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畸胎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骶尾部畸胎瘤是來源於尾骨的由內胚層、中胚層和外胚層 3 個胚層構成的先天性腫瘤。
- 生殖腺以外的畸胎瘤多發生於骶尾部,胎兒及嬰幼兒多見,為 1/35000 ~ 40000;成人則甚為罕見,為 1/40000 ~ 63000,多為囊性,女性多於男性,男女比例約 1∶10。
- 骶尾部畸胎瘤在組織學上分為成熟畸胎瘤、未成熟畸胎瘤和惡型畸胎瘤三類。
- 因骶尾部畸胎瘤的部位、大小、型別不同,患者的症狀往往也不相同。常為無症狀的腫物,在肛檢或影像學檢查時才被發現。
- 骶尾部畸胎瘤的病情發展緩慢,早期常無明顯異常,如患者出現骶尾部疼痛、便祕、排尿困難、尿頻、下肢神經功能障礙,且區域性面板破潰、溢膿、疼痛,還伴有皮溫升高、充血、消瘦、全身乏力等情況,需及時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
- 患者出現急性劇烈疼痛、高熱、咳嗽、呼吸困難、咯血時,可能提示出現重症感染、出現內臟轉移等併發症,家屬需將患者送至急診治療。
- 骶尾部畸胎瘤多為良性腫瘤,生物學行為較溫和。但隨著年齡增長,骶尾部畸胎瘤有感染及功能障礙風險,甚至存在惡變可能。因此,一旦確診,無論瘤體大小,都應儘早治療。
- 骶尾部畸胎瘤多為良性腫瘤,早期手術切除後,預後較好。但研究發現,仍有一定的複發率,復發後惡性率更高。因此術後應注意定期複查。
骶尾部畸胎瘤多為良性腫瘤,生物學行為較溫和。早期可能無明顯症狀,可能在查體時,被發現骶尾部存在無痛性腫物。但隨著年齡增長,骶尾部畸胎瘤有感染或惡變可能。因此,早診早治,具有重大意義。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門診就醫?
骶尾部畸胎瘤病情發展緩慢,早期常無明顯異常,如患者出現骶尾部疼痛、便祕、排尿困難、尿頻,下肢神經功能障礙,區域性面板破潰、溢膿、疼痛,有時還出現皮溫升高、充血,消瘦、全身乏力等情況時,需及時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當患者出現急性劇烈疼痛、高熱、咳嗽、呼吸困難、咯血時,可能提示出現重症感染、內臟轉移等併發症,家屬需將患者送至急診治療。
就診科室
- 腫瘤科、兒科
- 急診科(急症時)
醫生如何診斷骶尾部畸胎瘤?
醫生會通過以下檢查進行確診,並與骶尾部畸胎瘤症狀相似的疾病相鑑別,主要有腦脊膜膨出、直腸囊性重複畸形、皮樣囊腫、脂肪瘤、脂肪肉瘤以及骨腫瘤等。
- 體格檢查:腹部查體、肛診;
- 血液學:甲胎蛋白(AFP)、糖類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 超聲、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影像學檢查,有助於瞭解患者腫瘤的大小、邊界,以及與周圍組織的浸潤情況,並判斷腫瘤為囊性或實性結構;
- 病理學診斷:是骶尾部畸胎瘤確診的最終方法。但在術前活檢或畸胎瘤囊腫引流時,均不推薦。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沒有症狀?嚴重程度如何?
- 怎樣能夠緩解?已經出現多久了?
- 是否有其他器官或系統發育不良?
- 有沒有惡性腫瘤的家族史?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怎麼患上骶尾部畸胎瘤的?
- 骶尾部畸胎瘤可以根治嗎?
- 需要做哪些檢查?有沒有痛苦?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哪種方法最適合我的病情?
- 如果手術,術後注意什麼?
- 這個病有復發可能嗎?
