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膽囊炎
膽囊是位於人體腹腔右側、靠近肝臟的一個小器官,膽囊炎是指膽囊出現腫脹和炎症。
膽囊的作用是儲存消化液,即膽汁。當人體需要膽汁分解脂肪時,膽囊就會將膽汁釋放進小腸。但是,如果通向小腸的路徑被堵塞,就會導致膽汁滯留。膽汁積聚會刺激膽囊。繼而引發膽囊炎。
常見症狀有噁心和嘔吐。通常在患者進食過多或過油時會出現這種症狀。
這種病很容易與其他健康問題混淆,但它還有另外一種明顯徵兆,那就是腹部、背部或右肩胛骨下方劇烈疼痛。
如果患者不去看醫生並接受治療,可能會引發危險的感染或發展為長期疾病。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膽囊。
病因
膽汁積聚的常見原因是膽結石——變成固體的膽汁塊——堵塞了通往小腸的通道。膽結石很常見。約有 10%~20% 的美國人患有膽結石。膽結石患者中約有一半會得膽囊炎。
但膽結石並不是導致膽囊炎的唯一原因。其他病因包括:
- 膽囊沉積物,一種濃稠的液體在器官內堆積。懷孕或短時間內減掉很多體重的人會出現這種情況。
- 腫瘤阻塞了膽汁通道。胰腺或肝臟增生會令膽汁釋放受阻。
- 膽囊的血液供應情況不良。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這種問題。
- 膽囊感染。細菌會破壞排放膽汁的系統,使其淤積。
膽囊炎可能是突發性的。醫生或護士稱其為“急性”膽囊炎。也可能是長期疾病,這種情況下稱其為“慢性”膽囊炎
哪些人易患膽囊炎?
下列人群患膽囊炎的機率較高:
- 50 歲以上的女性
- 60 歲以上的男性
- 超重
- 糖尿病患者
飲食中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也易患膽囊炎。
症狀
膽囊炎的症狀可與其他疾病相似,所以患者需要去看醫生由醫生來做診斷。
腹部右上方可能會突然感到刺痛。患者的背部或右肩胛骨下方也可能感到疼痛。深呼吸時疼痛加重。需要注意的其他症狀包括:
- 噁心
- 嘔吐
- 發熱
- 腹脹
- 面板或眼睛呈黃色(黃疸)
- 大便鬆散,顏色較淺
如果疼痛難忍導致不舒適或坐立不安,要去急診室就診。
醫生會做哪些檢查?
醫生會檢查患者身體,詢問患者的症狀,還可能要求患者做一些檢查。患者應準備:
- 詳細說明症狀是何時開始的。之前是否有過這些症狀?
- 描述一下疼痛有多嚴重。
- 說一下什麼能讓疼痛加劇或減輕。
根據患者的血液檢查結果,醫生能夠判斷患者是否感染及其肝功能是否正常。醫生可能還會要求患者作一些影像檢查。包括:
- 腹部 X 線檢查,能夠顯示患者的內臟器官、骨骼和組織。
- 腹部 B 超檢查,能夠顯示患者的膽囊和肝臟,幫助醫生檢查血流情況。
- 計算機斷層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掃描,CT 掃描的器官、肌肉和骨骼成像比 X 線檢查更為細緻。
- HIDA 掃描,能夠檢查膽囊如何運動,並顯示膽汁是否受阻。患者要注射一種化學試劑,然後掃描器追蹤該試劑在患者體內的運動軌跡。
- 經皮經肝膽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向肝臟內注射造影劑,以此來顯示膽汁在體內的流動情況。
- 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將一根長軟管穿過喉嚨和胃部插入小腸。軟管末端裝有燈和攝像頭。這項檢查也是利用造影劑來顯示膽汁在體內的流動情況。
併發症
如果患者不進行治療,膽囊可能感染,部分組織可能會壞死。感染還可能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包括胰腺(胰腺炎)和腹膜(腹膜炎)。
如果輸送膽汁的導管受損太嚴重,膽囊炎還會引發肝損傷。患者可能會反覆出現疼痛症狀。最終,患者的膽囊會萎縮,無法正常工作。該疾病會發展成長期疾病,或者說“慢性”問題。
治療
如果患有膽囊炎,尤其是急性膽囊炎,則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患者需保持空腹,讓膽囊得到休息。患者可能需要通過靜脈補液。還可能要使用止痛藥,另外,如果醫生擔心有感染風險,還會開抗生素。治療一旦開始,患者就該開始感到好轉。
如果是膽結石引起的,醫生可能會用藥物來溶解膽結石,然後給患者開處方藥,以防膽結石再次形成。脂肪含量極低的飲食也能防止膽結石再次發生。
如果需要手術怎麼辦?
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切除膽囊。
醫生可能會決定立即進行手術,除非患者很虛弱。如果患者無法立即做手術,醫生可以通過面板將一根導管直接插入患者的膽囊,然後排出一些膽汁,以此來緩解症狀。
切除膽囊的手術稱作“膽囊切除術”,手術通常需要 1 小時左右,風險較低。
患者須進行全身麻醉,因此手術期間患者處於無意識狀態,不會有任何疼痛感。醫生會在患者的肚臍上做一個小切口,用一種特殊的儀器觀察裡面的情況。然後醫生會從另一個小切口中取出膽囊。
切除膽囊後,患者也可以健康生活。
預防
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降低患膽結石和膽囊炎的機率。這些方法包括:
- 降低體內的膽固醇,注意體重
- 經常鍛鍊
- 多吃水果、蔬菜和健康脂肪。蛋類、豆類和花生也是不錯的選擇。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