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波組織胞漿菌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杜波組織胞漿菌病是由莢膜組織胞漿菌杜波變種引起的原發於面板、皮下組織及骨組織的肉芽腫性及化膿性損害,很少侵犯肺。
  • 這種病經常出現在非洲中部和有馬達加斯加島嶼居住史的人群中,亞洲僅在日本有一例報道。近些年,中國也出現了一些病例,患者普遍在 20 歲左右,男性居多,患者男女比例要大於 2∶1。
  • 此病是由於莢膜組織胞漿菌杜波變種引發的,當患者吸入帶菌的塵埃後會引起急性感染,隨後發病。
  • 根據發病範圍和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兩種型別:發病範圍侷限,病情較輕的為侷限型;發病範圍廣,病情嚴重的為播散型。
  • 侷限型患者會出現皮損、皮下肉芽腫或者是單個骨損的症狀,沒有全身症狀,可以自愈;播散型患者會出現全身擴散發病的症狀,對骨骼的傷害很大,會引起骨骼病變,嚴重的情況會致死。
  • 侷限型患者可自愈,做好定期真菌檢測即可;播散型患者要進行靜脈滴注或口服治療,治療療程非常長,需要持續用藥,這是治療的關鍵所在。
  • 該疾病最主要危害是會播散全身,對骨骼的損害很大,可引發病變,嚴重者會危及生命,必須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在治療期間要注意定期檢查肝臟功能,要定期對於真菌進行臨床及隨訪分析。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皮損、皮下組織肉芽腫:在非外傷的情況下觀察到面板出現損傷或出現腫脹的情況時要警惕,及時就醫進行檢查。
  • 骨損及病變:當患者出現骨組織損壞或骨骼病變時,如手指、腳趾關節出現疼痛,腫脹,變大等症狀,都應及時就醫。
  • 貧血:當患者在出現以上兩種症狀的同時,還出現了全身無力、經常發熱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 消瘦:不明原因的情況下,體重下降明顯。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當面板損害及骨組織損害明顯,且伴隨有貧血、發熱、乏力等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建議就診科室

  • 面板科
  • 骨科

醫生如何診斷杜波組織胞漿菌病?

當醫生懷疑是杜波組織胞漿菌病時,將通常會為患者進行視診、問診、鏡檢、真菌培養、生化反應等來確診患者是否患有杜波組織胞漿菌病。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視診:確定是否患有杜波組織胞漿菌病的基本條件。醫生通過檢視患者面板損傷程度、面板或骨頭的腫脹程度以及化膿性損害等來判斷病情的輕重。
  • 問診:確定其是否為播散型。詢問患者是否播散至全身引發病變,出現貧血、發熱、乏力等症狀。
  • 真菌檢查:確定是否患有杜波組織胞漿菌病的最主要檢查手段。通過鏡檢或活檢的方式來提取出皮損、膿液、骨損或活檢材料,可以找到很大數量的菌體,細胞內能夠看到脂肪小滴,形如皮炎芽生菌,需要進一步進行真菌培養才能夠明確鑑別出屬於哪種菌類。
  • 真菌培養:確診是否患有杜波組織胞漿菌病。將提取出的菌體在含有抗生素的沙堡瓊脂上進行培養,經過 1~2 個月的生長後長成類似於莢膜組織胞漿菌形狀,隨後再經過 37 攝氏度培養後即可看到大的酵母細胞,要比莢膜組織胞漿菌大,即可確診。
  • 病理檢查:輔助檢查是否存在組織胞漿菌病變現象。通過檢查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病變酵母細胞。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發現皮損、骨損等症狀的?
  • 平時會存在渾身乏力,發熱等狀況嗎?
  • 患病處有什麼感覺?
  • 患病的部位是否存在逐漸擴大的現象?
  • 身體其他部位特別是顱骨,手指、腳趾關節處有疼痛的症狀嗎?
  • 有貧血的症狀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得這種病?
  • 這個病會傳染嗎?
  • 這個病能治好嗎?
  • 治療這個病,我需要吃些什麼藥呢?
  • 需要多長治療時間呢?
  • 這個病會復發嗎?
  • 在工作生活中,日常飲食中,我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用藥注意事項:要注意定期做檢查和真菌隨訪分析,及時跟進治療情況,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在靜脈注射前做好藥物敏感試驗,注意注射兩性黴素 B 會產生的不良反應,如出現發熱、頭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請及時就醫。
  • 定期複查:患者在服用藥物期間,要每月去醫院進行復查,讓醫生檢查面板損傷處治療情況,檢查產生病變治療情況,保證病情得到控制,逐步好轉。當病情已無大礙,停止用藥後也要每年去醫院進行復查,檢查面板是否有復發症狀,確保疾病得到根治。
  • 運動、飲食:要進行適量的身體鍛鍊,科學合理的安排飲食,保證睡眠質量,增強自身免疫力。
  • 心態:因為杜波組織胞漿菌病會引發全身的病變,嚴重者會危及生命,得知自己患了此病後,不能忽視,必須要及時進行治療,同時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因為此病治療週期長,需要長期進行靜脈注射,患者還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很容易產生中途懈怠,拒絕治療的情緒,這個時候要時刻提醒自己,堅持下去,要相信通過正規的治療是一定可以治好的。

