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障礙: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暴食障礙(Binge-eating disorder,BED),又名暴食症,是以反覆發作的暴食為主要特徵的一類進食障礙。

  • 目前,關於發病率的研究相對較少,且主要集中在歐美國家。一項對全美範圍內青少年進行的調查發現,暴食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為 1.6%,女性患病率明顯高於男性。
  • 對於一些人來說,某些食物可能像可卡因和海洛因等成癮性藥物一樣,會啟用大腦的獎賞和愉悅中樞,使對該食物成癮。出現暴食跡象的人,也可能出現一種對食物的耐受性。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衝動性並伴有失控感的暴食。
  • 治療一般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是首選治療,多種藥物在短期內均可以幫助患者有效減少暴食,但其中不少藥物可引起嚴重不良反應。
  • 暴食障礙有多種發展演變方式。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在 284 例診斷為暴食障礙的患者中先出現體重增加、先出現節食、先出現暴食的百分比分別為 63%、21%、16%。暴食障礙的病程通常是慢性的。平均病程 14 年。

耶魯大學路德食品科學與政策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份調查問卷,以識別存在暴食障礙的人。

自評:識別暴食障礙

這是可以幫助您確定是否有暴食障礙的問題樣本。您有這些行為嗎?

  • 當開始進食某些食物時,最終吃的比計劃多。
  • 即使不再飢餓,也要繼續進食某些食物。
  • 吃到了感覺不適的地步。
  • 擔心吃不到某些型別的食物或擔心某些型別的食物減少。
  • 當某些食物吃不到時,會外出獲取它們。

該調查問卷還詢問您與食物的關係對個人生活的影響。問問自己這些情況是否適用於您:

  • 經常或大量食用某些食物,以至於開始用進食代替工作、與家人共度時光或進行娛樂活動。
  • 由於害怕過度進食,會逃避提供某些食物的職業或社交場合。
  • 由於食物和飲食,在工作或學校的工作效率出現問題。

該調查問卷還詢問心理戒斷症狀。例如,當減少進食某些食物(排除含咖啡因的飲料)時,是否有以下症狀:

  • 焦慮症。
  • 情緒激動。
  • 其他身體症狀。

該調查問卷還試圖評估食物決定對情緒的影響。這些情況適用於您嗎?

  • 進食會導致抑鬱、焦慮、自我厭惡或內疚等問題。
  • 需要吃越來越多的食物來減少負面情緒或增加愉悅感。
  • 進食相同數量的食物不會像過去那樣減少負面情緒或增加愉悅感。

如果通過以上的自評,您覺得自己有可能有暴食障礙,請及時就醫。

建議就診科室

  • 三甲醫院的心理科
  • 精神心理科

醫生如何診斷?

通常,醫生會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DSM-Ⅴ 進行診斷。診斷標準如下:

  • 反覆發作的暴食,暴食發作以下列 2 項為特徵。
    • 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內進食(如在兩個小時內),食物量大於大多數人在相似時間段內和相似場合下的進食量。
    • 發作時感到無法控制進食(例如,感覺不能停止進食或控制進食品種或進食數量)。
  • 暴食發作與下列 3 項(或更多)有關:
    • 進食比正常情況快得多。
    • 進食至感到不舒服的飽腹感出現。
    • 在沒有感到身體飢餓時進食大量食物。
    • 因進食過多感到尷尬而單獨進食。
    • 進食後感到厭惡至極,抑鬱或感到非常內疚。
  • 對暴食感到痛苦。
  • 在 3 個月內平均每週至少出現 1 次暴食。
  • 暴食與神經性貪食中反覆出現的不恰當的代償行為無關,也並非僅僅出現在神經性貪食或神經性厭食的病程中。

也可以根據上述症狀自行檢查自己是否符合。如果符合,一定及時就診。

在認知層面,形成良好的健康的飲食意識,合理飲食的同時建立規範,健康的飲食習慣。

在行為方面,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合理處理自身的負性消極情緒。

如果發現問題或預兆,應及時去當地醫院精神心理科就診。

暴食障礙的治療一般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是首選治療方法,多種藥物在短期內均可以幫助患者有效減少暴食,但其中不少藥物可以引起嚴重不良反應。

暴食障礙的治療目標是減少暴食,改變與進食障礙相關的病理心理,防止體重過度增加或適當減輕體重。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暴食障礙治療中的重要干預方法。臨床實踐顯示,認知行為治療(CBT)、人際心理治療(IPT)、辯證行為治療(DBT)和行為減重治療(BWL),對暴食障礙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CBT

大量證據支援個體或團體 CBT 對暴食障礙的行為和心理症狀具有療效。CBT 是暴食障礙的心理治療中研究最多,療效得到確定和認可的一種心理治療。50%暴食障礙患者通過 CBT 治療達到痊癒,同時存在的進食障礙特定的心理病理也能得到改善。

CBT 治療暴食障礙的目標:

  • 初期:建立健康的飲食規則,減少貪食,增加控制感,有條件可以藉助於自助手冊。
  • 中期:改善對體型,體重,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負性認知,進一步規範和鞏固健康的飲食模式;對肥胖進行干預,以健康的方式減肥。
  • 後期:處理其他方面的社會心理問題,處理暴食障礙的促發因素,如負性情緒,負性應激生活事件,改善人際關係,鞏固療效,預防復發。

