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合性顱腦損傷: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閉合性顱腦損傷(Closed Craniocerebral Injuries)也稱“腦外傷”,指頭部致傷時,硬腦膜保持完整,顱腔內容物與外界沒有發生溝通。多由頭部受到衝撞或受鈍性物體打擊所致[1][2]

  • 一般分為原發性顱腦損傷與繼發性顱腦損傷。原發性顱腦損傷是暴力作用於頭部時立即發生的腦損傷,主要包括腦震盪、腦挫裂傷、瀰漫性軸索損傷、原發性腦幹損傷、下丘腦損傷。繼發性顱腦損傷發生於原發性腦損傷的基礎上,由病情進展加重所致,主要包括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腦內血腫、特殊部位血腫和腦水腫。
  • 根據損傷機制、受傷程度以及受傷部位的不同,臨床症狀也各不相同,輕則頭痛、嘔吐、感覺障礙、視野受限,重則偏癱、失語、昏迷、腦幹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
  • 原發性顱腦損傷中,腦震盪、輕型瀰漫性軸索損傷及腦挫裂傷一般經積極保守治療後,預後較好;中重型瀰漫性軸索損傷及腦挫裂傷、原發性腦幹損傷以及下丘腦損傷病情常較複雜,治療難度大,治療週期長,不僅需要及時合理的保守治療,必要時還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 繼發性顱腦損傷主要包括顱內血腫形成和腦水腫。根據血腫出現的部位、血腫量的多少以及血腫形成的時間,臨床表現和治療方式通常也不同。多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 本病病情進展迅速,診斷明確後要及時到有資質的醫院就診。即使病情輕微,也需要臨床密切觀察,一旦發生病情改變,要隨時行影像學複查並做出對症處理。

閉合性顱腦損傷是一類危急重症,臨床表現形式多樣,病情進展往往也很迅速,一旦發生應當立即就醫治療[3]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閉合性顱腦損傷一般都有明確的外傷史,傷後多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發生閉合性顱腦損傷的患者,均應當第一時間就醫或撥打 120 急救電話進行處置及轉診。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閉合性顱腦損傷?

根據受傷情況及臨床症狀,同時結合影像學檢查,醫生一般可以判斷出患者是何種型別的閉合性顱腦損傷,並給以積極的治療。可能需要進行的具體檢查如下:

  • 顱骨 X 線檢查:可發現有無骨折及骨折的部位、型別。
  • 頭顱 CT 檢查:瞭解損傷的性質、位置和範圍;顱內出血和血腫的大小及部位。
  • 頭顱磁共振(MRI)檢查:提高病變的檢出率,可以作為 CT 檢查的補充,對 CT 檢查困難的病變有一定優勢。
  • 腰椎穿刺:用於測定顱內壓,明確是否合併蛛網膜下腔出血。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具體受傷時間?受傷時的情況?致傷物是什麼?
  • 做過什麼檢查?經過何種處理?
  • 患者傷後到就診期間有什麼樣的病情改變?
  • 既往患過哪些疾病?
  • 既往服用過哪些藥物?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傷的重不重?能不能痊癒?
  • 有什麼後遺症?
  • 目前有什麼治療方法?
  • 是否需要手術治療?手術風險有多大?
  • 治療費用大概需要多少?醫保可以報銷嗎?

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以下事項:

  • 病情較輕者,鼓勵早期活動;有神經功能缺失和肢體活動障礙者,應進行康復治療和積極主動的鍛鍊。
  • 加強營養支援,適度高熱量飲食,促進恢復。
  • 合併併發症者,定期複查隨訪。
  • 需要服藥控制併發症者,長期系統正規治療。

閉合性顱腦損傷發生後,一般傷情較嚴重,病情變化快。正確選擇恰當的治療方式是救治此類疾病的基礎。

如何治療?

