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是一種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是一種少見的急性白血病,以骨髓中原始細胞增多而增生低下為特徵。
  • 患病情況如何?本病約佔急性白血病的 10% 左右,多見於老年人,男性發病多於女性。
  • 病因是什麼?本病的病因與白血病的病因相同,主要與病毒、放射、化學毒物、遺傳等有關。
  • 分為哪些型別?本病分為緩進型和急進型兩種型別。
  • 主要症狀是什麼?本病的主要症狀是貧血、出血和感染,表現為面板蒼白、頭暈、乏力、面板出血、鼻出血、發熱等症狀,是由於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引起的。
  • 如何治療?本病治癒主要依靠化療。化療過程中強有力的支援治療是治療的關鍵;治療難點在於患者多為老年人,各臟器功能減退化療耐受性差,治療過程併發症多,化療風險大,效果欠佳。
  • 可以造成哪些危害?確診本病後,經積極治療,大部分患者可治癒;若不治療,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出現嚴重貧血、重症感染和內臟出血,嚴重威脅患者生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感染:不明原因地反覆發熱。
  • 貧血:乏力、面色蒼白、心慌、胸悶、氣短等症狀。
  • 出血:面板、牙齦、鼻腔反覆出血。
  • 體檢時發現血常規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值減少。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急性心臟功能衰竭:嚴重貧血可導致急性心衰,患者可出現不能平躺、喘息、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等症狀。
  • 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突然嘔出大量咖啡樣或紅色血液,或排除大量柏油樣大便。
  • 大咯血:指一次咳出 100 毫升血或 24 小時內咳血超過 600 毫升。
  • 休克:如出現面板蒼白、四肢溼冷、血壓低、表情淡漠等症狀。
  • 腦出血:可表現為顱內高壓的症狀,突發劇烈嘔吐、頭痛,可伴有偏癱、偏盲。

建議就診科室

  • 血液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當醫生懷疑是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時,將結合病史、症狀和相關檢查予以明確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血、尿、便常規檢查:這些是最基本的檢查方法,抽血、尿樣和糞便樣本檢查可有助於醫生判斷患者的狀態。如有無貧血、感染,消化道、泌尿繫有無出血,從而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骨髓病理組織檢查:本檢查是診斷白血病必不可少的手段。醫生通常選取骨盆的髂後上棘或髂前上棘(分別位於後腰部和前腰部凸起的骨性部位)進行骨髓穿刺,抽取適量骨髓後送檢。此項檢查為有創檢查,操作過程中會感覺疼痛,為避免意外的發生,患者應配合醫生操作。骨髓穿刺結束後,穿刺的區域性會有輕微的疼痛。患者可臥床休息 1 天,限制肢體活動,即可恢復正常。注意保持穿刺區域性面板的清潔、乾燥,覆蓋的紗布被血或汗打溼後,要及時更換。針孔出現紅、腫、熱、痛時或伴有全身發熱時,應及時告知醫生。
  • 細胞化學染色:細胞化學染色,在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診斷中有重要意義。本項檢查採用的是血細胞進行化學染色,通過呈現不同的反應來輔助診斷白血病。
  • 免疫表型檢查:細胞表面免疫學標記對白血病分型診斷有意義。本檢查採用的標本是靜脈血,或骨髓穿刺採集的骨髓液。
  • 細胞遺傳學檢查:醫生會抽取患者的血液,進行細胞遺傳學檢查。白血病的患者中,約有 60% 患者有特異性染色體變化。本檢查可篩查染色體是否有異常,有助於疾病的診治。
  • 分子生物學檢查:醫生會抽取患者的血液,進行分子生物學檢查。急性白血病分子水平的異常與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的判斷有密切關係。本檢查將在基因水平檢測是否存在基因異常,有助於疾病的診治。
  • 影像學檢查:根據疾病的具體病情,可能還會選用胸部 X 線檢查、CT、超聲等檢查專案。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您感覺有哪些地方不舒服?
  • 多長時間了?
  • 症狀是否有加重?
  • 是否伴有其他的症狀?
  • 出現症狀後進行過什麼樣的治療?
  • 是否有到醫院就診過?做過什麼檢查?
  • 在就診醫院診斷為什麼病?做過什麼治療?效果如何?
  • 自發病來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如何?
  • 家族中是否有家族性疾病?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得的是什麼病?
  • 病情嚴重嗎?
  • 還需要做哪些檢查進行確診?
  • 確診後是否需要住院治療?醫保是否有報銷?
  • 有哪些治療方案?哪種治療方案適合我?
  • 治療效果如何?治療費用大概有多少?
  • 治療後是否會復發?
  • 如果不治療會怎麼樣?
  • 出院後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化療後或化療期間的注意事項:接受化療的患者,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便祕等胃腸道反應;還可能出現脫髮、肝腎損害、肺損傷、心臟損害等。所以,接受治療的患者需住院。當出現不舒服時,應及時向主管醫生反映。
  • 用藥注意事項:患者出院後,根據病情可能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帶藥出院時,患者應詢問主管醫生關於藥物的不良反應,以便於在家觀察。
  • 複查:出院後 1 個月需要到醫院複查,以瞭解患者康復情況和是否有併發症的發生等情況。之後根據病情恢復情況,可能需要 3~6 個月複查一次。
  • 飲食:無論患者是否進行過骨髓穿刺,本病一般無須禁食;無論住院或在家期間,飲食上無特殊禁忌。本病因老年患者居多,因此應攝入優質蛋白、新鮮蔬果類食物,以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可以食用魚肉、牛肉、雞肉、牛奶、蘋果、香蕉、橘子等。
  • 運動:
    • 若為骨髓穿刺的患者,一般需臥床休息 12~24 小時,臥床期間可主動伸縮活動四肢,以防血栓和壓瘡形成。1 天后根據病情可進行病區輕量運動,如散步、慢走等。
    • 若為非手術患者,急性期應臥床休息;非急性期可進行輕中度活動,如散步、慢走等。病情未控制時,劇烈運動可導致內臟、關節、面板的出血。
  • 其他:戒菸、戒酒。

