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體重兒(出生低體重兒):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低體重兒泛指出生時體重小於 2500 克的新生兒,而不論出生時的孕周大小。正常孕周通常為 40 周,無論是少於、等於還是多於正常孕周生產均可能出現低體重兒[1]
  • 據統計,該病在我國的發生率約為 5.87%~11.8%[1]
  • 引起低體重兒的主要原因有早產、低齡產婦、懷孕多胎、營養不良,產婦有心臟疾病、高血壓、吸菸、飲酒和空氣汙染等[1]
  • 低出生體重兒通常伴有各個器官和系統發育不成熟,其皮下脂肪少,保溫能力差,因此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導致適應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發生一系列併發症[1]
  • 本病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案,關鍵是根據發病的原因進行相應預防,以及針對併發症進行治療。通常包括室內保暖、精心餵養和避免感染[2]
  • 本病可以導致諸多併發症,比如吸入性肺炎、高膽紅素血癥、缺血缺氧性腦病、肺透明膜病、顱內出血等,同時,本病也可導致嬰兒及兒童死亡率升高[2]
  • 預防主要依賴於正規產檢,及時處理影響胎兒的不利因素,保證孕婦良好的營養攝入以及避免使用或接觸煙、酒、毒品和汙染物等[2]

因為低體重兒發生的原因複雜,並且某些情況下可能產生很嚴重的後果,甚至導致新生兒死亡[3],故孕婦醫院生產時若新生兒體重低於 2500 克(此時即可診斷為低體重兒),醫生護士通常當即給予格外嚴密的護理、觀察,並在必要時進行相關檢查來掌握患兒病情。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患兒出現呼吸急促、費力、面板青紫時,提示存在嚴重心臟或肺臟病變,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新生兒出現低體溫、反應遲緩、神清淡漠,或抽搐、昏迷,提示可能存在腦出血,需及時就醫或撥打 120。

建議就診科室

  • 兒科
  • 新生兒科

醫生如何診斷低體重兒?

低體重兒的診斷非常容易,只要出生體重小於 2500 克即可診斷,重要的是尋找致病原因,並給予相應治療。

常用輔助檢查包括:

  • 血液檢查:包括血常規、膽紅素、感染指標等,以瞭解是否存在新生兒黃疸、潛在的感染等。
  • 胸部 X 線檢查:若患兒出現氣緊、呼吸急促等不適,需行此項檢查瞭解肺部病變。
  • 頭部 CT:若患兒出現抽搐、昏迷、淡漠、低體溫等表現,需行此項檢查瞭解是否存在腦出血。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瘧疾等疾病?
  • 懷孕期間是否有吸菸、酗酒情況?
  • 懷孕期間營養情況如何?孕吐嚴重不嚴重?
  • 孕婦有沒有家族性先天性疾病?
  • 孕婦自己出生時是不是低體重兒?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體重過低的危害是什麼?
  • 這些危害該如何防治?
  • 孩子體重過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 孩子長大了會有什麼影響,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 以後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

低體重兒日常要注意保暖、給予充足的營養、維持乾淨衛生的環境[2]。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保暖:低體重兒出生時皮下脂肪較薄,保暖能力差,需人工為其提供溫暖的環境,防止受涼及體溫下降。
  • 營養支援:低體重兒各器官發育遲滯,普遍存在營養不足的情況,給其提供充足的營養以供身體生長所需。
  • 防止感染:低體重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容易感染。維持患兒生活環境衛生,減少細菌滋生,減少感染髮生的可能。

本病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案,關鍵是根據發病原因進行相應預防,以及針對併發症進行治療。通常包括室內保暖、精心餵養和避免感染等。

藥物治療

  • 該病未出現併發症時無需特殊藥物治療,以加強營養和照護為主。
  • 極低體重兒(出生體重小於 1500 克)需要進入監護病房,監測生命體徵;發生感染的患兒需要進行抗生素治療[5]

引起低體重兒的原因複雜,可能由於胎兒發育未成熟就分娩(即早產)引起;也可能由於存在基礎疾病,病情發展而引起胎兒體重偏低,比如營養不良、妊娠期高血壓和胎盤早剝等;還有可能是由藥物、毒物和環境汙染因素等引起[1][2][4][5]

