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鱗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肺鱗癌又稱肺鱗狀上皮細胞癌,早期肺鱗癌症狀多為原發腫瘤引起,因肺鱗癌多為中心型肺癌,故此可能症狀出現較早。咳嗽、咳痰:咳嗽是肺鱗癌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疾病早期可為刺激性咳嗽,當病情進展出現阻塞性肺炎,可伴有咳痰。在我國,45歲以下人群肺癌發病率相對較低,45歲及以上人群呈現明顯增加趨勢。吸菸與肺鱗癌和小細胞癌尤為密切。

  • 肺鱗癌的發病原因很多,也可為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 肺鱗癌的症狀與疾病發生的部位及分期有關,因而有著不同的臨床表現。早期可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相應的呼吸道症狀或轉移相關症狀。
  • 肺鱗癌發病的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前往醫院行肺癌篩查。若患者出現咳嗽、咳痰、咯血、喘憋、氣促、胸背痛、聲音嘶啞、消瘦、乏力、發熱等表現,建議及時到腫瘤科檢查。
  • 當患者出現噁心、嘔吐,高熱、大量咯血,頭面及上肢嚴重水腫等症狀,可能提示出現危險的併發症。
  • 肺鱗癌的治療,首先提倡早診早治,爭取最佳治療機會。應當採取多學科綜合治療與個體化治療相結合的原則,即根據患者的狀態、腫瘤的病理分型及分期,採取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模式。
  • 戒菸、職業防護、注意篩查,是預防該病的關鍵。

早期肺鱗癌的症狀不典型,疾病逐漸發展,當症狀嚴重時就診,常常已屬腫瘤晚期,喪失了最佳治療機會。因此,定期前往醫院篩查,早診早治,是肺鱗癌診療的關鍵。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門診就醫?

屬於肺鱗癌發病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前往醫院行肺癌篩查。

若患者出現咳嗽、咳痰、咯血、喘憋、氣促,胸背痛、聲音嘶啞、消瘦、乏力、發熱等表現,建議及時腫瘤科檢查。

哪些情況需立即撥打 120 或急診就診?

噁心、嘔吐、高熱、大量咯血、頭面及上肢嚴重水腫等。

就診科室

  • 腫瘤科
  • 急診科(急症時)

醫生如何診斷肺鱗癌?

就診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輔助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後,做出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血液學檢查:如腫瘤標記物、血常規、肝腎功能等;
  • CT 檢查、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當臨床考慮肺鱗癌時,醫生會選用 CT 和/或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學方法,完善患者胸部、腹腔、盆腔的檢查,瞭解腫瘤是否發生淋巴結及遠處轉移;
  • 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檢查:此項並非所有患者必查專案。當臨床考慮肺鱗癌時,通過 PET-CT 檢查,有助於快速而全面地篩查腫瘤侵及的範圍,及腫瘤代謝活性;
  • 支氣管鏡檢查、CT 引導下肺穿刺活檢:用於病理學明確診斷。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平時吸菸嗎?
  • 既往從事什麼工作?
  • 是否存在呼吸系統相關疾病?
  • 有沒有惡性腫瘤的家族史?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我是怎麼患上肺鱗癌的?還能治嗎?
  • 我的疾病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有沒有痛苦?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哪種方法最適合我的病情?
  • 我是否需要調整某些生活習慣?
  • 這個病有傳染或遺傳的可能嗎?
  • 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篩查嗎?

肺鱗癌殘胃癌 患者在生活中應注意下列幾個方面:

  • 均衡營養:肺鱗癌患者在肺癌術後,進行放化療、靶向治療期間,可能出現食慾不振、噁心等表現,建議均衡應用配餐,注意膳食搭配,必要時,可輔以促進食慾及助消化藥物治療。
  • 避免感染:患者在手術恢復期間、放化療後,身體狀態較弱,免疫功能低下,易發生合併感染。建議患者適當進行身體鍛鍊,加強營養,提高免疫功能。同時避免前往人多、封閉的場所,減少交叉感染機會。
  • 注意體重和體力的變化:患者在抗腫瘤治療時,尤其是化療期間,如果出現乏力明顯加重,或體重顯著降低,應及時與醫生進行溝通。這些資訊,會幫助醫生分析病情變化,制定更適合的治療方案,以便增加支援治療藥物。
  • 保持良好心態:肺鱗癌的治療過程中,手術、放療、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等治療方法,均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與醫生緊密溝通。因此,家屬應給予患者更多地陪伴和關愛。

對於肺鱗癌的治療,首先提倡早診早治,爭取最佳治療機會。應當採取多學科綜合治療與個體化治療相結合的原則,即根據患者的狀態、腫瘤的病理分型、分期,採取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模式。從而,有計劃、合理地應用手術、放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手段,最大程度地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生存率、控制腫瘤進展,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3][4]

手術治療

解剖性肺切除術是早、中期肺鱗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也是目前臨床治癒肺鱗癌的重要方法。主要分為完全性切除和不確定性切除。應力爭完全性切除,達到完整地切除腫瘤,減少腫瘤轉移和復發,並且進行精準的病理分期。

藥物治療

肺癌的藥物治療包括化療、分子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化療分為新輔助化療、輔助化療和姑息化療,應當嚴格地掌握臨床適應證。