原發性顱腦損傷

  • 家屬應密切關注患者的意識、瞳孔、肢體活動以及生命體徵的變化,有條件的應轉入神經外科重症監護病房(NSICU)。
  • 保持呼吸道通暢。
  • 醫生會對症給予降低顱內壓、神經營養、預防癲癇、止血、維持內環境穩態、激素藥物等治療。
  • 亞低溫治療。
  • 保證每日的熱量及營養供應。
  • 減少外界刺激,減少腦力活動,適當給予鎮靜、鎮痛藥物治療,保證充足的睡眠。

繼發性顱腦損傷

通常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具體手術方法如下:

  • 開顱血腫清除術;
  • 偏側顱骨切除減壓術;
  • 腦組織挫傷碎化壞死組織清除術;
  • 血腫穿刺抽吸術;
  • 血腫鑽孔沖洗引流術。

此外,術後還需接受抗感染治療及預防癲癇的治療。

疾病發展和轉歸

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髮展與完善,使得閉合性顱腦損傷的患者在經過積極正確的救治後,生存率與預後均得到了顯著改善。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合理的治療手段,積極手術治療與術後的精心管理是疾病治療成功的關鍵。

閉合性顱腦損傷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閉合性顱腦損傷多見於交通事故、毆打傷、跌倒或墜落傷和運動性損傷。當機械性暴力作用於頭部後,使腦在顱腔內運動,對腦組織產生剪下、牽張和壓迫等作用力,對腦組織構成傷害。

  • 直接暴力損傷:加速性損傷,如毆打傷;減速性損傷,如交通事故損傷、跌倒或墜落傷;擠壓性損傷,如嬰兒頭部產傷。
  • 間接暴力損傷:如揮鞭樣損傷、傳遞性損傷等。

導致閉合性顱腦損傷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 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交通事故;
  • 打架鬥毆;
  • 發生跌倒或墜落等情境;
  • 激烈對抗性運動。

閉合性顱腦損傷臨床症狀複雜,個體化差別較大。

主要有哪些症狀?

原發性顱腦損傷

  • 腦震盪: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疲勞症狀;昏迷時間不超過 30 分鐘;有近事遺忘的表現。
  • 瀰漫性軸索損傷:傷後即刻昏迷,程度深,持續時間長;雙側瞳孔不等大,單側或雙側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 腦挫裂傷:意識障礙是腦挫裂傷最突出的臨床表現。受傷部位位於腦功能區可出現偏癱、失語、感覺功能障礙、癲癇發作;還會出現較嚴重的頭痛。
  • 原發性腦幹損傷:傷後立即出現昏迷,持續時間長,恢復慢。根據腦幹損傷部位的不同,瞳孔可能出現不同的變化。此外,還可能出現呼吸、迴圈功能紊亂、頑固性呃逆、消化道出血等。
  • 下丘腦損傷:表現為嗜睡狀態或昏睡不醒;呼吸、迴圈功能紊亂;中樞性高熱,可達 41℃ 或以上;尿崩症;上消化道出血;持續血糖升高。

繼發性顱腦損傷

  • 硬膜外血腫:典型表現為昏迷-清醒-再昏迷,此外,還可能出現頭痛、嘔吐;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血壓升高、心率呼吸減慢等。
  • 硬膜下血腫:病情發展迅速,出現持續的昏迷;可出現偏癱、失語、癲癇症狀;頭痛、嘔吐等高顱壓表現;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慢性硬膜下血腫還可出現智力障礙、精神異常等症狀。
  • 腦內血腫:表現為頭痛、噁心嘔吐;失語、偏癱、偏盲、偏身感覺障礙;局灶性癲癇;昏迷等。

常見併發症有哪些?

  • 外傷後癲癇;
  • 交通性腦積水;
  • 腦外傷後綜合徵;
  • 慢性創傷性腦病;
  • 外傷後垂體功能低下;
  • 阿爾茲海默病。

本病可防可控,具體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 生活中加強安全意識。
  • 注意周邊環境中可能潛在發生的風險。
  • 遵紀守法,不打架鬥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