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黴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耳黴病是由冠狀耳黴和異孢耳黴引起的一種深部真菌病。
- 以熱帶、亞熱帶為多發地區。
- 本病由接觸並感染腐爛植物組織或活組織、蚜蟲、稻田植株上飛蝨的屍體中的冠狀耳黴引發。
- 鼻腫,單側鼻塞是本病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狀,可發展到雙側、面部,面板組織紅腫發硬,推之不移,粘連下方組織。
- 首選全身抗真菌治療,若有手術指徵則可通過手術切除病灶。抗真菌治療要早期、足量、足療程,防治真菌產生耐藥性。
- 耳黴病主要危害是面部腫塊,會影響面板外觀,可能對病人身體和心理產生雙重傷害;少數存在免疫抑制的嚴重患者可發展成為播散性感染致死。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鼻塞、鼻部紅腫:初起可僅為鼻翼上的小紅點,長期不恢復正常甚至加重。
- 鼻翼堅硬:用手按壓鼻翼明顯感到堅硬,難以按動。
- 面部腫塊:腫塊波及面部其他位置面板和皮下,按之堅硬。
- 面部浮腫:以眼窩和嘴脣、雙頰浮腫為主,不堅硬,按之凹陷。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面部大面積腫塊:感染大面積波及面部面板和皮下組織。
- 只能用口呼吸、入睡困難:腫塊壓迫鼻腔,用鼻呼吸困難,難以入睡,只能用口呼吸。
- 發熱:體溫突然升高,可能提示發生了播散性感染。
建議就診科室
- 面板科
- 耳鼻喉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耳黴病?
當醫生懷疑是耳黴病時,將會進行頭顱 CT 檢查、面板組織病理檢查和真菌培養等檢查。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頭顱 CT 檢查:最方便、相對高效判斷患者鼻部、面部病變情況的檢查手段。通過檢視 CT 結果來判斷病變部位的大體病理變化。
- 面板組織病理學檢查:精細判斷患者病變部位的病理變化。取病變組織,鏡下觀察,得出病變組織的病理學結果。
- 真菌培養:準確診斷感染的病原體。取病變組織培養,觀察微生物生長情況,來判斷感染的病原體種類,進而診斷疾病。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是否去過熱帶、亞熱帶地區?
- 接觸過腐爛植物嗎?
- 有用手挖鼻孔的習慣嗎?
- 平常是否注意手部衛生?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得這種病?
- 需要手術治療嗎?
- 後期會有併發症嗎?
- 面部的皮損能夠完全恢復嗎?
- 可以治癒嗎?
- 治癒後會復發嗎?
-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
- 會傳染給他人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用藥注意事項:使用抗真菌藥一定要儘早、足療程、足量。
- 術後注意事項:保證手術部分衛生,及時更換敷料,防治感染。
- 飲食:清淡飲食,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禁菸酒;可適當服用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肉、蛋、奶、大豆等。
- 習慣:保持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不用手摳鼻孔,勤洗手。
- 心態:對於面部皮損積極配合治療,樂觀對待治療結果。
首選全身抗真菌治療,若有手術指徵則可通過手術切除病灶。抗真菌治療要早期、足量、足療程,防治真菌產生耐藥性。
藥物治療
- 碘化鉀:抗真菌,防止進一步感染。
- 類固醇:抗真菌,防止進一步感染。
- 甲氧苄啶:抗真菌,防止進一步感染。
手術治療
腫塊切除手術:通過切除面板和皮下腫塊來清除感染灶,改善面部外觀。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患者皮損面積逐漸擴大,影響外觀,甚至發生嚴重致死性播散性感染,危及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皮損有明顯改善,不進一步發展。
耳黴病最主要的病因是接觸、感染腐爛植物組織或活組織、蚜蟲、稻田植株上飛蝨的屍體中的冠狀耳黴。
耳黴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接觸冠狀耳黴:冠狀耳黴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耳黴病?
- 到過熱帶亞熱帶地區:冠狀耳黴易在該溫度下生長繁殖。
- 不注意手部衛生:接觸過腐爛植物組織後不洗手,則容易感染真菌。
- 手挖鼻屎習慣:手部接觸冠狀耳黴後直接進入鼻腔,挖鼻動作又易損傷鼻腔黏膜。
鼻腫,單側鼻塞是本病前期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狀,面板組織紅腫發硬,推之不移,粘連下方組織。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前額、全鼻部、雙頰和上脣的連續性腫塊,呈現出以面部為中心的奇特毀容外觀。免疫功能低下的個體可引發致死性播散性感染。
耳黴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耳黴病的常見症狀包括
- 鼻塞,鼻腫:鼻子不通,呼吸不順暢,首先可有單側鼻部腫大,然後可發展為雙側。
- 前額、雙頰腫塊:面部突起腫塊,紅腫發硬,推之不移,粘連下方組織。
- 面部水腫:眼窩、雙頰、嘴脣腫脹,眼皮可因腫脹而閉合。
- 角膜白斑:眼部面板和皮下水腫波及到角膜,可以看到眼球角膜上出現白色斑塊。
耳黴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嬰兒眼眶周圍蜂窩組織炎。
- 致死性播散性感染。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不去敏感地區:儘量不到熱帶亞熱帶等冠狀耳黴繁殖旺盛的地區。
- 勤洗手:保持手部衛生,在接觸腐爛植物後及時洗手,減小感染的可能。
- 不用手扣鼻孔:使用健康衛生的鼻腔清潔手段,如沖洗鼻腔、用紙巾、棉棒擦拭等。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