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G 族鏈球等細菌通過外傷、血行散播、醫源性損傷等途徑侵及骨關節系統所致的急性或亞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受累關節為膝關節和髖關節。
  • 本病暫無準確的流行病學資料。本病病死率為 5%~10%,25%~40% 的患者出現關節損傷和功能障礙。
  • 除淋病奈瑟球菌外的細菌侵犯骨關節均可導致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主要病原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G 族鏈球等;創傷患者、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新生兒、靜脈藥物注射嗜好者為高危人群。
  • 本病無分期分型。
  • 本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低熱、寒戰、關節疼痛與腫脹、關節液滲出和關節運動障礙等,低熱與寒戰在兒童中常不表現。
  • 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患者主要治療方法為抗生素治療,部分患者需要結合外科手術干預;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並給予抗生素治療。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病情會反覆並逐漸惡化,可能會併發骨髓炎、敗血症、結締組織疾病、中耳炎和腦膜炎等併發症,最終致殘致死。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環境和個人衛生,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持治療,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低熱、寒戰、乏力、出汗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狀;
  • 局部發紅、區域性壓痛和皮溫升高等;
  • 關節疼痛、關節腫脹和關節運動障礙等關節受累表現。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寒戰、高熱、嗜睡等全身症狀重;
  • 區域性膿腫形成、破潰;
  • 外耳道流膿;
  • 突發劇烈頭痛、噁心嘔吐。

建議就診科室

  • 感染科
  • 骨科

醫生如何診斷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

醫生主要通過詢問患者病史、臨床症狀和體格檢查、關節 X 線檢查、血液及關節液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等檢查來明確診斷。

相關檢查具體介紹如下:

  • 血常規:用於初步判斷患者是感染還是非感染,輔助診斷。
  • 血沉:用於初步判斷患者是感染還是非感染,輔助診斷。
  • C 反應蛋白:用於初步判斷患者是感染還是非感染,輔助診斷。
  • 關節穿刺液培養:培養關節穿刺液,看是否有病原菌,用於明確診斷;關節穿刺液培養陽性為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診斷金標準。
  • 血培養:無菌抽取患者靜脈血進行培養,約半數患者血培養為陽性;有時關節穿刺液培養陰性,血培養卻是陽性,用於明確診斷。
  • 關節 X 線檢查:通過顯示關節病變情況,用於輔助診斷和判斷病情嚴重程度。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主要有哪些不適?
  • 這些症狀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 目前有無做過相關檢查?結果如何?
  • 區域性有無受過外傷?
  • 有無糖尿病、結締組織疾病等慢性疾病?
  • 是否為靜脈藥物注射者?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病情嚴重嗎?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
  • 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嗎?
  • 需要進行手術干預嗎?
  • 治療效果好嗎?
  • 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
  • 會不會有後遺症?併發症?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用藥注意事項:應謹遵醫囑,規律用藥,不得隨意停/換藥物;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噁心、嘔吐、乏力等不良反應,及時就醫。
  • 定期複查:應該嚴格遵醫囑定期複查,主要複查血常規、血沉、肝腎功能、關節 X 線片、關節穿刺液培養等專案。
  • 手術患者注意事項:注意敷料的清潔乾燥,保持引流通暢。
  • 飲食:日常要注意多食用優質蛋白含量豐富的食物,如:雞肉,魚肉,瘦肉等,要多食用綠色蔬菜和水果,如:青菜,柑橘等;限制動物內臟、油炸、燒烤以及油膩食物。
  • 運動:早期應該減少運動,患肢應保持功能位置適當固定;晚期應注重關節功能鍛鍊,先進行關節伸展運動,再進行慢走,循序漸進。

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患者最重要的是早期診斷並給予抗生素治療,部分患者需要結合外科手術干預。

藥物治療

大多數患者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具體藥物根據病原菌及藥敏實驗結果而不同,常用的藥物包括:

  • 多西環素:用於敏感的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桿菌所致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患者,可殺滅病原菌,療效較好。
  • 利福平:用於需氧革蘭陽性菌和需氧革蘭陰性菌所致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患者,具良好抗菌作用。
  • 第三代頭孢菌素:可用於產廣譜β內醯胺酶的革蘭陰性桿菌所致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患者。