暴食障礙的認知行為治療通常需要 20 次左右的訪談,每次訪談時間為 50~60 分鐘。每週 1~2 次。可採取個體或小組的治療形式。通常認為個體治療的形式更優。

人際心理治療和辯證行為治療

也被證明對暴食障礙的患者的行為和心理症狀有效,可以考慮作為頑固的成年暴食障礙患者的替代治療。

藥物治療

多種藥物在短期內均可幫助暴食障礙患者有效減少暴食,但其中不少藥物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鑑於心理治療對暴食障礙患者的較好的短期和長期療效,且安慰劑效應在暴食障礙患者的藥物治療中較為明顯,所以心理治療應作為暴食障礙患者的首選,

當暴食障礙患者對心理治療效果反應不佳,或存在嚴重的精神共病時,可考慮藥物治療。主要選擇的藥物是抗抑鬱藥(SSRIs)、食慾抑制劑(西布曲明等)、抗癲癇藥、阿片受體拮抗劑等。

心理社會干預聯合藥物治療

疾病進展及預後

與體質量指數(BMI)相匹配的對照被試相比,暴食障礙與一系列的功能性後果有關,包括社交角色適應問題、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滿意度受損、軀體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以及增加相關醫療保健的作用等。該障礙也可能與體重增加和肥胖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

暴食障礙常見病因有哪些?

來自於大腦成像的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研究表明,一個人可能會對食物成癮。

動物和人體實驗表明,對一些人而言,由像可卡因和海洛因等成癮性藥物啟用的大腦獎賞和愉悅中樞,也可被食物啟用,特別是高度可口的食物。高度可口的食物富含以下物質:糖、脂肪、鹽。像成癮性藥物一樣,高度可口的食物會引發使人感覺良好的大腦化學物質分泌,如多巴胺。

一旦人們因食用某些食物而使大腦獎賞通路中的多巴胺傳遞增加而感到愉悅,他們很快就會感到需要再次進食。來自高度可口的食物的獎賞訊號,可能會超過其他使人滿足和滿意的訊號。因此,人們會繼續進食,即使他們並不飢餓。強迫性暴食是一類行為成癮,意味著某人可能會專注於引發強烈愉悅的行為(如進食、賭博或購物)。

患有暴食症的人會失去對飲食行為的控制,並發現自己花費了過多的時間沉迷於食物和過度進食,或期待強迫性暴食的情緒影響。

表現出暴食跡象的人,也可能會出現一種對食物的耐受性。他們吃的越來越多,但卻發現食物給他們帶來的滿足越來越少。

科學家認為,暴食可能在肥胖中起重要作用。但正常體重的人也可能會受食物成癮或控制不住暴食的困擾。他們的身體可能只是通過遺傳程式來更好地處理攝入的額外卡路里。或者他們可能會增加身體活動來補償過度進食。

儘管有負面後果,如體重增加或人際關係受損,暴食障礙患者仍會繼續進食。就像那些藥物或賭博成癮者一樣,食物成癮的暴食障礙患者也很難停止自己的行為,即使他們想要或已多次嘗試減少進食。

暴食障礙的基本特徵是反覆發作的暴食,伴有進食時的失控感,必須在 3 個月內平均每週至少 1 次。一次“暴食發作”是指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內進食,食物量絕對大於大多數人在相似的時間段內,和相似場合下的進食量。失控的指徵是一旦開始就不能剋制進食或者停止進食。個體在暴食時缺乏飽腹感,或對飽腹失去了正常反應,直到不舒服的飽腹感出現。

常見症狀有哪些?

  • 暴食發生:暴食常與負性情感、人際間應激源、飲食限制、與體重體型和食物相關的消極感受、無聊感有關。暴食常在沒有感到身體飢餓時發生。暴食通常祕密進行或儘可能不引人注意,也可以是有計劃的。
  • 暴食過程:暴食期間消耗食物的種類在個體間和對特定個體都不同。與對某種特定的營養物的渴求相比,暴食似乎更多的是以消耗食物的數量異常為特徵。暴食時,只是要吃大量食物而並不在乎味道,常常進食迅速。有時甚至不咀嚼,狼吞虎嚥,失控時不分冷熱、生熟。
  • 暴食期間的情緒:通常先有滿足感,隨著繼續進行暴食進而出現罪惡感,極度痛苦,最後因罪惡感或軀體不適(如噁心,腹脹腹痛)而終止行為。吃完後再次陷入深度內疚,自我厭惡,情緒也再度陷入抑鬱,沮喪狀態。

暴食障礙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暴食障礙常與一些精神疾病共病,美國一項調查發現,79% 的暴食障礙患者存在至少一種精神障礙病史,49%的患者存在至少三種精神障礙終身患病史。最常見的共病是特定恐懼症(37%)、社交恐懼(32%)、單相抑鬱(32%)、創傷後應激障礙(26%)和酒精濫用或依賴(21%)。精神疾病的共病與暴食的嚴重性和肥胖程度無關。

一些人認為,從食物成癮中恢復可能比從其他型別的成癮中恢復更復雜。例如,酗酒者最終可以戒酒,但暴食障礙的患者仍然需要進食。

營養學家、心理學家或接受過食物成癮教育的醫生可能會幫助患者打破強迫性暴食的迴圈。同時,我們應該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還要真正學會處理自身負性消極情緒,這才是真正從源頭預防。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