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多是於動脈病變(如動脈硬化或炎性狹窄等)的基礎上逐漸產生的,多見於老年人群。
  • 目前尚未查閱到較全面的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學統計資料。
  •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最主要的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管腔逐漸狹窄變細,血流緩慢,進而引起血栓形成;高齡、妊娠、血管炎及遺傳性結締組織病、血管先天異常、高脂血症、高血壓、長期抽菸等是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
  •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痛,為進食後的腹部劇烈絞痛,可從上腹部向後背部放射,多數患者的嚴重程度與進食量呈正相關,一次發作可持續數十分鐘至數小時。
  • 疾病一旦確診,應立即治療,主要方法包括抗凝治療、血管擴張藥物治療、溶栓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若治療不及時,可進展為腸缺血、壞死,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
  •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導致腸壞死發生後,即使經過積極治療,很多患者的預後仍然較差。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病程緩慢,隨著時間的進展,症狀逐步顯現,如果出現頻繁的進食後腹部絞痛、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應及時就醫;當患者出現嘔吐血性物、腹膜炎體徵及休克等情況應立即撥打 120,入院搶救。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腹痛;
  • 噁心、嘔吐、腹瀉;
  • 體重減輕。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嘔吐血性物;
  • 排血便;
  • 腹膜炎體徵(腹部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
  • 暈厥、休克表現。

建議就診科室

  • 血管外科;
  • 介入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

臨床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病史,結合患者症狀、體徵及相關檢驗檢查,最終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動脈造影:動脈造影是種有創性的檢查,可見腹腔動脈及腸繫膜上動脈開口處狹窄,甚至閉塞,可明確診斷;
  • 增強電子計算機斷層檢查(CT):無創、有射線,該檢查可見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腸管可見水腫增厚,呈“暈圈樣”影像表現,可對腸繫膜上動脈血栓進行直接診斷;
  • 糞便檢查:腸繫膜上動脈血栓患者腸道血供不足,胃腸消化功能不全,可發現糞便裡含有較多脂質和大量未消化食物殘渣,因此糞便檢查有助於診斷;
  • 血液檢查:檢查血常規、血氣分析等可發現白細胞數明顯升高,血液濃縮,代謝性酸中毒等,對腸繫膜上動脈血栓的病情嚴重程度有指導作用。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年齡多大了?有什麼症狀?持續多長時間了?
  • 症狀在什麼情況下加重或緩解?
  • 是否在別的醫院做過什麼檢查或治療?相關資料有帶過來嗎?
  • 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嗎?如果有,血糖、血壓、血脂平時控制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症狀?
  • 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案?
  • 這種病的治療費用高嗎?醫保能報銷嗎?
  • 這種病的預後怎樣?會有後遺症嗎?
  • 平時要怎麼預防?有什麼食物忌口的嗎?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一旦確診,就應進行積極治療如抗凝或手術治療,且要關注日常注意事項,才能取得最大的獲益。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前注意事項: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一般需要手術干預,術前的心理狀態對手術療效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調整自己的不安情緒,樹立信心。
  • 引流管注意事項: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術後腹腔常規會放置引流管,應注意引流管的通暢,避免擠壓,術後第一天正常量為 300 毫升以內,若過多,應及時告知醫生;另一般引流液的顏色為淡黃色的,若出現異常,要及時告知醫生。
  • 術後注意事項:術後前幾天要注意咳嗽訓練或吹氣球訓練,可以加速術後肺功能的恢復,可降低術後肺炎的發生率。
  • 用藥注意事項: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術後仍需長時間的抗凝治療,口服華法林,比較便宜,但需要每 2 周去醫院抽血監測一次凝血酶原活動度(A)或國際標準比(INR);口服利伐沙班,可不用監測,但費用較貴;也可以選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但需每天去醫療機構打針,比較不方便;但不管選擇何種方案抗凝,期間要注意觀察牙齦、面板、黏膜及大便是否有出血,如果有,則說明藥物用量過大,要及時就醫調整用藥劑量。
  • 複查: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術後要定期複查 D-二聚體、動脈造影或增強 CT。
  • 飲食:有切腸管的患者,術後禁食時間較長,待病情許可可以進食時,鼓勵少食多餐,鼓勵進食高熱量、高維生素、優質蛋白等易消化食物。
  • 運動:日常患者應適度運動,避免過度疲勞。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一旦確診,應立即治療,越早治療,預後越好;對症狀較輕的病人,可採取抗凝治療;對症狀較重的,可採取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抗凝治療:對於症狀較輕的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或利伐沙班抗凝治療;
  • 血管擴張藥物治療:可以輔助運用罌粟鹼等血管擴張藥物擴張狹窄血管,改善腸管血運。