手術治療

膿腫切開引流術:清除病灶,提高藥物治療療效,用於化膿性關節炎和創傷後感染患者。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病情會反覆並逐漸惡化,可能會併發骨髓炎、敗血症、結締組織疾病、中耳炎和腦膜炎等併發症,最終留下殘疾,甚至死亡。
  • 若早期診斷並給予合適的抗生素治療,部分患者結合外科手術干預,大多數患者生活質量恢復,預後良好,較少復發,較少致殘致死。

除淋病奈瑟球菌外的細菌侵犯骨關節均可導致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在成年患者中,革蘭陽性球菌是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中最常見的致病菌,其中又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近年來,革蘭陰性菌所致細菌性關節炎變得越來越普遍;厭氧菌性關節炎發病率逐漸增加,可能的原因是細菌培養技術的改進和對厭氧菌感染認識的增加。

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常見原因有哪些?

  • 金黃色葡萄球菌:為革蘭陽性細菌性關節炎最常見病原體,常見於靜脈藥物注射嗜好者、創傷患者和嗜酒者。
  • 革蘭陰性菌:如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等,多見於新生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受創傷者以及靜脈內用藥者。
  • 厭氧菌:如脆弱擬桿菌、產氣莢膜梭菌等,常見於關節成形術後和功能低下的患者。

哪些人容易患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

  • 新生兒:2 歲以下新生兒,機體免疫功能不健全,且 6 個月後失去了母體對流感嗜血桿菌的抗體,病原菌易直接侵入體內。
  • 老年人:機體功能及免疫功能低的老年人,病原菌易通過泌尿道或面板侵入體內。
  •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結締組織疾病以及腎移植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病原菌易侵入體內。

有如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

  • 靜脈藥物注射嗜好者:靜脈吸毒者,注射部位反覆面板黏膜損害,病原菌通過區域性受損部位侵入體內。
  • 創傷患者:野外作業者,創傷患者區域性黏膜屏障受損,外源性細菌極易通過面板黏膜屏障侵入體內。

感染最常累及膝關節和髖關節。多數患者僅單個關節受累,若多個關節被侵犯,常常提示患者伴有嚴重的慢性病或慢性關節炎。臨床主要表現為低熱、寒戰、關節疼痛與腫脹、關節液滲出和關節運動障礙等,低熱與寒戰在兒童中常常不表現。疾病後期可出現骨髓炎、敗血症、中耳炎和腦膜炎等併發症。

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的常見症狀包括:

  • 低熱,出汗,寒戰。
  • 全身乏力。
  • 關節疼痛與腫脹:常常表現為突然發生,且症狀明顯。
  • 關節運動障礙:主要表現為主動及被動運動受限,由大量關節內滲液所致。主動運動受限是指患者自主運動關節伸展和收縮困難,被動運動受限是指他人運動患者關節時出現關節伸展和收縮困難。
  • 隨著疾病的進展,可能出現關節流膿、寒戰高熱、頭痛等症狀。

非淋球菌性細菌性關節炎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革蘭陰性細菌性關節炎的老年人、靜脈內用藥者及慢性病患者,易併發骨髓炎、敗血症等。2 歲以下革蘭陰性細菌性關節炎兒童易併發中耳炎和腦膜炎。

常見併發症包括:

  • 骨髓炎
  • 敗血症
  • 中耳炎
  • 腦膜炎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野外作業者,穿好相應的工作服,減少創傷發生,若出現創傷,應該就近去醫院正規處理創口。
  • 靜脈藥物注射嗜好者,應該戒除不良嗜好。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或防止疾病復發:

  •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結締組織疾病以及腎移植者,應該注重原發病的治療,同時應該注重環境和個人衛生,如房間的乾燥通風,個人清潔衛生,腎移植免疫抑制者戴口罩等。
  • 機體功能及免疫功能低的老年人,應該多食用優質蛋白含量豐富非食物,如雞肉,魚肉,瘦肉等,多食用綠色蔬菜和水果,如青菜,柑橘等;若自身條件允許,應該適度戶外鍛鍊,如慢跑,晨練等。
  • 2 歲以下新生兒,機體免疫功能不健全,應該注重房間的乾燥通風,新生兒清潔衛生的護理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