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變性: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每個膝關節股骨與脛骨之間的關節間隙內外側,各一個月牙形纖維軟骨就是半月板。

半月板變性又名半月板損傷,是半月板磨損中最常見一種型別,是膝關節內紊亂的主要原因。由於半月板變性的病理變化較多,其臨床表現也相對複雜。

  • 青壯年時期多由外傷導致半月板變性,中老年人則由於骨關節退行性病變(骨關節老化)而發生半月板變性。因此,半月板變性可見於各個年齡階段。
  • 半月板變性多由外傷引起,最常見的是外力扭轉扭傷。當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時,身體及大腿猛然內旋,內側半月板被限制在股骨髁與脛骨之間,受到旋轉壓力,造成半月板撕裂。破裂的半月板可部分被擠壓進入關節之間,使關節活動發生機械障礙,妨礙關節卡壓不能活動,形成“交鎖”。
  • 半月板變性的主要症狀為:膝關節間隙有明顯的彈響、膝關節疼痛,甚至膝關節活動受到限制。半月板變性也可表現為慢性症狀,患者覺得膝關節痠軟乏力,上下樓梯時會有“打軟腿”現象。
  • 患者經過休息及一般消腫止痛治療,症狀減輕,可恢復日常大部分活動,但關節間隙仍然疼痛,特別是當關節伸屈到某個位置時,尤其明顯。走路,尤其是上下樓梯,感到下肢無力,常打軟腿,影響工作和生活。
  • 半月板變性經過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採用膝關節鏡微創治療,手術過程中根據半月板的損傷程度,進行部分切除或縫合修復。
  • 半月板變性雖然是一種常見病,但千萬不能忽視它的及時和正確的治療,否則會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將產生不良結果。部分患者常因早期疏忽,最終不得不將一側受損的半月板全部切掉。
  • 半月板變性如果及早治療,一般效果都比較好。

當患者出現膝關節疼痛、打軟腿和關節交鎖等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半月板變性應儘早診斷,及時治療,正確用藥,避免長時間不痊癒,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膝關節疼痛、腫脹逐漸加重,不見好轉,或出現其他關節活動受到限制的症狀,經過一些基本的藥物治療無明顯好轉,應考慮去骨科關節外科專科門診就醫。
  • 頻繁出現膝關節“交鎖”現象,或出現“交鎖”後無法自行解除,需儘快去骨科關節外科專科門診就醫。

建議就診科室:

  • 骨科
  • 關節外科
  • 運動醫療中心

醫生如何診斷半月板變性?

臨床醫生一般通過問診、手法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尤其是 MRI)的結果來診斷半月板變性。

  • 問診:醫生可以通過問診來了解患者的詳細病情。如:
    • 年輕患者常有膝關節外傷史,老年患者常無明確的外傷史。
    • 膝關節疼痛,疼痛的部位通常為膝關節間隙。
    • 有關節交鎖和關節彈響現象,常伴隨關節積液。
    • 股四頭肌萎縮,屈伸關節時可摸到關節間隙的彈跳,患者關節間隙可有壓痛。
  • 專科醫生的手法檢查:包括過伸試驗、過屈試驗、麥氏徵陽性、研磨試驗陽性,均提示可能有半月板變性。
  • 影像學檢查:磁共振檢查可以明確半月板損傷的部位和損傷程度。

在診斷半月板變性的時候,要注意排除其他疾病。如:

  • 髕骨軟化症:本病多發生於青壯年,且多有明顯外傷史,或有慢性積累性小損傷,主要症狀是膝關節髕骨後疼痛,輕重不一,一般平地走路症狀不明顯,在下蹲起立、上下樓、上下坡、或走遠路時疼痛加重。
  •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畸形及功能受到限制。一般來說骨性關節炎是緩慢持續的過程。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年齡多大?是否有過膝關節外傷史?
  • 是否經常從事重體力勞動?是否經常劇烈運動?
  • 症狀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症狀持續加重還是維持穩定?
  • 是不是自行用過藥,用過哪些藥?效果如何?
  • 有沒有風溼病等其他疾病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什麼原因導致半月板變性?
  • 需要做哪些檢查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法治療?
  • 需要治療多長時間?
  • 能治癒嗎?會復發嗎?
  • 有併發症和後遺症嗎?治療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注意休息,避免過度活動。
  • 出院後每週進行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共 4~5 次。
  • 有症狀後,應及時就醫,若治療不及時或用藥不當,會拖延病情。

半月板變性一般治療效果都比較好。治療方法主要有: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半月板變性經過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採用膝關節鏡微創治療,手術過程中根據半月板的損傷程度,進行部分切除或縫合修復。