放射治療

肺鱗癌對放射治療相對敏感,放療包括根治性放療、姑息放療、輔助放療和預防性放療等。儘可能採用先進的放療技術,注意肺、心臟、食管和脊髓的保護,避免嚴重的放射損傷。

多學科團隊協作

肺鱗癌的診治,往往需要包括腫瘤科、呼吸科、胸外科、放療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學科醫生的綜合團隊診療策略,為患者搭建完整的治療平臺,以便於非鱗癌患者的長程管理。

疾病發展和轉歸

肺鱗癌患者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能出現全身轉移的現象,區域性病灶進展會導致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張等疾病的發生,出現咳嗽、咳痰加重,伴有咯血、喘憋,並出現全身症狀,如乏力、營養不良、消瘦、貧血等。

肺鱗癌的發病原因很多,也可為多因素共同作用結果。

肺鱗癌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吸菸: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吸菸與包括肺癌的許多癌症發生有密切相關。吸菸與肺鱗癌和小細胞癌尤為密切;
  • 環境汙染:廣義的環境汙染包括室外大環境汙染和室內小環境汙染。如廢氣、粉塵、汽車尾氣、烹飪燃燒的煙煤等氣體,均導致肺鱗癌的發病率上升;
  • 職業暴露:長期接觸鈾、鐳等放射性物質,以及接觸石棉、氡、砷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質的患者,更易罹患肺癌;
  • 肺癌家族史及既往腫瘤史:親屬被診斷為肺鱗狀細胞癌的患者,患肺癌的風險率明顯升高;
  • 年齡:在我國,45 歲以下人群患肺癌的發病率相對較低,而 45 歲及以上人群的發病率,呈現明顯增加趨勢[2]
  • 感染: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塵肺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其患肺癌的發病率高於健康人。肺支氣管慢性炎症及肺纖維瘢痕病變等患者,在癒合過程中,其鱗狀上皮化生或增生,可能發展成肺癌。

哪些人更易患肺鱗癌?

  • 吸菸者:特別是長期大量吸菸的人群,更易患肺鱗癌;
  • 特殊工種人群: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以及接觸石棉、氡、砷等高致癌物質者,更易罹患肺鱗癌;
  • 腫瘤家族史患者;
  • 大於 45 歲的人群;
  • 既往存在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塵肺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

肺鱗癌的症狀與疾病發生的部位及分期有關,因而,有著不同的臨床表現。早期可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相應的呼吸道症狀或轉移相關症狀。

肺鱗癌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早期

早期肺鱗癌的症狀多為原發腫瘤引起,因肺鱗癌多為中心型肺癌,故此,可能症狀出現較早。

  • 咳嗽、咳痰:咳嗽是肺鱗癌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疾病早期可為刺激性咳嗽,當病情進展出現阻塞性肺炎,可伴有咳痰;
  • 咯血:因肺鱗癌以中心型肺癌多見,常伴有咯血表現;
  • 胸悶、喘息:氣道阻塞或胸腔積液等原因,均可造成患者胸悶;
  • 乏力、消瘦、發熱:患者感覺周身無力、體重減低,並可伴有感染性或癌性發熱;
  • 胸背痛:當腫瘤侵及胸膜、骨骼、肌肉、神經時,可表現為胸背疼痛;
  • 聲音嘶啞:當轉移淋巴結壓迫或侵及側喉返神經,而造成聲帶麻痺所致;
  • 吞嚥困難:多見於腫瘤或轉移淋巴結壓迫、侵犯食管引起;
  • 顏面、頸部及上肢腫脹:見於上腔靜脈綜合徵患者;
  • 頑固性呃逆:腫瘤侵犯膈肌神經,導致膈神經麻痺;
  • 胸悶、心悸:癌性心包積液、胸腔積液引起;
  • Pancoast 綜合徵(肺上溝瘤):因腫瘤侵犯神經,產生肩部、肩胛骨內側、上臂甚至前臂的疼痛,往往為陣發性加重的燒灼樣痛,可伴面板感覺異常和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如病變侵及星狀神經節、交感神經節時,則可出現同側 Homer 綜合徵(頸交感神經綜合徵),即同側瞳孔縮小、眼球內陷、眼瞼下垂、顏面無汗等。

進展期

  • 顱內轉移:初期可無症狀,病情進展可出現頭痛、嘔吐、嘔吐、眩暈、複視、共濟失調、偏癱及癲癇等症狀;
  • 骨轉移:常見於肋骨、脊柱、盆骨、長骨等部位,可出現骨痛,若脊柱轉移壓迫或侵犯脊髓,可導致二便失禁、截癱等情況;
  • 肝轉移:早期可無症狀,病情進展時,可出現肝區疼痛、腹脹,並伴有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
  • 腎上腺轉移:可表現為食慾不振、腹瀉、面板色素增加、腋毛脫落、低血壓等症狀;
  • 其他肺外表現:少數肺癌患者可出現一些少見的症狀和體徵,並非腫瘤的直接作用或轉移引起,可出現於肺癌發現前或後,也可同時出現,常表現於胸部以外的臟器。但以小細胞肺癌多見,肺鱗癌相對少見[1]

可以採取如下預防措施:

  • 積極倡導戒菸,可就診專業戒菸門診;
  • 注意有毒、致癌物質的職業防護;
  • 遠離環境汙染;
  • 重視肺癌篩查體檢;
  • 肺部疾病,定期複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