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是一種罕見、發生於新生兒全身面板的疾病,但發生於口脣、頰(口腔側壁)黏膜的可能性較高,該病一般至幼年時期會逐漸消退。
  • 患病情況如何?該病很罕見,具體發病率不詳,男女患病率也無明顯差異。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本病病因尚未明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飲食因素、自身免疫狀態、精神因素等為本病的危險因素。
  • 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有什麼型別?本病分為多髮型和單髮型。
  • 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有什麼症狀?全身面板褶皺,表面出現直徑約 0.5 釐米的膚色、淡紅色的圓形或橢圓形結節,一般伴有疼痛感。脂肪瘤痣即是面板皺褶上的紅色或膚色結節。
  • 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如何治療?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術後植皮、鐳射治療及液氮冷凍治療等。治療關鍵點為是否可以保證治療後不留有疤痕。
  • 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有什麼危害?隨病情發展,結節會越來越大,有破潰表現,可潰爛成漏斗狀潰瘍,並伴有明顯疼痛感。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出現面板褶皺,伴有結節,患兒可因疼痛而哭泣。
  • 面板表面出現結節,有破潰表現。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新生兒體溫低(26℃左右)、反應慢、哭聲微弱、吸吮困難、全身冰冷、呼吸表淺等。

建議就診科室

  • 面板科
  • 兒科
  • 腫瘤科

醫生如何診斷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

當醫生懷疑是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時,將通過視診、觸診、組織病理學等檢查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視診和觸診:醫生通過觀察面板部位的斑塊大小、質地、顏色、形狀、表面是否生長出異物或其他分泌物等,來初步判斷是否為本病。
  • 病理檢查:是本病的確診性檢查。醫生取少量病變部位的面板樣本,進行檢查。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面板表面出現結節的?這種症狀大約維持了多長時間?
  • 家族中還有人曾患類似疾病嗎?
  • 目前孩子體溫正常嗎?孩子哭聲大嗎?
  • 就診前是否給孩子服用過藥物?塗抹過藥膏嗎?
  • 還有其他不適嗎?
  • 面板表面出現的結節的大小、範圍有沒有改變?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患這種病?
  • 這是屬於面板病嗎?會傳染給別人嗎?
  • 該病情況是否嚴重?是否需要手術?服用藥物是否可以治療?
  • 需要多長時間才可以康復?
  • 現在是否出現惡變?惡變是否嚴重?有無威脅到生命?
  • 今後該如何避免此類疾病發生?
  • 治療花費高嗎?哪些治療費用在醫保範疇內?
  • 此疾病可以治癒嗎?

在日常生活中應從術後護理、飲食習慣、功能鍛鍊、預防術後併發症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日常管理,能獲得較好的效果,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如果患者接受了手術,術後注意敷料 1 天應更換 2 次,保持衛生,若有引流管,應保持暢通。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噁心、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 術後、用藥複查:每半年需要到醫院複查 1 次,主要複查體格檢查、病理檢查等專案,目的是評估疾病是否復發。
  • 飲食: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首先進食流質飲食,如清米湯、蔬菜汁、過濾的果汁等,而後根據恢復情況逐漸轉為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雞蛋羹、菜泥等。若患者無不適,大約 2 周後可正常飲食。若患兒年齡過小,提倡母乳餵養,應增加餵養次數,增強患兒的抵抗力。
    • 若為非手術患者,新生兒或幼兒應保持母乳餵養。可適當增加餵養次數,增強患兒的抵抗力,母乳餵養較好。可根據需求適當給予營養液,幫助患兒恢復能量。患兒應多飲水,避免大便乾燥。
  • 運動: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第一天患兒應臥床休息,儘量避免有過大的運動如蹬腿、爬走、站立等。術後 3 天患兒可適量在床邊活動,但活動強度不宜過大,適度運動即可如按摩手部、膝部彎曲等。術後 1 周患兒可恢復正常活動。新生兒則應選擇平躺式休息。
    • 若為非手術患者,新生兒或幼兒可以隨意運動,應加強鍛鍊,幼兒可選擇游泳、擴胸運動、手臂大運動等中強度有氧運動。適當增強自身的抵抗力。新生兒應注意保持休息。
  • 環境:注意保持室內氣溫在 25~29℃,避免高溫、潮溼引起患兒汗疹、溼疹。
  • 預防併發症:嬰兒呼吸系統未發育完善,手術中需對嬰兒進行插管麻醉,故術後應加強呼吸道管理,如常給嬰兒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嬰兒呼吸道暢通,病情嚴重的患兒可吸氧。
  • 其他: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嬰兒面板柔嫩,易破損,傷口更易感染,家長應儘量保持患兒的尿布、衣物清潔、乾燥、柔軟。陪護人員應給患兒常修剪指甲,避免自行抓傷面板,造成感染。

