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和鍼灸能治療帕金森病嗎?

帕金森病,是發生率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的常見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中國目前約有200萬帕金森病患者,每年新發病人數高達10萬以上。中醫中藥一直被視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在諸多疾病的治療中均有很好的應用。那麼,中醫藥能否治療帕金森病呢?

中醫怎麼看待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西方醫學的疾病名稱,它在祖國醫學屬於“顫證”“顫震”“振掉”的範疇。中醫對帕金森病的認識最早可追溯到《黃帝內經》。

 《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的“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等,將帕金森“抖、顫、震”等症狀的發病原因歸於“風”,而發病的臟腑歸在“肝”。因此,帕金森病的中醫治療一般採用“平肝熄風”的治法。

一直到明代,孫一奎首次在《赤水玄珠》一書中指出,“顫振者,人病手足搖動,如抖擻之狀,筋脈約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風之象”, 首次把以“震顫”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疾病,命名為“顫振證”,並進一步提出帕金森病的病理基礎是肝腎陰虛。

孫一奎的觀點為後世醫家所宗,並在此基礎上加以闡發,中醫對本病的認識也日漸深刻。發展至今,儘管化學藥物及手術治療成為帕金森病治療的主流,中醫藥在帕金森病的治療之中仍舊佔有一席之地。

與左旋多巴類藥物合用,可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

現代中醫將帕金森病分為“肝腎陰虧”“氣血虧虛”“痰熱動風”等不同型別,並強調在此基礎上分型論治,臨床上又以“肝腎陰虧”型最為常見。

在“肝腎陰虛”這一分型中,中醫又認為,肝血不足,上不能營養大腦,外不能灌注四肢,以致筋脈失養、頭腦失靈、四肢振顫,是導致帕金森病的病機。尤其當老年人對自己的身體不注意或受其他疾病所傷時,若導致肝腎不足、筋脈失養,就可能出現震顫、強直等證,在舌象和脈象上常表現為舌紅少津、脈弦細數。因此,有滋補肝腎、平肝熄風功能的天麻鉤藤飲、定顫湯等方劑,常被用於帕金森病的治療。

這類方劑與美多芭等左旋多巴類藥物合用,相較單用西藥,患者的運動症狀及生活質量改善可能更顯著。

另外,長期應用左旋多巴類藥物,可能導致異動等副作用,表現為舞蹈樣動作、手足徐動、重複的刻板動作,可累及面部、頸部、軀幹及四肢等。

中醫認為,出現異動的患者病程較長,久病而瘀,血瘀動風。中醫裡把所有不自主的動都叫做“風”證,正常情況下,陽氣是蘊含在陰血裡的,瘀血阻滯經絡以後,被阻塞的肢體缺少陰血滋養,虛陽浮動,所以成風,就會肢體顫動。打比方來說,陽氣就像水裡的魚,有水的時候藏在水裡,水乾了就看到它蹦躂了。結合這一理論,有研究表明,以化瘀散結、熄風解痙為主要功效的“五虎追風散”等中藥方劑,與左旋多巴類藥物合用時,可減少異動時間,減輕異動的嚴重程度[2]

改善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症狀

除了抖、慢、僵等運動症狀,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症狀也令人困擾。

睡眠障礙在帕金森患者中十分常見,表現有失眠、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發作時產生和夢境一致的運動活動)、白天嗜睡等。上文所提到的天麻鉤藤飲,除了能改善運動症狀外,長期服用也可改善帕友夜間總體睡眠質量,延長睡眠時間[3]

由體位性低血壓、血壓波動導致的頭暈目眩、心悸胸悶等,在長病程帕金森患者中也很常見。中醫認為,低血壓多為心氣不足、氣血兩虛,而黃芪有補氣昇陽、益氣固表之效。因此,煮服黃芪被許多醫生推薦用於帕金森病患者低血壓的輔助治療[1]

有文獻報道:便祕、流涎、抑鬱、認知減退等其他困擾帕友的非運動症狀,通過中醫分型論治,使用不同的方劑後,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鍼灸在帕金森病治療中的運用

除中藥之外,研究發現,帕金森患者經過鍼灸治療後,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都得到了改善[5]。目前也有較多證據表明,鍼灸可顯著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疲勞感,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

對於嗜睡、緊張等其他非運動症狀,鍼灸治療也可能帶來改善[6]

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還有一些侷限性

中醫藥作為帕金森病重要的替代療法之一,在提高西藥療效、降低副作用、改善非運動症狀等多個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目前中醫治療帕金森病仍存在一些問題與侷限。

  • 中醫治療帕金森病的基礎是對證候的辨別,但目前在中醫界,尚未對證候的規範化標準達成統一共識,因此,客觀化診斷和治療帕金森病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 很多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規模較小,所得出的結論有待商榷。因此帕友應理性認識中醫藥在帕金森病治療中的作用,合理利用中醫藥這一中華民族的瑰寶,與帕金森進行“戰鬥”。

共同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醫生  周新月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