本病與普通白血病的治療上有些不同,本病因老年患者較多見,因此在進行化療前,多先進行對症支援治療。調控好機體狀態後,選擇合適的化療藥物治療本病。

藥物治療

  • 對症支援治療:
    • 抗感染治療:對於有感染的患者,醫生會選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以控制感染,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常用的藥物有頭孢他啶、美洛西林等。
    • 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適用於白細胞減少的患者。本藥可提升白細胞水平,減少併發感染的概率。
  • 化療:常用的藥物有“米託蒽醌”、“阿糖胞苷”等,本類藥物可殺滅或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通過積極的化療,本病的臨床治癒率可達 70% 以上。

其他治療:

  • 對症支援治療:
    • 輸血治療:對於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偏低的患者,可進行紅細胞、血小板、血漿的輸注,以改善患者貧血、出血及感染的狀態。
    • 氧療:對於嚴重貧血的患者,可能會採取吸氧治療。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本病若不接受正規治療,生存期約 8 個月左右;若出現嚴重感染、重要器官出血等,患者可能在短期內死亡。
  • 本病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可以治癒,可以明顯地改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命。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遺傳原因:有白血病家族史,常可以遺傳至下一代。某些染色體有畸變、斷裂或 DNA 修復有缺陷的遺傳性疾患,常伴較高的白血病發病率,如唐氏綜合徵會併發急性髓性白血病。
  • 病毒原因:C 型 RNA 腫瘤病毒可導致自發性白血病。
  • 放射原因:電離輻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與放射劑量大小和照射部位有關。短期內較大劑量照射、全身和放射野較大的照射,可導致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誘發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化學原因:一些化學物質有致白血病作用,如苯、苯的衍生物,烷化劑、亞硝胺類、氯黴素及某些抗腫瘤細胞毒藥物等。苯可導致急性髓性白血病。

哪些人容易患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有如下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病:

  • 經常接觸化學毒物接觸的人群:從事塑料、橡膠、染料、殺蟲劑等,苯類化學物質加工生產的人群;使用抗腫瘤藥物,如氮芥、甲基苄肼等。
  • 經常接受放射線的人群:長期大量吸收各種電離輻射可引起急性髓性白血病,如長期接觸鈷-60,患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風險明顯增加。
  • 有家族性白血病的人群:家族性白血病佔白血病的患者總數的 7%。

本病起病比較隱蔽、不容易發現,進展緩慢,早期可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出現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的典型症狀,如貧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狀。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貧血:表現為面板黏膜蒼白,有頭暈、乏力、胸悶、心慌、氣短、面色蒼白等症狀。
  • 感染:機體感染時,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熱,本病常表現為中高程度發熱。依據感染的部位不同,可合併感染部位特殊症狀,如合併呼吸道感染,可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
  • 出血:以面板、牙齦、鼻腔出血為常見,嚴重時可有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統及顱內出血等。消化道出血可出現嘔血、便血,呼吸道出血可有咯血,泌尿系統出血可有小便發紅現象。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的併發症包括:

  • 貧血性心臟病
  • 敗血症
  • 感染性休克
  • 顱內出血
  • 消化道大出血

存在患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以下預防措施可能有助於預防本病的發生。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從事化學毒物生產加工的人群:日常工作應穿戴防護用具,每年進一次健康體檢,女性體檢應包括婦科檢查。
  • 從事接觸放射性源性工作的人群:日常工作應穿戴防護用具,每年進一次健康體檢,女性體檢應包括婦科檢查。
  • 存在遺傳高危因素的人群:家族中白血病家族史的患者,可以選擇進行基因檢測以排除是否有基因突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