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癲癇(Epilepsy)是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腦神經元過度放電導致反覆性、發作性和短暫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徵。

  • 全球有約有 5000 多萬癲癇患者,我國患者近千萬,每年新發 40~60 萬。癲癇任何年齡段人群均可發生,但多見於兒童和老年人。
  • 癲癇確切病因不詳,腫瘤、感染、腦卒中和大腦損傷等都可能引起癲癇。頭部損傷、卒中、顱內感染等人群更容易發生癲癇。
  • 癲癇的主要症狀是無預兆的反覆癲癇發作,如摔倒,身體抽搐或痙攣、兩眼發直,凝視前方、感覺異常和昏厥。
  • 腦電圖是最有價值的癲癇診斷檢查,通常癲癇患者的腦電圖會有異常表現,但在診斷上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 通過早期有效治療可減少患者癲癇發作次數,改善生活質量,降低摔倒風險。目前治療方法較多,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 患者若未及時治療,癲癇會持續存在,隨著時間延長疾病進一步惡化,發作更加頻繁。部分兒童癲癇發作可能會在青少年時期結束後消失,其他型別癲癇患者症狀可能在幾年後消失或持續存在。
  • 儘量避免可能導致癲癇的病因,有助於預防癲癇發作,如騎自行車或摩托車、滑雪、滑冰、騎馬時戴安全帽或繫好安全帶,做好圍產期保健等。

何時應就醫?

癲癇發作並不總是需要急救,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立即撥打 120。

  • 癲癇發作呼吸停止超過 30 秒,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同時開始人工呼吸。
  • 發作時間超過 3 分鐘
  • 24 小時內有 1 次以上的癲癇發作
  • 癲癇發作 1 小時後仍無法恢復正常,或患者出現意識和覺醒降低,不完全清醒、迷惑、頭暈、噁心、嘔吐、無法站立或行走、發熱等任一症狀。
  • 伴有腦血管意外跡象,如說話困難、理解障礙、視力受損、身體一側無法動彈等。
  • 特殊型別癲癇發作:如突發性嚴重頭痛、頭部受傷、糖尿病患者、食物中毒或吸入毒氣後癲癇發作。
  • 孕/產婦發生癲癇發作:這可能是子癇(屬於懷孕期高血壓)的徵兆,可危及孕婦和胎兒生命安全。
  • 已被確診為癲癇,短時間內再次發作或發作頻率增加、症狀更加嚴重。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急診科
  • 兒科

醫生是如何診斷癲癇的?

醫生會詳細瞭解患者病史、查體並結合輔助檢查結果綜合確診。

  • 腦電圖:這是最有價值的癲癇診斷檢查,通常癲癇患者的腦電圖會有異常表現,但在診斷上存在侷限性,有些患者癲癇發作間腦電圖表現正常。
  • 影像學檢查:醫生通過 MRI 和 CT 能夠觀察大腦結構是否異常,評估可能引起癲癇的原因和部位。
  • 實驗室檢查:可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肝腎功能異常情況等。
  • 腰椎穿刺(脊髓穿刺):通過分析脊髓液排除感染,如腦膜炎和腦炎。
  • 毒理學檢查:通常檢查血液、尿液或頭髮,用於發現患者是否服用毒品、非法藥品或其他有毒物質。

醫生可能會問患者/家屬哪些問題?

  • 第一次癲癇發作是什麼時候?
  • 癲癇發作前是否有感冒或受傷?
  • 發作前有無異常感覺?
  • 偶爾發作?還是經常發作?
  • 患者癲癇發作時有什麼表現?
  • 家人或親人是否患有癲癇?

患者/家屬可能會問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發生癲癇?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病情嚴重嗎?
  • 有哪些治療方法?能徹底治癒嗎?
  • 發生癲癇時要如何避免受傷?
  • 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日常需要注意什麼?

癲癇患者要嚴格遵循治療方案,應避免可能引起癲癇發作的因素。

  • 用藥注意事項:嚴格按照處方用藥,只有維持體內足夠的藥物濃度,抗癲癇藥物才會起效,漏服可能導致整個治療失敗。
  • 避免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睡眠、避免使用其他藥物或酒精(如必須使用某些藥物,務必先與醫生溝通)、情緒平穩和規律飲食。
  • 避免危險行為:癲癇的發作無法預知,患者應避免登高、高空作業、游泳和駕駛。

如何治療癲癇?

通過早期有效治療可減少患者癲癇發作次數,改善生活質量,降低摔倒風險。目前治療方法較多,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患者和家屬應與醫生充分溝通和交流,制定選擇最佳藥物組合、給藥方案和劑量,在控制癲癇的同時儘可能減少不良反應。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最先和最常使用的方法,通過規範且合理的抗癲癇藥物治療,70%~80% 的患者癲癇發作可被控制,也可預防 50% 的癲癇發作,但無法治癒。常用抗癲癇藥物如下。

  • 傳統抗癲癇藥:卡馬西平、氯硝西泮、乙琥胺等。
  • 新型抗癲癇藥:氯巴佔、非氨酯、加巴噴丁等。

若患者在藥物治療期間,癲癇依然持續發作,醫生可能會嘗試加用或更換其他抗癲癇藥物,必要時採用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若藥物治療無效,可採用手術治療,包括切除性手術和姑息性手術等,通過手術可減少癲癇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但並不是治療癲癇的最終手段。

癲癇的進展和轉歸

患者若未及時治療,癲癇會持續存在,隨著時間延長疾病進一步惡化,發作更加頻繁。部分兒童癲癇發作可能會在青少年時期結束後消失,其他型別癲癇患者症狀可能在幾年後消失或持續存在。

癲癇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癲癇確切病因不詳,腫瘤、感染、腦卒中和大腦損傷等都可能引起癲癇。

  • 無誘因癲癇:患者無癲癇家族史、無任何危險因素,但出現癲癇。
  • 腫瘤、感染或大腦損傷:大腦中電訊號異常爆發,影響正常腦功能,誘發癲癇發作。

哪些人容易發生癲癇?

具有以下情況的人群,更容易發生癲癇。

  • 頭部損傷
  • 疾病:卒中(中風)或影響腦部血管的疾病、顱內動脈硬化(動脈粥樣硬化)、顱內腫瘤等。
  • 顱內感染:如腦膜炎或腦炎。
  • 腦部缺氧
  • 誤用酒精和藥物或戒斷反應
  • 大腦發育異常

癲癇有哪些症狀?

癲癇的主要症狀是無預兆的反覆癲癇發作,但並非所有癲癇發作均為癲癇引發,有時受傷、疾病或其他問題也會導致癲癇發作,待情況得到解除後,癲癇發作即可解除。

  • 肌肉失去控制:摔倒,身體抽搐或痙攣。
  • 兩眼發直,凝視前方
  • 感覺異常:如患者會感覺到特殊氣味或聲音。
  • 昏厥(失去意識)

如何預防癲癇?

儘量避免可能導致癲癇的病因,有助於預防癲癇發作。

  • 注意頭部安全:騎自行車或摩托車、滑雪、滑冰、騎馬時戴安全帽或繫好安全帶。
  • 圍產期保健:做好圍產期保健,避免分娩損傷導致的新發癲癇。
  • 降溫:發熱患兒及時降溫處理,減少熱性驚厥發作。
  • 消滅環境中的寄生蟲:避免感染也是減少癲癇的有效途徑。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