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線菌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放線菌病(actinomycosis),指由放線菌引起的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疾病。

  • 放線菌病無傳染性,男性發病率高,男女發病比例為 3∶1,城市人口發病率為農村人口的 1/10。放線菌病起病隱匿,症狀缺乏特異性,極易誤診或漏診。
  • 頸面型放線菌病常見的誘因,是牙齒感染和口腔頜面部創傷。易感因素包括:齲齒和拔牙,牙齦炎和牙齦創傷,恆牙萌出過程中感染,糖尿病,免疫抑制,營養不良,腫瘤或輻射致區域性組織損傷。
  • 腹型放線菌病的易感因素包括:近期腹部手術史、創傷、腫瘤形成或內臟穿孔;還有許多與使用宮內節育器有關的腹盆部放線菌病報道,可能為放線菌上行侵入腹腔所致。
  • 可分為:頸面型、腹型、胸型、腦型。
  • 多發性、融合膿腫灶,表面有硬結,伴周圍肉芽組織生成。病灶易破潰形成竇道,竇口溢膿,表面有硫磺顆粒生成(環形或球形,淡黃色,直徑多小於不大於 1 毫米)。病灶可以蔓延至鄰近組織,但很少侵入血液引起血性感染。
  • 治療主要是長期的抗生素治療或手術。

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發現慢性遷延不愈的化膿性病變,多發性膿腫、伴瘻管形成。
  • 在膿液和竇道分泌物中可見到典型的硫黃顆粒。
  • 或出現急性或慢性感染表現,如不規則發熱、胸痛、咳嗽、咳痰帶血等。

建議就診科室

  • 感染科。
  • 口腔科。
  • 婦科。

醫生如何診斷放線菌病?

  • 經鏡檢或痰(經內窺鏡採集最佳)、膿液或活檢組織樣本培養髮現放線菌。影像學檢查(如胸片,腹部或胸部 CT)可根據臨床表現酌情選擇。
  • 膿液和組織中有硫磺顆粒或結節腫物,鏡下可見波浪形纖維、膿細胞和碎屑,四周有透明折光性棒狀細絲,呈放射狀排列,可進行蘇木精-伊紅或革蘭染色。
  • 感染結節可被誤認為是組織惡性增生;肺部病變需與結核和腫瘤相鑑別;腹部病變多位於回盲部,因此診斷存在一定困難,除非有剖腹手術的指徵或竇道流膿破潰;肝組織活檢應儘量避免,防止形成新的長期膿腫灶。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發現該病變多久了?
  • 有無發現膿性分泌物?
  • 有無發現分泌物中含棕黃色結晶顆粒?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患的是面板病嗎?
  • 此病到醫院看什麼科?
  • 此病是怎麼引起的?
  • 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法?哪一種適合我的病情?
  • 是否可以治癒?會不會復發?
  • 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放線菌感染多見於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群體,因此日常生活中該類患者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有齲齒或拔牙等治療後,需警惕放線菌感染可能。

放線菌病治療措施,目前推薦大劑量青黴素作為放線菌病的首選治療方法。

對於無顯著化膿或瘻管形成的輕度感染者,通常以青黴素 V,每天 2~4 g,分 4 次口服或阿莫西林 500 mg 每日 3 次口服,連用 2~6 個月;也可選用四環素類抗生素、紅黴素和克林黴素等替代藥物治療。

對於外科手術前已確診者,初始治療藥物仍優先選擇青黴素,通常給予青黴素 G 每天 1 千萬~2 千萬單位分次靜脈應用,每 4~6 小時 1 次,持續 4~6 周,隨後給予青黴素 V 2~4 g /d 分 4 次口服,持續 6~12 個月;同時應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及臨床或病理緩解情況來指導治療。

對於更為複雜的患者,為達到根治目的,通常需手術切除頑固的纖維化病變,或對持續存在的竇道行造口術加強引流。

疾病發展和轉歸

放線菌病病情進展比較緩慢,治療越早,預後越好。頸面部感染,或逐漸加重的肺部、腹部和全身性感染,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預後一般比較理想。

致病微生物為放線菌屬,多是人體牙齦、扁桃體和牙齒正常寄生菌,屬於非孢子型厭氧菌。可引起區域性或血性感染,以及慢性化膿性肉芽腫病。常與其他細菌感染並存,如口腔厭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或腸放線共生放線桿菌等。本病起病隱匿,症狀缺乏特異性,臨床易誤診或漏診。

放線菌病有哪些病因?

  • 蛀牙是引起頸面部放線菌病主要因素;
  • 肺部放線菌病主要是由口腔吸入導致;
  • 腹腔放線菌病多是由憩室破潰、闌尾穿孔或外傷引起;
  • 區域性盆腔放線菌感染往往是宮內避孕器植入的併發症。

放線菌病的基本病變是慢性化膿性炎症,伴膿腫形成。病理特徵為多發性膿腫、瘻管形成、肉芽組織增生和纖維性變。病原菌入侵後,病變早期,組織白細胞浸潤,形成多發性小膿腫,部分互相融合;膿腫間形成交通竇道,在膿液和竇道分泌物中可以見到硫黃顆粒。病變晚期,慢性肉芽組織增生,病變鄰近組織纖維性變;膿腫周圍為急性或慢性炎性肉芽組織,部分纖維化形成瘢痕。

放線菌病有哪些常見症狀?

  • 頸面部放線菌病以膿腫、竇道瘻管形成和組織纖維化為特徵,通常表現為進展緩慢、無壓痛的硬化腫塊,進而演變成多發性膿腫、瘻管和引流竇道;急性化膿性感染少見。
  • 腹部放線菌病以病程緩慢進展、乏力、發熱、體重減輕和腹痛等症狀為特徵,查體可觸及腹部腫塊,視診可見竇道或瘻管。
  • 正常寄生在人體口腔黏膜、牙齦 、扁桃體、結腸等處的放線菌,於機體抵抗力下降,經口腔分泌物吸入侵入下呼吸道引起病變;病變可經葉間隙、胸膜侵犯胸壁、肋骨,形成竇道;也可侵入血迴圈,引起全身播散。呈急性或慢性感染表現,如不規則發熱、胸痛、咳嗽、咳痰帶血等;累及胸膜可致胸膜炎、膿胸,可形成瘻管,膿液中有硫黃顆粒,也可伴胸膜粘連和胸腔積液;波及心包可致心包炎等。
  • 分為侷限型和瀰漫型兩類。腦放線菌感染侷限型表現為厚壁膿腫及肉芽腫等,多見於大腦,亦可見於第三腦室、後顱窩等處,引起顱壓升高;腦神經受累可致頭痛、噁心、嘔吐、複視、視網膜出血等。瀰漫型表現為單純腦膜炎或腦膿腫,也可呈現硬膜外膿腫、顱骨骨髓炎等。
  • 面板放線菌病初期表現為皮下結節,軟化破潰後形成竇道,可向四周擴充套件,呈衛星狀;破潰後形成瘻管,膿液中見硫黃顆粒;亦可侵入深部組織,區域性可纖維化、瘢痕形成。
  • 放線菌全身感染病灶可隨血液蔓延至面板、椎體、顱內、肝臟、腎臟、輸尿管或盆腔,女性患者可能累及盆腔。各種臨床表現,如背痛、頭痛、腹痛等,即表現與累及部位相關。

放線菌病有哪些併發症?

  • 多發性膿腫、瘻管形成。
  • 多發性膿腫,如肺膿腫、腦膿腫等。

本病針對病因方面主要是提高免疫力,加強日常鍛鍊,避免感染髮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