低體重兒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早產:指孕周滿 28 周但不足 37 周即分娩的情況。早產兒的發育處於未完全階段,各個臟器均未達到成熟兒的標準,因此其出生體重偏低。
  • 營養不良:孕婦的營養狀態與胎兒的營養狀態息息相關,若孕婦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胎兒的發育勢必會受到影響。
  • 懷孕相關的疾病:例如妊娠期高血壓、胎盤早剝、胎盤功能不良等。這一類的疾病或輕或重地影響胎盤血液的供應、養分的運輸,影響胎兒在宮內的發育,也可能直接導致早產。
  • 感染:懷孕期間胎兒感染風疹、鉅細胞病毒、弓形蟲病或梅毒都可引起出生低體重。
  • 藥物、毒物:孕婦吸菸、飲酒、吸毒等不良習慣會將有毒物質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從而引起其一系列的發育問題,導致出生低體重。
  • 環境汙染:鉛中毒、大氣中的一氧化碳和顆粒物質均會增加低體重兒的風險。
  • 多胎:當孕婦懷有大於 1 個胎兒時,多個胎兒共同分享孕婦的營養和子宮內空間,自然會比單胎獨享時分到的少,體重也會相應變小。

哪些患兒容易出生低體重[4]

  • 早產:早產是造成新生兒低體重明確的危險因素,因早產兒孕周較小,故各器官發育均未成熟,體重偏小。
  • 懷孕期間母體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壓、先兆子癇、貧血、胎盤及胎膜異常等。
  • 孕婦營養不良。
  • 吸菸、飲酒、吸毒、環境汙染因素。
  • 孕婦小於 27 歲及大於 32 歲分娩,低體重兒發生率均增高。
  • 孕婦出生時為低體重兒。
  • 重大生活事件:重大生活事件對孕婦造成影響,此影響也會傳遞給胎兒,是低體重兒的危險因素。

低體重兒主要指出生時體重低於 2500 克的新生兒,可能表現為形體較小,皮脂較薄,本身無特異的症狀[1]

低體重兒常見症狀有哪些?

低體重兒的常見症狀包括:

  • 體重輕:出生時體重低於 2500 克[1]
  • 早產:即懷孕週數滿 28 周,不滿 37 周分娩者。早產兒更容易出現低體重。
  • 形體較小
  • 皮脂較薄

低體重兒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低體重兒的併發症不僅與低體重相關,還與引起該病的潛在原因密切相關。由於低體重兒的發育通常較正常體重兒遲緩,其發生臟器功能受損及死亡的比率較正常體重兒均升高。

常見併發症包括[2]

  • 各種感染性疾病:例如肺炎,低體重兒因發育遲滯,免疫系統的發育也較緩慢,因此抵抗病菌入侵的能力較弱,容易發生感染,而肺部是最常見的器官,因此低體重兒發生肺炎的可能性會升高。
  • 肺透明膜病:同樣是因為低體重兒發育遲滯,肺表面活性物質較少,肺部不能維持正常的擴張充氣狀態,發生萎陷,嚴重影響患兒呼吸,這種情況被稱為肺透明膜病。
  • 出血:低體重兒各個系統的發育均不完善,毛細血管脆弱,血液中負責血液凝固的維生素K含量也較低,因此低體重兒發生出血的概率會大大升高。
  • 新生兒低體溫:這可能由於體溫調節低體重兒皮下脂肪較少,散熱增加,或患兒處於子宮內時,對潛在的母體疾病觸發防禦反應,消耗營養物質,造成營養物質不足,產熱不足而引起。

本病重在預防,進行正規且規律的產檢有助於及早發現引起低體重兒的潛在危險因素,從而為早期干預、改變疾病發展及疾病預後提供空間。孕婦自身也需要多加註意,保證孕期營養,避免吸菸(包括二手菸)、飲酒及接觸有害物質等,保持心情愉悅。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定期規律產檢:定期產檢有助於發現早期或潛在的可引起低體重兒的疾病,有研究證明,產檢大於 8 次可以減少低體重兒的發生風險[4]
  • 保證孕期營養:很多低體重兒都存在營養不良的因素,一些甚至直接由孕婦營養不良導致,因此加強孕期營養對預防新生兒低體重有積極作用。
  • 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吸菸(包括二手菸)、飲酒、吸毒以及環境汙染是引起低體重兒的重要因素,孕婦需多注意避免接觸相關物質。
  • 保持心情愉悅:有研究證明,重大生活事件是引起低體重兒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保持平和、愉悅的心境對於避免低體重兒也有積極作用[4]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