此病一般而言不會很嚴重,大部分患者不需要手術,定期觀察即可,至幼年時期(3 歲~6 歲)會自行消退。若病情嚴重,身體面板表現出現較多處褶皺、結節,伴有明顯疼痛、難以忍受,可手術切除治療,術後植皮會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亦是為了身體美觀。

藥物治療

  • 外用藥物:治療時,可對面板表現結節處塗有抗菌製劑(如紅黴素乳膏等)以抗感染,皮質類固醇軟膏(如地塞米松軟膏、氫化可的鬆軟膏等),可使脂肪瘤樣痣明顯消退。
  • 抗生素:其作用是避免細菌感染,防止術後因被細菌感染留有疤痕。主要在術後恢復時使用,常用藥物有阿莫西林、阿奇黴素、頭孢克洛等,

手術治療

  • 手術切除:該方法是通過手術治療,將脂肪瘤樣痣直接切除,達到直接去除痣的方法。但若後期護理不當,可能會留有疤痕。面板褶皺一般無需處理,會自行消退。
  • 術後植皮:通過自體移植面板的方法,掩蓋缺損的面板。此方法適用於大面積面板破潰的新生兒,其可美化面板,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其他治療方法

  • 鐳射治療:該方法是將鐳射作用於面板病變處,將病變破壞或去除,從而消除脂肪瘤樣痣。該方法不會留有瘢痕,只是單純去除色素。
  • 液氮冷凍治療:該方法對色素沉著部位的細胞進行冷凍處理,從而迅速殺死病變細胞,可去除患者面板表面的結節。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患者病情可能會繼續加重,面板表面的結節會有破潰表現,最終會留有瘢痕,影響身體面板的美觀,對患者生活質量有一定影響,由於該病本身一般不會癌變,故大部分不會對壽命有影響。
  • 經過正規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可痊癒,生活質量不會有影響,壽命更不會受到影響。

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飲食因素、自身免疫狀態、精神因素等綜合因素密切相關。

哪些人容易患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

  • 環境因素:母親在懷孕期間處於較差的生活環境,如接觸有害的化學物質、長期接觸放射線。
  • 飲食因素:新生兒食用鉛、氯等元素超標的危害健康的奶粉。
  • 自身免疫狀況:早產兒、多胎兒等因先天因素導致自身免疫功能較差,患病的風險會較正常新生兒大。
  • 精神因素:精神呆滯(精神萎靡不振,較正常新生兒相比更為呆滯)的新生兒很有可能是患者。
  • 遺傳因素:本病具有遺傳的可能性,若家族中有人患該病,該病的患病率會有所增加。

主要症狀為面板褶皺,表面出現直徑約 0.5 釐米的面板色或淡紅色的結節,一般伴有疼痛感等症狀。

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的常見症狀包括:

  • 面板褶皺及結節:表現為全身面板皺褶,好發於口脣、口腔側壁黏膜。大小不定,外形如皺紋樣,有的範圍較大,可波及全身,質地堅硬、邊緣不齊。在皺褶的表面出現直徑約 0.5 釐米的膚色、淡紅色的結節,一般伴有疼痛感,患兒可表現為哭泣。
  • 結節破潰及疼痛:結節可有破潰表現,潰爛成漏斗狀潰瘍,並伴有明顯疼痛感。

伴有脂肪瘤樣痣的褶皺面板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本病的常見併發症包括:

  •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徵:由於新生兒存在面板褶皺,面板下脂肪分佈不均勻所造成的。多表現為新生兒體溫低(26℃左右)、反應慢、哭聲微弱、吸吮困難、全身冰冷、呼吸表淺等。

母嬰避免接受有害物質的侵襲,懷孕期間應按時做產檢,對於遺傳性疾病應做好篩查工作。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母親在懷孕期間應避免有害物質侵襲,儘量少接觸有害物質,不要長期處於有有害物質的環境內,如不要暴露於射線和化學物質等有害環境中。
  • 良好的居住環境:注意開窗通風,定期清洗嬰兒的床上用品。若室內潮溼、空氣不流通,容易滋生病菌。
  • 新生兒應食用正規獲批的奶粉。
  • 母親在孕期應經常鍛鍊身體,合理飲食,不可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
  • 基因遺傳:母體懷孕期間按時做產檢,對相關疾病做排除檢查,對胎兒進行基因檢查,產前基因診斷有助於識別基因異常,在專業醫生的建議下及時做出診斷和處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