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多汗症(hyperhidrosis)是指在正常環境下出現區域性或全身面板出汗異常增多。

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多汗。根據身體多汗的範圍大小,可分為侷限型多汗和泛髮型多汗。

較為常見,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原發性多汗症往往在兒童期和進入青春期後發病。

  • 交感神經系統失調或遺傳因素(原發性多汗症)可導致汗腺過於活躍,引起多汗;精神緊張、生理因素、某些疾病、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誘發多汗(繼發性多汗症)。
  • 表現為全身或手、腳、腋下、臉部、胸部、腹股溝等區域性區域出汗異常增多,有時可引起汗臭或感染。
  • 醫生通過症狀即可診斷多汗症,但還需通過血液、尿液等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基礎疾病。
  • 多汗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可能令人感到尷尬和苦惱,影響心理和社交生活質量,引起患者抑鬱和焦慮。
  • 止汗劑、潤膚劑、抗膽鹼能藥物、抗焦慮藥、注射肉毒素、離子電滲療法等可以控制多汗症狀;外科手術切斷神經或去除汗腺(如腋臭)可以根治,但存在併發症或無效風險。
  • 日常應注意保持心態情緒穩定、飲食營養均衡、衣著乾淨寬鬆、積極樂觀生活。

多汗症無論造成心理還是生理的不適,患者都應該及時就醫,沒有必要獨自承受。醫生通過臨床症狀和各種檢測,可以確診病情,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何時應就醫?

對於“正常”出汗量,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但如果出汗太多,影響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就應尋求醫生幫助。

出現以下情況時,應前往醫院面板科就診:

  • 手出汗太多,甚至影響握筆、打字、開車、使用工具,也不願與人握手。
  • 每天要多次洗澡、換衣服。
  • 為自己身體某些部位多汗而感到尷尬、難為情,不願意參加社交活動,甚至逐漸變得自卑。
  • 出汗量突然增多。
  • 睡覺時大汗淋漓。這也可能提示其他嚴重疾病。

醫生如何診斷多汗症?

就診時,醫生會詢問症狀和病史,併為患者查體。醫生還會進行其他檢查,幫助確診多汗症,並判斷病因,如血液指標檢查。可查出是否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血糖。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是全身都出汗多,還是某些部位汗格外多?
  • 什麼情況下會加重或緩解?
  • 給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和不便了嗎?
  • 在服用哪些藥物?
  • 得過哪些病?治療情況如何?
  • 有甲亢、糖尿病嗎?治療情況如何?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出這麼多汗?
  • 一般情緒激動時容易出汗,需要治療嗎?
  • 有哪些治療方法?哪種最適合我?
  • 要做哪些檢查?吃哪些藥?醫保報銷嗎?
  • 能治好嗎?會復發嗎?
  • 遺傳嗎?
  • 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
  • 治療期間應注意什麼?

調整生活方式,保持面板清潔乾燥、勤換衣物鞋襪、選擇適宜質地的鞋襪,避免情緒劇烈波動等,有助於改善多汗的症狀。

患了多汗症,生活中應注意什麼?

適當調整生活方式可以改善症狀,恢復自信。下列建議可供參考:

  • 每天沐浴,但不要用力擦洗。沐浴後徹底擦乾身體,尤其是腋下。
  • 不要穿緊身衣物。選擇純棉、羊毛等天然纖維質地的衣服。
  • 每次洗完腳後也要徹底擦乾,可試試在腳趾縫裡塗爽身粉。
  • 保持雙腳透氣。不穿捂腳的鞋襪,儘量穿透氣的鞋。在家裡儘量光腳。
  • 鞋子每天穿完要徹底晾乾或晒乾。可以兩雙鞋子輪流穿,不要每天穿同一雙鞋子。
  • 穿有吸汗功能的運動襪,勤洗勤換襪子。
  • 保持情緒穩定,不要激動或焦慮。
  •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喝酒。
  • 睡覺前噴止汗露。
  • 工作場所可以多備一件襯衫,需要時可以換上。

多汗症主要有三種治療方式:首先是藥物治療,包括止汗劑(氯化鋁)、潤膚劑、抗膽鹼能藥物和肉毒素注射劑;其次是離子電滲療法;最後是外科手術切斷神經或去除汗腺。外科手術存在一定風險,應與醫生充分溝通。

哪些藥物可以治療多汗症?

外用藥物

氯化鋁是止汗劑的主要成分,一般用於腋下多汗。每晚睡覺前先將患處擦乾,塗搽藥液,第二天早上清洗乾淨。起效後,可逐漸減少使用次數。如果產生區域性輕微瘙癢或刺痛,減少使用次數就可以緩解。

醫生還可能處方如明礬溶液、甲醛溶液,起到止汗作用。這些藥液無刺激性。

口服抗膽鹼能藥物

神經系統通過一種名為“乙醯膽鹼”的化學物質來啟用汗腺,抗膽鹼能藥物的作用就是阻止乙醯膽鹼啟用汗腺,從而達到減少出汗的效果。此類藥物包括阿托品、顛茄、普魯苯辛等。

抗膽鹼能藥物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口乾、視力模糊、胃痙攣、便祕、排尿困難。

口服鎮靜藥

對於情緒緊張焦慮引起的多汗,醫生可能處方苯巴比妥、氯丙嗪等鎮靜類藥物。

注射肉毒素

醫生會在腋臭患者腋下、手、腳和臉部等汗多的部位注射肉毒素,起到減少汗腺活動從而減少出汗的作用。效果可維持 2~8 個月。之後還需要再次注射。

哪些手術可以治療多汗症?