手術治療

  • 開放性手術:對於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患者合併有腹膜炎的,首選開放性手術。
    • 腸繫膜上動脈取栓術:直接開腹手術,將腸繫膜上動脈切開,直視下將血栓取出;
    • 血栓內膜剝脫術:將狹窄段的血管內膜剝離,恢復血管通暢;
    • 腸切除術:患者出現腹部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表現時,開腹探查,若發現腸管缺血壞死時,應對壞死的腸管進行切除,然後再將剩餘的腸管吻合拼接,術後的併發症較多,此時患者的死亡率也比較高;
    • 搭橋轉流術:用自體血管或人造血管繞開狹窄的血管,使腸血供得以恢復;
    • 將腸繫膜上動脈狹窄段切除,然後將餘下完好的血管再植入腹主動脈。
  • 介入手術:對於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患者無腹膜炎的,首選介入手術。
    • 置管溶栓術:經股動脈穿刺放根管子到腸繫膜上動脈狹窄處,然後持續的泵入尿激酶或鏈激酶使得血栓溶解,使血管再通;
    • 腸繫膜上動脈吸栓術;
    • 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用介入的手段將球囊送到血管狹窄處,撐開狹窄處血管,並放置支架,使血管再通,這種治療方案費用較高。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若不及早發現和積極治療,可發展成腸缺血、壞死,進而引起中毒性休克,死亡率極高,嚴重威脅著患者生命;
  • 若積極治療,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改善預後,提高患者生存率。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最主要的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管腔逐漸變窄,血液流動變緩,血栓形成。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使得管腔狹窄,促進血栓形成;
  • 血管炎:多發性結節性動脈炎、類風溼關節炎、糖尿病等可同時併發小動脈炎;
  • 血管創傷:血管創傷暴露出膠原可啟用內源性凝血途徑,促使血栓形成;
  • 解剖因素:腸繫膜上動脈開口處寬大,與主動脈成角,容易形成血栓。

哪些人容易患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導致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

  • 高齡患者:該病多見於老年患者;
  • 妊娠:妊娠期孕婦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容易形成血栓;
  • 血管炎及遺傳性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 血管先天異常:如血管纖維肌性發育不良的患者。

有如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導致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

  • 高脂血症:因脂質代謝障礙,容易在動脈內膜下積聚,導致動脈管壁增厚變硬、管腔變窄;
  • 高血壓:長期的高血壓未有效控制,可促使血管壁硬化;
  • 吸菸:長期吸菸能夠加速血管硬化。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起病隱匿,病程發展緩慢,進食後出現的瀰漫性腹部絞痛(維持消化功能的血供不足引起的腸缺血的表現),是腸繫膜上動脈血栓最早出現的症狀,與進食量呈正相關,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劇烈腹痛、嘔吐血性物等急腹症表現,嚴重者甚至可出現休克(表現為頭暈眼花、面色蒼白、意識模糊等)。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常見症狀包括:

  • 瀰漫性腹部絞痛(疼痛從上腹部放射至後背部,進食後加重,嚴重性與進食量呈正相關);
  • 噁心、嘔吐、腹瀉;
  • 體重減輕;
  • 急腹症表現(劇烈腹痛、嘔吐血性物等);
  • 嚴重的可出現休克,表現為頭暈眼花、面色蒼白、意識模糊等。

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腸壞死;
  • 急性腹膜炎(腹部壓痛、反跳痛及腹肌緊張);
  • 中毒性休克。

目前仍未有特別有效的措施來預防腸繫膜上動脈血栓的形成。因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主要是基於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顯得尤為重要。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針對可變的因素:

  • 合理膳食:控制飲食的總熱卡,管理好體重,提倡低脂飲食,儘量避免動物性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
  • 適量運動:適當的運動對改善迴圈、降低膽固醇水平有重大作用,對於老年人可以選擇跳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活動;
  • 戒菸、遠離二手菸:吸菸對心血管的損害是明確的,尤其會加速血管硬化,因此要儘早戒菸,而且還需遠離二手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戒酒:雖然少量飲用紅酒有抗氧化作用,但長期大量飲酒對身體是有害的,所以不提倡;
  • 積極控制血壓:對於有高血壓的患者,需積極有效的控制血壓,可以減輕對血管壁的損傷、延緩動脈壁的硬化;
  • 藥物干預:目前已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他汀類藥物(如阿託伐他汀等)對調脂、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抗炎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因此適當的應用他汀類藥物可以明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過程,從而降低腸繫膜上動脈血栓形成的風險。

針對不可變的因素:

  • 老年患者要定期體檢,一年一次;
  • 對結締組織病患則要積極的控制疾病。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