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際前沿呼吸大會:自身免疫與哮喘間剪不斷理還亂的微妙關係
“發病機制”這四個字,也許離普通患者朋友會有點遠,但卻是基礎醫學科學家們的心頭肉,是他們研究工作的核心陣地,對於哮喘這個發病機制複雜尚未完全闡明的疾病更是如此。畢竟,沒有對疾病底層原理的深入瞭解,就沒有現代醫學的發展,就沒有療效確切的藥物研發上市。
這不,在 2017 年歐洲呼吸病學會 (ERS) 大會上,瑞典 Lund 大學的 Jonas Erjefalt 教授就報告了他關於哮喘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自身免疫與哮喘”,引起了呼吸界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
看到這裡,可能你心裡已經犯嘀咕:聽說過哮喘的氣道炎症機制、氣道重構和高反應機制、神經機制及免疫與變態反應這好幾種機制了,自身免疫又是怎麼回事?下面,醫典君將帶大家一起捋一捋自身免疫與哮喘那剪不斷理還亂的微妙關係!
首先,什麼是自身免疫呢?
簡單來說,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是一種可以保護自己,識別和消除病原體的過程。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準確識別“自我”與“非我”。對於“自我”,免疫系統可以形成免疫耐受,視而不見;而對於“非我”,免疫系統則主動發起攻擊,產生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及時消滅“非我”。然而,如果人體的免疫耐受受到了破壞,那麼免疫系統則會對“自我”也發起攻擊,從而產生針對自身成分的自身免疫反應。
當然,自身免疫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有或無”的現象,其可以表現為不同的反應水平。首先,低水平的自身免疫,也就是常說的生理性的自身免疫,這種水平的自身免疫對於維持機體的免疫穩態以及淋巴細胞的分選十分重要;其次,中等水平的自身免疫,也就是機體在發生了輕度的炎症浸潤或者檢測到了迴圈系統中的自身抗體,此時機體就會表現出輕微的或基本無臨床症狀;最後,就是高水平的自身免疫,也就是病理性的自身免疫,這種情況下,機體強烈的免疫反應會導致機體的組織及器官損傷,從而表現出相應的臨床症狀。
那麼,自身免疫在哮喘中是什麼角色呢?
既然免疫對維持人體的健康如此重要,而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那麼,自身免疫在哮喘的病理生理過程中是否也發揮一定的作用呢?
是的,起碼在一部分的哮喘患者中。
醫學研究早就發現,人體內自身抗體的增高是自身免疫疾病的關鍵標誌。
而在哮喘的多項前沿研究中,科學家們確實已經在多項研究中檢測到哮喘患者體記憶體在一些針對細胞成分的自身抗體,如:嗜酸性粒細胞的抗核抗體 (ANA)、顆粒蛋白過氧化物酶 (EPX) 等;支氣管上皮細胞的 ANA、α-Enolase、Cytokerantin-18 等;血管內皮細胞的 Endothelial 55KD 抗原以及平滑肌細胞的 β2 受體等等。同時,出現上述抗體的哮喘患者,在臨床上大部分表現為晚髮型或非過敏性哮喘。
也就是說,那部分晚髮型和非過敏性哮喘患者的發病確實和自身免疫有脫不開的干係。
遺憾的是,目前的研究證據尚不能確定在哮喘患者中,其自身的免疫究竟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起到多大的作用;相信科學家們能在此“定性”的基礎上,研究出更多“定量”的結論。
目前,全球哮喘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仍然不斷上升,而現有的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和長效 β2 受體激動劑為首的治療方法並不能達到對每個哮喘患者的理想控制。或許,深入研究自身免疫在哮喘中的作用,以期找到哮喘患者在長期慢性炎症刺激下的自身免疫反應規律及變化水平,是未來治療哮喘的途徑之一,也是邁向精準化醫療的一小步!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