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斯蒂爾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斯蒂爾病本是指系統性起病的幼年型慢性關節炎,但相似的疾病也可發生於成年人,稱為成人斯蒂爾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曾被稱為“變應性亞敗血症”。

  • 本病發病率低,約為(0.16-0.4)/100000,男女患病率相近。患者散佈世界各地,無地域差異。好發年齡為 16~35 歲。
  • 多數患者在疾病早期有咽痛,主要表現為發熱、關節痛、皮疹、淋巴結腫大等。
  • 本病無特異性診斷方法,為排除性診斷疾病,至今無公認統一的診斷標準,需要與感染、腫瘤及其他風溼性疾病鑑別。
  • 本病尚無根治療法,一線治療為非甾體抗炎藥,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效果不佳者,可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嚴重者可使用慢作用抗風溼藥物,難治者可予生物製劑治療。
  • 患者病情及病程呈多樣性,少數有自愈傾向,多數容易反覆發作,還有少部分為難治性,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出現咽痛、不明原因長期間歇性發熱,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一過性多形皮疹、關節痛、肌肉痠痛腫脹的,或有過疫苗接種史、乳腺植入史後發熱,抗生素治療效果差患者,伴或不伴有淺表淋巴結增大、體重下降等症狀,應即時就診。

何時應該就醫?

當自覺發熱、最高體溫可超過39℃,伴有四肢、軀幹或面部皮疹時,建議儘快就醫。皮疹一般在發熱時出現,熱退後皮疹消失。有關節痛和(或關節炎)、肌肉痛時,也應及時就醫。

就診科室

  • 風溼免疫科
  • 感染科

累及多器官系統時,可能需要去相關科室就診,例如:血液科、消化科、腫瘤科、呼吸科、骨科等。

醫生如何診斷成人斯蒂爾病?

醫生會在詳細詢問病史的基礎上,結合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排除腫瘤、感染以及其他結締組織病後才考慮該病診斷及分型。

根據病程特點將其分為 3 種類型[1]

單週期型或自限型:此類患者發作一次後不再復發;

多週期型:此類患者在多次發作後可達到完全緩解;

慢性過程型:此類患者病情處於持續活動的狀態,多導致關節破壞。

診斷

醫生通過詳細詢問病史,若有發熱、咽痛、關節痛或關節炎症狀,查體有典型皮疹,發熱時出現,熱退後消失,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白細胞≥15*10^9/L,類風溼因子、抗核抗體一般陰性,在排除其他風溼病、腫瘤、感染疾病基礎上,方可考慮成人斯蒂爾病。

醫生可能問患者哪些問題?

  • 您有發燒、皮疹、關節痛或者其他不舒服的地方嗎?有多久了?一般在什麼時候發燒?
  • 近期有沒有咽痛的症狀,或者是否患感冒、肺炎,或接種疫苗呢?
  • 有沒有受涼、畏寒寒戰、全身痠痛、咳嗽咳痰、皮下出血呢?
  • 有沒有關節僵硬、面部紅斑、小便泡沫多呢?

患者可能問醫生哪些問題?

  • 為何會患上本病?
  • 本病是否能根治?
  • 是否能懷孕,會遺傳給孩子嗎?
  • 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會傳染給家人嗎?

由於患者對本病缺乏認識、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持續不退,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需要同時進行身體和心理護理。

  • 一般護理
    • 保持患者所處環境乾燥、清潔,通風良好。患者需要避免勞累,注意保暖。急性期需要臥床休息,緩解期適當鍛鍊,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 發熱的護理
    • 高熱時應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物理降溫,但儘量不採用酒精撩浴,因其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面板充血損傷,併發感染。
    • 遵醫囑使用退熱藥,多關注患者情況,防止大量出汗引起的虛脫。
    • 大量出汗時,協助患者更換棉質內衣,並避免受涼。
  • 皮疹的護理
    • 面部皮疹忌用熱水擦洗,禁用鹼性肥皂、化妝品等刺激性物質,以免損傷面板。
    • 保持面板清潔、乾燥,剪短指甲,以防抓破面板,避免陽光及紫外線照射。
    • 全身皮疹者慎用熱水浴,應穿寬鬆柔軟的棉質內衣,保持床單整潔舒適。
    • 瘙癢時可外塗爐甘石止癢洗劑,防止因搔抓導致的面板破潰。
  • 關節症狀的護理
    • 常生活中,保持正確關節姿勢,避免受壓,並限制受累關節活動。
    • 疼痛緩解後患者可以適當下地活動,以患者不感到勞累和痠痛為宜,忌強體力活動,以免加重關節疼痛[5]。
  • 心理護理
    • 患者缺乏對本病的認識,長期發熱,容易出現焦慮、擔憂甚至恐懼心理,大部分患者會出現睡眠障礙,表現為入睡困難,早醒及心情煩躁等症狀,此時家屬應多關心、陪伴患者。
  • 飲食護理
    • 服藥期間注意飲食,攝入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含鈣豐富、易消化的新鮮食物、少量多餐,並適量補充鈣片,多攝入含鈣食物,如牛奶。
  • 加強口腔護理
    • 患者可使用 5% 碳酸氫鈉和 1:5000 呋喃西林每日三餐前後交替漱口,避免出現繼發感染。
  • 本病尚無根治方法,但如能及早診斷、合理治療,可以減輕症狀、控制發作、防止復發及併發症[4]。針對炎症反應的程度、有無內臟病變及持續性關節炎等病情,常用的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糖皮質激素、改善病情抗風溼藥(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金製劑、硫唑嘌呤、環孢素A、環磷醯胺),免疫調節劑(如靜脈用人免疫球蛋白)等。
  • 急性發熱炎症期治療可首先單獨使用NSAID,約 1/4 患者使用後可控制症狀,這部分患者通常預後良好。一般需用較大劑量,病情緩解後應繼續使用 1~3 個月,再逐漸減量。
  • 對單用NSAID不緩解者,加用糖皮質激素,酌情決定初始用量,待症狀控制、病情穩定1-3個月以後逐漸減量。長期服用激素者應注意感染、骨質疏鬆等併發症。同時,需要及時補充防治骨質疏鬆的相關藥物,如鈣劑、活性維生素 D、雙膦酸鹽等。
  • 仍不緩解或激素減量復發,加用改善病情抗風溼藥物,首選甲氨蝶呤。