藥物治療無效的重度患者,醫生會建議手術治療,在區域性麻醉下切除大汗腺,從而達到根治腋下多汗的目的。醫生還可能使用高頻電針破壞腋下大汗腺。

對於藥物無效的重度患者,醫生還可能建議實施一種名為胸腔鏡下胸交感神經鏈切斷術(ETS)的微創手術,切斷或破壞控制排汗的神經。術中,醫生會在患者手臂下做 2~3 個小切口,從其中一個切口伸入一個內窺鏡,然後從其他切口伸入手術器械,完成手術。這種方法適合治療手足多汗。

術前,醫生會解釋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和風險,如術後可能出汗更多(代償性多汗)或引起其他併發症等。

醫生會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提出個體化治療建議。

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多汗症?

離子電滲療法

這種方法更適合治療手足多汗症。醫生會讓患者把手或腳浸泡在裝滿自來水的托盤裡,讓微弱的電流通過水作用於多汗的面板部位。如果腋下需要治療,需要將浸溼的襯墊夾在腋下,讓電流通過襯墊發揮作用。

治療過程不疼,但電流會引起輕微、短暫的不適和刺激感。

每次離子電滲療法持續 20~30 分鐘,一般需要每週治療 2~4 次。症狀好轉後,一般會逐漸減少治療頻率。具體頻率取決於症狀嚴重程度。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各種手術和臨床操作並不是對人人都有效,其中有些相對而言還是新近發展起來的,並未獲得長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選擇治療方法之前,應向醫生充分了解各種方法的優勢和缺點,以及是否適合自己。

多汗症可以分為兩類:原發性多汗症和繼發性多汗症。

原發性多汗症

無明顯病因的多汗症稱為原發性多汗症。研究認為,可能是由於交感神經系統失調所致。

交感神經系統控制人體大部分無意識支配的生理功能,包括排汗過程。交感神經系統像恆溫器一樣發揮作用。如果感覺到人體過熱,它就會從大腦發出訊號傳輸給體內數以百萬計的汗腺,發出排汗指令,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因此,如果交感神經系統失調,就可能出現汗腺異常興奮,從而產生多汗的症狀。

遺傳因素可能也在其中發揮了作用。部分原發性多汗症表現為家族遺傳性,由此提示基因突變也可能是致病因素之一。基因突變可令人體細胞之間的訊號指令出現混亂,擾亂身體的正常運作。部分基因突變可由父母遺傳給子女。

繼發性多汗症

如果可以識別出明確的病因,就稱之為繼發性多汗症。

繼發性多汗症可能有眾多的誘因,包括:

  • 女性孕期、更年期。
  • 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
  • 低血糖。
  • 精神緊張焦慮。
  • 心力衰竭。
  • 肥胖。
  • 結核病和艾滋病。
  • 帕金森病。
  • 血細胞或骨髓發生病變,例如霍奇金淋巴瘤(一種白細胞癌)。
  • 某些藥物,包括部分抗抑鬱藥、普萘洛爾、毛果芸香鹼和氨甲醯甲膽鹼。
  • 酗酒或吸毒。

繼發性多汗症通常比原發性多汗症起病更為突然,並且容易影響全身。

哪些因素更易引起多汗症?

  • 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
  • 情緒激動、焦慮。
  • 代謝功能紊亂。
  • 藥物、酒精或其他化學物質干擾機體正常調節功能。
  • 某些惡性腫瘤。

多汗症可影響全身或手、腳、腋下、臉部、胸部、腹股溝等區域性區域,導致真菌感染、面板病或體臭。由於出汗太多,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也受到影響,並可能由此產生自卑和抑鬱。

多汗症有哪些表現?

多汗症可影響全身(泛髮型多汗),也可能僅影響某些區域性區域(侷限型多汗)。

侷限型多汗,好發於兒童和青春期少年,25歲後自然減輕。主要表現為以下部位多汗:

  • 手掌。雙手面板蒼白溼冷。
  • 腳掌、腳底。腳底面板甚至會被汗液浸泡發白,可出現“臭腳”,容易繼發細菌和真菌感染(腳氣)。
  • 腋下。可出現“腋臭”、毛囊炎、癤子等。
  • 會陰部。
  • 前額、面部。
  • 胸部。

泛髮型多汗,可表現為全身廣泛出汗,出汗後可能起痱子。

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多汗症一般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可能引起感染和體臭,從而造成精神壓力。某些部位出汗多,可能引起以下併發症:

  • 腳氣(足癬)。腳部汗多,增加真菌感染的風險,可能引起足癬(俗稱腳氣)和甲真菌感染(俗稱灰指甲)。
  • 癤和毛囊炎。腋下和會陰部面板比較薄,汗多會增加潮溼摩擦的機會,從而引發癤子和毛囊炎。
  • 溼疹加重。
  • 體臭。多汗一般不會引起臭汗。但如果大量出汗後發生感染,或者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會讓汗增加異味,典型的表現是腋臭和腳臭。
  • 焦慮和抑鬱。擔心多汗引起難堪、不敢參加社交活動、不敢與人靠近、頻繁洗澡和更衣,都會增加心理負擔,引起焦慮甚至抑鬱。

預防多汗症需改善飲食習慣,平衡體內代謝,補充水分。出現症狀後,應積極診治,控制原發病,疏導心理問題,及時解決各種誘因,以免造成惡性迴圈。

如何預防多汗症?

  • 健康飲食,均衡營養,改善體內代謝平衡。
  • 戒菸戒酒。
  • 通過心理諮詢或自我放鬆,控制焦慮或抑鬱情緒。
  • 發生症狀需及早就醫,防止心理和生理問題不斷加劇,形成惡性迴圈。
  • 如果檢出由基礎疾病(糖尿病、甲亢、肥胖等)導致多汗症,應積極治療基礎疾病。
  • 如果服用某些藥物會導致多汗症,應告知醫生,以便醫生調整藥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