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ncer,NPC)屬於頭頸部腫瘤。鼻咽部的細胞生長失去控制,導致鼻咽癌的發生。鼻咽位於鼻腔後部,顱底以下,喉嚨以上。

鼻咽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常見於男性,亞洲黃種人的發病高於白人。我國鼻咽癌的發生和死亡分別佔全球的38.29%和40.14%,平均每10萬人中就有1.9人被診斷為鼻咽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1.2/10萬)。

鼻咽癌可分為3種不同型別,包括非角化性未分化癌、非角化性分化癌和角化性鱗狀細胞癌。美國最常見的是非角化性未分化癌。

鼻咽癌的病因目前並未完全明確,但已知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BV,俗稱鼻咽癌病毒)感染與鼻咽癌的發病有關。高鹽醃魚和肉、攜帶某些基因、居住區域等因素,都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病風險。

大部分鼻咽癌患者是由於頸部腫塊到醫院就診發現鼻咽癌的。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頭痛、耳鳴、流鼻血等。

如果懷疑鼻咽癌,醫生可能會進行鼻咽鏡檢查,如果看到可疑腫塊,通常會取一部分組織進行活檢。此外,醫生還會建議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CT、MRI等),明確腫瘤的侵犯範圍。對於鼻咽癌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後,醫生都會進行EBV病毒水平檢測。

鼻咽癌對放療非常敏感,治療以放療為主,局晚期和晚期患者可使用放療聯合化療。

目前沒有針對EBV感染的有效預防手段,但少吃高鹽醃製食物,多吃蔬果,還是能降低鼻咽癌的發病風險,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何時應該就醫?

  • 如果發現頸部有包塊,或是頭痛、耳鳴、流鼻血等症狀,就需要儘快到醫院檢查。
  • 對於居住在鼻咽癌高發區、有家族史的人群,如果懷疑鼻咽癌,可以進行篩查,篩查的手段包括影像學檢查和檢測血液中的EBV感染情況。

就診科室

  • 耳鼻喉科
  • 腫瘤科

醫生如何診斷鼻咽癌?

醫生為了明確鼻咽癌的診斷,會進行以下檢查:

  •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如果懷疑鼻咽癌,醫生會詳細詢問家族史,以及病毒感染情況。此外,醫生還會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尤其是頭頸部(鼻子、嘴巴和喉嚨)的檢查。此外,醫生還可能進行聽力檢測。
  • 鼻咽檢查:鼻咽位於頭部深處,因此醫生需要藉助鼻咽鏡來進行觀察。這是一種柔軟的內窺鏡,能幫醫生看到鼻黏膜處有沒有腫瘤。
  • 活檢病理:如果鼻咽鏡檢查中看到有可疑的腫塊,醫生會取一部分組織出來做病理檢查。如果是頸部包塊,醫生可能進行細針穿刺進行活檢。
  • 影像學檢查:鼻腔鏡檢查可能難以發現鼻腔黏膜下的腫瘤,這時醫生可能會讓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例如CT或磁共振(MRI)等。如果懷疑有轉移,醫生還可能進行更多影像學檢查,如X線、PET-CT等。
  • EBV病毒水平檢測:治療之前和治療之後醫生可能都會進行EBV病毒的檢測。在治療後如果病毒水平仍高,患者的療效可能不佳,容易復發。除了抽血檢查EBV病毒水平,目前也可以檢查EBV病毒DNA。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哪些症狀?持續了多久?
  • 自己用過藥嗎?有過好轉嗎?
  • 家人中有人患過鼻咽癌嗎?
  • 平時愛吃醃製的食物嗎?
  • 以前感染過EBV這種病毒嗎?

患者可能問醫生哪些問題?

  • 我得的是什麼病?
  • 為什麼會得鼻咽癌?
  • 鼻咽癌能治好嗎?
  • 能活多久?
  • 有哪些治療方法?哪種適合我?
  • 會復發嗎?
  • 會傳染嗎?
  • 會不會遺傳給孩子?