對於病情控制不滿意者,在甲氨喋呤基礎上,聯合使用其他抗風溼藥物,如患者對甲氨蝶呤不能耐受或療效不佳,還可選擇來氟米特、硫唑嘌呤、環保黴素 A、環磷醯胺等慢作用抗風溼藥物,對於嚴重、難治性 AOSD 還可選擇生物製劑。

目前,成人斯蒂爾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是多數觀點認為,感染是誘因,且在本病的急性發作中起一定作用,而變態反應與自身免疫因素在整個病程中起主導作用,遺傳和環境因素等則增加了患者的易感性。

感染

多數成人斯蒂爾病患者在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表現為咽痛、流涕、咳嗽等,此外,也有患者發病之前感染肺炎支原體、人類皰疹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腺病毒、風疹病毒等。

自身免疫

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可作為抗原誘發本病,例如接種乙腦、破傷風、白喉疫苗後可發病。

本病複雜多變,臨床特徵為發熱、關節痛和(或)關節炎、皮疹、中性粒細胞增多,嚴重者可伴有系統損害。

發熱

發熱是本病最常見、最早出現的症狀。80% 以上的患者呈典型的弛張熱,即體溫常達到 39℃ 以上,1 天內可有 1~2 次高峰,可伴有畏寒、寒顫、乏力等全身症狀,熱退之後如常人。

皮疹

皮疹是本病的另一主要表現,約見於 85% 的患者,典型的皮疹為橘紅色斑疹或斑丘疹,有時皮疹多變,有的表現為蕁麻疹樣皮疹,主要分佈於軀幹、四肢、面部。皮疹常與發熱伴行,常在傍晚開始發熱時出現,次日清晨退熱後皮疹亦消失。

關節及肌肉症狀

幾乎 100% 患者均有關節痛的症狀,90% 以上有關節炎,其常與發熱平行,最常受累關節為膝、腕關節,其次為踝、肩、肘關節。發病早期受累關節少,一般不引起關節殘疾或破壞,晚期受累關節的軟骨及骨組織可出現侵蝕破壞,可能出現關節僵直,畸形。80% 以上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肌肉痛,部分患者出現肌無力和或肌酶升高。

咽痛

50%~90% 的患者有咽痛,常與發熱平行,退熱後緩解。患者可有咽部充血,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及扁桃體腫大,與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等不同,沒有滲出物。

其他臨床表現

部分患者可出現周圍淋巴結腫大、肝脾大、腹痛(少數似急腹症)、胸膜炎、心包積液、心肌炎和肺炎。

較少見的有腎臟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周圍神經系統損害。少數患者可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嚴重貧血及壞死性淋巴結病。

成人斯蒂爾病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除發熱、皮疹、關節痛等一些常見臨床表現外,嚴重時,該病還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包括:

  • 心包填塞;
  • 肺動脈高壓;
  • 噬血細胞綜合徵;
  • 暴發性肝功能衰竭;
  •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 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

由於目前本病病因仍不明確,因此沒有特異、有效的預防措施。

據前所述,成人斯蒂爾病可能與感染、環境、遺傳等因素有關,因此適量鍛鍊、防止受涼、防止感染、增強免疫力,積極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有助於預防成人斯蒂爾病的產生。

此外,及早就醫、儘快治療也可改善預後,減少併發症,特別強調的是一定要規律隨診,不要迷信偏方、祕方。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