杜波組織胞漿菌病主要通過靜脈注射和口服藥物等方式進行治療,病程較長,將持續 1 年左右的時間。需要定期進行肝臟檢查和臨床檢查。

藥物治療

  • 靜脈注射:長期注射兩性黴素 B,總量要在 2 克以上。此藥物毒性較大,可能會產生髮熱、頭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同時會對腎臟有所損害。
  • 口服藥物:唑類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等。藥物需要大劑量、長療程使用,否則藥物不會產生效果,甚至會產生耐藥性。

手術治療

本病無手術治療方法。

其他治療方法

  • 中醫治療:中醫中藥對症狀有一些緩解作用,必須要在正規中醫院和研究院所的醫生指導下遵醫囑用藥。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杜波組織胞漿菌病的播散型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迅速擴散至全身,引發發熱、貧血、骨骼病變等問題,影響身體的正常運轉,無法正常生活,嚴重者會致人死亡。
  • 經過正規治療後,區域性型患者一般能夠消除症狀,恢復正常;播散型患者則能有效地抑制病情的繼續發展,腫脹消失,器官內只留下一點點鈣化的印記,身體恢復如常。

杜波組織胞漿菌病最根本的病因是由於莢膜組織胞漿菌杜波變種引發的,吸入帶菌的塵埃導致急性感染。

杜波組織胞漿菌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真菌感染:患者吸入莢膜組織胞漿菌,發生了杜波變種,從而引發急性感染,誘發該病。

哪些人容易患杜波組織胞漿菌病?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杜波組織胞漿菌病:

  • 生活環境:長期處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溫度高和溼度大的環境中,比如非洲和馬達加斯加地區,易吸入真菌引發感染的人群。
  • 男性青年:20 歲左右的男性人群患病比例較高。

有如下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杜波組織胞漿菌病:

  • 免疫力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身體無法抵禦真菌侵襲,容易患上此病。

該病主要分為侷限性和播散型兩種,型別不同症狀不同。侷限型症狀不明顯,表現為小範圍皮損、皮下肉芽腫或單個骨骼損害,也會有無症狀自愈的情況;播散型症狀明顯,病發後播散至全身,出現嚴重貧血、發熱、消瘦等症狀,骨骼病變最嚴重,急性患者會危及生命。

杜波組織胞漿菌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杜波組織胞漿菌病的常見症狀包括:

  • 皮損、肉芽腫:侷限型患者的最常見的症狀,這種症狀主要發生在面板、皮下組織或骨組織上,有些患者的症狀不明顯,可以自愈,面板可能會出現類似燙傷的小水泡,且有一定規律的排列,大小不一。
  • 骨骼病變:這是播散型最典型的症狀,骨骼病變一般可表現為顱骨病變,手腳指關節疼痛、腫脹,以及腹股溝或淋巴結明顯腫大等。
  • 擴散快而強:播散型發病較快,很快擴散全身,面板、淋巴結、骨骼及腹腔內器官等都會受到感染,能明顯感覺到手腳處關節增大,腹股溝(大腿根內側)也有明顯腫大。
  • 身體機能下降:播散型的另一個特點,是會帶來身體機能的下降,細菌會播散至面板和血液當中,導致患者出現發熱、全身無力、體重驟減、全血細胞減少、淋巴結腫大、肺部陰影、甚至嚴重貧血的狀況。

杜波組織胞漿菌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嚴重貧血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或防止疾病復發:

  • 生活環境:對於生活在多菌環境中的人群,特別是長期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人群應當定期做好真菌隨訪,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男性青年:20 歲左右男性人群要注意面板保護,發現皮損現象不能忽視,及早就醫檢查,必要時定期做真菌隨訪,以防吸入病菌。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免疫力低: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適當的鍛鍊,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提高自身免疫力。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