鼻咽癌患者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

規律隨訪

治療後的隨訪非常重要。隨訪不僅能幫助醫生了解療效,還能及時發現復發。

即便是已經治癒的患者,癌症也有可能復發,少數患者還可能發生第二種腫瘤。因此,患者一定要根據醫生的建議,規律進行隨訪複查。

大多數醫生建議在治療後的頭兩年至少每隔幾個月,就要進行一次隨訪檢查,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減少檢查的頻率。

如果患者曾對頸部淋巴結進行放療,那麼,醫生還可能增加每年進行一次或兩次的甲狀腺功能檢查。

同時,鼻咽癌患者需要定期檢查牙齒,還需要對聽力、言語和吞嚥等功能定期檢查。

健康飲食

少吃高鹽醃製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適量運動,都對鼻咽癌患者有好處。

獲得情感支援,保持心理健康

發生癌症是不幸的,但鼻咽癌整體治療效果不錯。患者如果因為患病出現情緒低落、焦慮,一定要多與家人溝通,有需要時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調整情緒,保持積極心態。

鼻咽癌的治療可分為區域性治療(放療、手術等)和全身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臨床上,針對患者的不同病情,醫生可能將不同療法進行聯合。

放療

放療通過高能射線殺死癌細胞。放療治療鼻咽癌的效果非常好。早中期鼻咽癌,僅依靠放療即可治癒。

對於區域性晚期鼻咽癌,則通常需要同時使用放療和化療,也就是醫生常說的同步放化療進行治療。

鼻咽癌常用的放療方法包括:

  • 外照射(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EBRT):這是治療鼻咽癌最常見的放療方式。外照射中最常用的是調強放療(IMRT)和立體定向放療(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這兩種。
  • 內照射(internal radiation,brachytherapy):這種放療方式並不常有。醫生會將非常細的金屬棒或金屬絲插入癌症病灶中,放射性物質會隨金屬絲進入病灶。在外照射治療復發後,醫生可能會考慮採用內照射。有時,也會同時使用外照射和內照射。

手術

放療對鼻咽癌效果非常好,因此臨床上,手術不是鼻咽癌患者的常規治療。

少數醫生會使用內窺鏡摘出腫瘤,但通常情況下,手術只是用來切除其他治療無效的腫大淋巴結。

清除淋巴瘤的手術方式包括選擇性頸部淋巴結清掃術、改良根治性頸淋巴清掃術等,不同術式清除的淋巴結範圍有所不同。

化療

有一部分化療藥物能使放療的效果更好。在鼻咽癌治療中,通常會將化療與放療聯合,或是在放療前先進行化療,來增強療效。在鼻咽癌治療中,常用的化療藥物包括:

  • 順鉑
  • 卡鉑
  • 5-氟尿嘧啶
  • 多柔比星
  • 表柔比星
  • 紫杉醇
  • 多西紫杉醇
  • 吉西他濱
  • 博來黴素
  • 甲氨蝶呤

這些藥物通常需要聯合使用。

靶向治療

癌症的發生與一些致癌突變相關。針對這些致癌突變的治療,就是癌症的免疫治療。目前鼻咽癌治療中,常用的靶向藥主要為:

  • 西妥昔單抗:這是一種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抗,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生長。

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是通過增強機體的免疫反應殺傷癌細胞。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單抗,已被證實對復發難治的鼻咽癌有效。

鼻咽癌的病因有哪些?

鼻咽癌的病因目前並未完全明確,但已知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BV,俗稱鼻咽癌病毒)感染與鼻咽癌的發病有關。

但EBV病毒到底是如何致癌的,目前並不清楚。

已經明確一些因素會增加患者鼻咽癌的風險,包括:

  • 高鹽醃魚和肉飲食。
  • 攜帶某些遺傳基因

哪些人容易得鼻咽癌?

  • 性別:男性比女性更常見。
  • 種族:黃種人比白種人發病風險更高。
  • 居住的區域:我國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省份鼻咽癌發病率比其他省市更高。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也很常見。
  • 不健康飲食:高鹽醃食品時,例如,烹飪鹹魚和醃菜,會增加鼻咽癌風險。
  • 酒精和菸草:大量飲酒和吸菸會增加患鼻咽癌的風險。
  • 家族史:如果家人患有鼻咽癌,那麼患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 工作環境暴露:工作場所暴露於甲醛也會增加患上鼻咽癌的風險。

鼻咽癌有哪些症狀?

  • 頸部腫塊:大部分鼻咽癌患者是由於頸部腫塊到醫院就診發現鼻咽癌的。
  • 聽力下降、耳鳴、耳痛:耳部症狀如果只出現在一側,鼻咽癌的可能性比較大。
  • 耳部感染不斷復發。
  • 鼻塞或流涕。
  • 流鼻血。
  • 頭疼。
  • 面部疼痛或麻木。
  • 視力模糊或複視。
  • 呼吸或說話困難。
  • 癌細胞轉移症狀:當癌細胞轉移到不同的部位,可出現相應的症狀。

大多數罹患鼻咽癌患者都沒有可控制的危險因素,因此無法預防他們的癌症。對於EBV病毒感染,目前也暫時沒有有效的預防手段。但少吃高鹽醃製食物,多吃蔬果,還是能降低鼻咽癌的發病風險,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