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嗎?

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酒文化也深深地融入中華文明當中,成為我們生活中、人際交往中的一個符號。現代社會,酒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多的角色。那麼,飲酒與靜脈血栓形成有沒有關係呢?

適量飲酒可以降低動脈血栓風險。

這一說法主要是來自於地中海沿岸國家。1992 年,法國科學家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法國悖論”,法國人有著肥胖、吸菸等高危因素,飲食結構也是高糖、高脂、大量飽和脂肪酸攝入,生活方式並沒有多健康,但是他們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和腦卒中的發病率卻比歐美其他國家低 2~3 倍。人們推測,這可能與法國人飲用葡萄酒有關。

後來的一系列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規律、適量飲酒,尤其是紅葡萄酒,可以顯著降低冠心病、卒中等動脈血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究其原因,是因為葡萄酒中有一種物質,可以顯著改善血管內脂質代謝,上調高密度脂蛋白(這種脂蛋白對於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具有對抗性作用)的含量;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抑制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以及巨噬細胞的活化;參與氧化自由基的清除;降低血管壁的硬度,維持管壁彈性,從而降低動脈血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飲酒與靜脈血栓的關係:尚無定論

至今,飲酒與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關係還沒有一個定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研究結果存在一些矛盾和爭議。

總體來說,國內外研究未發現適量飲酒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一些基礎研究發現,飲酒可以使得血漿中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 Ⅶ、vWF 因子等凝血物質含量降低,促進血管壁彈性擴張,促使血液流動,減少血液在血管內滯留,降低血栓形成風險。飲酒還與血脂和血管中血小板的活性息息相關,可以改善體內的脂質代謝,並且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

然而,長期大量飲酒可能會增加靜脈血栓發生的風險。長期大量酗酒,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傷害人體的消化系統,酒精對於胃黏膜、腸黏膜以及肝臟都有損害作用。其次,酗酒會使肝功能異常,血脂代謝紊亂,使得血管壁容易沉積“垃圾”。並且酒精的作用使得血管壁僵化,血管彈性減低;此外酒精的作用還使得機體處於長期交感神經興奮的狀態,神經內分泌調節的狀態受影響,血管容易發生收縮,容易發生血栓。長期大量飲酒還可以引起酒精性心臟病,心臟功能不全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所以,從現有的研究結果看,適量飲酒不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但要堅決杜絕長期大量飲酒以及暴飲暴食。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趙雋涵醫生參與本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