物理治療

  • 熱敷、減少運動,或做抬腿體操、橫臥體操、球操等。

藥物治療

  • 口服消炎止痛藥物,如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或者活血止痛中成藥物等改善症狀。
  • 關節內可以注射玻璃酸鈉。
  • 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

手術治療

最近幾年膝關節鏡手術是比較成熟的,創傷比較小,對關節刺激較少,手術後恢復快。並且可以在鏡頭直視下直接觀察到半月板損傷的部位和程度,進行適當的切除、刨削以及縫合,同時對關節腔進行沖洗和清理,治療效果比較好。

  • 半月板全切除術:將半月板整個去除,一般用於非常嚴重的損傷。但這種手術方式使膝關節的緩衝功能和穩定性大大降低,並且易產生骨性關節炎等後遺症,所以現在已經很少採用。
  • 部分半月板切除術:如容易交鎖的撕裂的半月板瓣片,可以區域性切除,防止半月板再次被卡壓交鎖,儘量保留外周正常的半月板部分。
  • 半月板修復術:邊緣分離的半月板可以縫合,容易交鎖的撕裂的半月板瓣片有條件縫合的,也可以進行修復。

半月板變性多由外傷引起,最常見的是外力扭傷。另外,半月板變性與年齡也有較大的關係。

半月板變性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半蹲或蹲位工作,最容易發生半月板損傷,研磨力量是產生半月板破裂的主要原因。膝關節在伸直狀態時,兩側副韌帶緊張,膝關節處於最穩定的位置,幾乎不能發生旋轉動作。當膝關節半屈曲時,兩側副韌帶張力降低,允許脛骨平臺發生一定程度的旋轉,此時半月板伴隨脛骨平臺旋轉,但可能會被股骨髁的某一點擠壓。如果這時膝關節猛烈地扭轉,繼續在半月板上產生巨大研磨外力,將導致半月板的一部分發生撕裂。這種損傷可以反覆出現,導致半月板的損傷加劇,最終發生不能自行痊癒的破裂。

半月板變性與年齡也有較大的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半月板的纖維層結構中水分減少,彈性下降,容易發生外傷破裂;或者即使沒有暴力外傷,也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慢性研磨動作發生磨損。

  • 老年患者發生半月板變性多是關節退行性病變的結果,與老齡化及反覆損傷有關。
  • 青年患者多因運動損傷所致,常見於關節的突然旋轉,半月板向中心移動,造成邊緣撕裂。
  • 猛烈的屈伸,可使半月板在脛骨關節面受擠壓而撕裂。

哪些人容易患半月板變性?

  • 中老年人。
  • 男性較女性多見。
  • 重體力勞動者,膝關節長期過度負重。
  • 常進行劇烈運動的青壯年。
  • 有過膝關節外傷者。
  • 肥胖患者。
  • 膝內翻畸形的患者。

半月板變性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膝關節的疼痛、腫脹,出現關節腔積液,關節活動受到限制。

半月板變性可表現為急性起病,也可表現為無誘因的慢性退變。外傷常導致急性起病,傷後立即出現症狀,患者多為年輕人。老年患者多為退行性病變,常沒有明顯的外傷史,無法說清起病的具體時間,表現為慢性病程。

半月板變性有哪些症狀?

  • 急性期,患者受傷後膝關節立即出現劇烈疼痛,不能伸直或完全屈膝,並迅速出現膝關節腫脹,區域性觸控時會有明顯的壓痛,有時會有關節內積血。
  • 急性期過後,腫脹和積液可逐漸自行吸收消退,但活動時膝關節仍有輕中度疼痛,上下樓、下蹲起立、跑跳等動作時疼痛會加劇,並感覺膝關節痠軟無力。
  • 嚴重者,可能會跛行或出現屈伸功能障礙,部分患者有膝關節“交鎖”現象,即有時在活動時,突然聽到“咔嗒”一聲,膝關節無法完全伸直,忍痛揮動幾下小腿,可聽到“咔嗒”一聲,關節又復位可伸直的現象。
  • 慢性階段的症狀有:患者的膝關節沒有特別劇烈的疼痛,但是關節痠軟無力,上下樓梯容易“打軟腿”,當膝關節屈曲或者扭曲的時候仍可誘發深部的疼痛和彈響。多數患者出現股內側肌的廢用性萎縮,即股內側肌因為運動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萎縮。患者常抱怨膝關節存在影響生活質量的不適感,不願參加各種戶外活動。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日常生活中,凡事要預見意外發生的可能性,有效利用身邊的工具能降低意外造成半月板變性的風險。
  • 上下公交車或上下樓梯時,不要過於匆忙,可藉助扶手幫助穩定身體再邁步。
  • 有職業習慣者,最好每隔一段時間變換勞作的姿勢和稍作休息。

感謝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 孔慧萍醫生 參與本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