主要取決於HBV DNA。HBV DNA 是判斷乙肝病毒複製的指標。HBV DNA 陽性,提示乙肝病毒複製並具有傳染性,HBV DNA 越高表示病毒複製越多,傳染性越強。

哪些乙肝患者有傳染性?

急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是主要的傳染源,乙肝病毒感染者無論在潛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期,其血液都具有傳染性。其傳染性與病毒複製或體液中乙肝病毒的 DNA 含量成正比。

和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起生活、工作能否被傳染?

國內衛生防疫部門和部分學者過分強調生活接觸傳播的可能,在群眾和有關部門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以至影響了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和非活動性慢性乙肝的就學、就業和就醫的自由度,這是完全不必要的。

美國肝病協會指南指出,無論兒童或成人,就讀託兒所、幼兒園等乙肝病毒攜帶者與其他人群均可一起參與各種活動,包括身體接觸的體育活動,不必要與其它兒童隔離。

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或非活動性慢性乙肝患者,可以共同就餐、使用餐具和擁抱、接吻。同時可以共用一個辦公室、同用電腦、共用廁所。流行病學調查,在大學中同住一個宿舍,也不會傳播乙肝病毒。在一般門診就診時也不會傳播。

夫妻間是否會性傳播?

理論上,夫妻間性傳播是有可能的。但實際上在我國夫妻間乙肝病毒的水平傳播概率很低。夫妻一方患有乙肝的,建議另一方查乙肝兩對半,若全陰性,則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目前為止最好的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方式。同時,感染乙肝的一方如處在活動期,則建議抗病毒治療,將 HBV DNA 降低至檢測不到的水平。此時,就不具備傳染性了。此外,夫妻間即使傳染了,另一方也可能是急性乙肝,而急性乙肝往往具有自限性,無需治療,觀察半年就可以痊癒。不必擔心。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