骶尾部畸胎瘤殘胃癌 患者在生活中應注意下列幾個方面:
- 合理膳食:手術後,患者的飲食以軟、爛、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以減輕胃腸道負擔。避免過於辛辣、油膩的食物,注意飲食營養均衡、食材衛生。
- 傷口護理:骶尾部畸胎瘤手術後,存在傷口,若創面較大,易合併術後積液,同時骶尾部手術後,可能併發感染。
- 定期複查:骶尾部畸胎瘤在組織學上分為成熟畸胎瘤、未成熟畸胎瘤和惡型畸胎瘤三類。良性居多,但即使手術患者也存在復發風險,因此應注意定期複查隨診。
骶尾部畸胎瘤多為良性腫瘤,生物學行為較溫和殘胃惡性殘胃。但隨著年齡增長,骶尾部畸胎瘤有感染及功能障礙風險,甚至存在惡變的可能。因此,一旦確診,無論瘤體大小,都應儘早治療。
手術治療
手術完整切除是骶尾部畸胎瘤的主要治療方式。在手術過程中,需切除部分尾骨,因為在尾骨中,可能含有腫瘤潛能細胞,若不切除,複發率達 30% ~ 40%,惡變概率也會增加。在切除尾骨時,存在導致骶神經的損傷。手術的路徑主要有:
- 腹骶聯合切口腫瘤切除術:此法適合於腫瘤向盆腔和腹膜後生長、複發性畸胎瘤、曾有盆腔感染或合併高位瘻道、惡性畸胎瘤有腹內轉移等患者;
- 經會陰畸胎瘤切除術:此手術適用於大部分患者,尤以顯型或腫瘤較小的混合型為主。
放療、化療
惡性畸胎瘤還應加強綜合治療,若不能完整切除腫塊,則需術前給予新輔助化療,惡性腫瘤術後需結合病理檢查結果,其可以決定是否需進一步行化療或放療,同時在術後,需對患兒進行長期、嚴密的複查和隨訪。
疾病發展和轉歸
骶尾部畸胎瘤多為良性腫瘤,早期手術切除後,預後較好。但研究發現,仍有一定的複發率,復發後惡性率更高。
骶尾部畸胎瘤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869 年,由 Virchow(菲爾紹)第一次描述了骶尾部畸胎瘤。以後的研究發現,骶尾部畸胎瘤來源於胚芽細胞。胚芽細胞是一種能發育成各種組織結構的細胞,即“全能幹細胞”。尾骨是全能細胞集中的區域,因而,骶尾部畸胎瘤是由胚胎發生變異所致。
另有學者認為由無性繁殖的性腺細胞在性腺內外遷移脫落所致。畸胎瘤的遺傳學改變多樣,其中研究最深入的是 12 號染色體短臂等臂染色體畸形(il2p)。青春期後,睪丸畸胎瘤通常與 il2p 相關,並被認為具有惡性潛能,而卵巢畸胎瘤和青春期前的睪丸畸胎瘤均無 il2p 畸形,且主要為良性。2014 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首次發表對該病進行 il2p 分析,所有病例均無 il2p 畸形[3][4]。
哪些人更易骶尾部畸胎瘤?
生殖腺以外的畸胎瘤多發生於骶尾部,其中嬰幼兒多見,為 1/35000 ~ 40000;在成人則甚為罕見,為 1/40000 ~ 63000,多為囊性,女性多於男性。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發病可能與遺傳學染色體異常相關。患者可合併其他器官或系統畸形,如泌尿系畸形、先天性無肛門、心血管系統畸形等。
骶尾部畸胎瘤在組織學上分為成熟畸胎瘤、未成熟畸胎瘤和惡型畸胎瘤三類。依據 Altman 分型,骶尾部畸胎瘤可分為以下四類:Ⅰ 型為外生型,大小不一;Ⅱ 型為內外混合型,同時位於盆腔內及臀部,但以向臀部生長為主;Ⅲ 型為啞鈐狀內外混合型,主要向盆腔內生長為主;Ⅳ 型為隱匿型,只向盆腔內生長,體表未顯示有包塊。幼兒多為 Ⅰ 型或 Ⅱ 型,成人多為 Ⅳ 型[1][2]。
常見症狀有哪些?
早期骶尾部畸胎瘤的症狀
骶尾部畸胎瘤的部位、大小、型別不同,患者的症狀也各不相同。早期常為無症狀的腫物,在肛檢或影像學檢查時發現。當腫瘤增大時,可呈如下表現:
- 骶尾部疼痛;
- 便祕、排尿困難、尿頻;
- 下肢神經功能障礙;
- 破潰、溢膿、疼痛。
惡性骶尾部畸胎瘤或良性畸胎瘤發生惡變時,可有區域性皮溫升高、充血,且腫瘤生長迅速,當有遠處肝、肺轉移時,會有相應部位的轉移症狀。
惡性骶尾部畸胎瘤或良性畸胎瘤惡變後的症狀
- 消瘦、全身乏力;
- 有區域性皮溫升高、充血;
- 腫物迅速生長;
- 肝轉移:腹脹、腹痛、腹部包塊;
- 肺轉移:咳嗽、咯血、喘憋、發熱。
因本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學的染色體異常相關。兒童注意定期體檢,以便儘早發現,及時治療。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