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感染性休克即膿毒性休克,是機體對感染的反應失調而導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礙,經充分液體復甦後,患者仍存在難以糾正的持續性低血壓,使用血管活性藥才能使平均動脈壓維持在 65 毫米汞柱以上,且血乳酸水平大於 2 毫摩爾/升[1]

  • 國外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急診患者中, 7.3% 在入住 4 小時內發生嚴重感染,12% 嚴重感染患者在入住 48 小時內發展為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平均高達 42.9%,早期識別並啟動治療可降低嚴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2]
  • 感染性休克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身體狀態等一般因素,還包括基礎疾病狀態、解剖結構的破壞、相關實驗室指標和藥物因素等。
  • 感染性休克時的微迴圈變化分為 3 個時期:缺血性缺氧期、淤血性缺氧期、微迴圈衰竭期,各期存在不同的微迴圈和組織器官功能障礙。臨床上表現為休克代償期、休克失代償期和休克難治期。
  • 感染往往起源於區域性,然後累及全身,炎症介質打擊多個靶器官,往往以某個器官系統功能障礙表現為主,並同時出現多個器官系統功能變化,甚至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機體不同部位的感染會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 感染性休克的治療,首先應快速評估並穩定患者的生命體徵,儘早經驗性使用抗菌藥物,同時積極確定病原菌,並基於對患者病情的分析及器官功能障礙的評估,改善機體的炎症狀態和器官功能,防止感染性休克向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MODS)發展。
  • 該病的主要危害是多器官衰竭引起死亡。
  • 以下因素可影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預後:出現合併症、致病原因為醫院獲得性感染、病情嚴重程度高、組織器官功能不全、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放置肺動脈導管等。

感染性休克是很多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因此患者往往是因為不同的原發疾病就診,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出現感染性休克的表現。對有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損的患者,出現感染和器官功能障礙時應及時就醫。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或撥打 120:

  • 高熱、寒戰。
  • 血壓低導致暈厥。
  • 呼吸窘迫。
  • 腹痛、高熱、黃疸。
  • 少尿或無尿。
  • 意識障礙。
  • 皮下出血。
  • 化療期間發熱。
  • 面板花斑。
  • 呼吸心跳驟停。

建議就診科室

  • 急診內科
  • 重症監護室
  • 呼吸內科
  • 消化內科
  • 感染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的診斷是一個綜合評估的過程,包括基礎生命體徵的監測、感染病原學檢查以及對心血管、呼吸、消化、肝臟、腎臟等各器官系統功能的評估,此外,還需要對微迴圈功能狀態進行評估[2]

常用的輔助檢查包括:

  • 基礎監測:包括體溫、心率、呼吸、血壓、神志、面板、尿量、休克指數(判斷休克的輕重程度)等。
  • 感染病原學檢查:包括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抗鏈球菌透明質酸酶、中性粒細胞數值等。
  • 病原菌培養:在不明顯延誤抗菌治療的前提下進行病原菌培養,常規檢測包括血培養和藥敏試驗,其他培養主要有痰、便、尿、傷口、導管、置入假體、腦脊液或胸腔積液等。如果患者有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需要與侵襲性念珠菌感染相鑑別時,建議使用(1-3)-β-D-葡聚糖、甘露聚糖和抗甘露聚糖抗體檢測。
  • 基礎和內環境評估:包括全血細胞分析、紅細胞壓積、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出血凝血系列、酸鹼平衡、電解質等。
  • 心血管系統評估:血壓、心率、心律、平均動脈壓(MAP),必要時做有創血壓監測心肌酶譜、心電圖、腦鈉肽和腦鈉肽前體、迴圈動力學檢測,及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如床旁超聲、肺動脈導管等。
  • 呼吸系統評估:
    • ①呼吸頻率、幅度、節律;
    • ②血氣分析:氧分壓(PaO₂)、二氧化碳分壓(PaCO₂)、動脈血 pH。
  • 肝臟評估:血清總膽紅素、血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血白蛋白。
  • 腎臟評估:
    • ①常規檢測:尿量、腎小球濾過率、血肌酐、尿素氮;
    • ②尿液分析尿比重、滲透壓等。
  • 內分泌系統評估:包括血糖、血脂、腎上腺髓質素。
  • 神經系統評估:
    • ①腦電圖和誘發電位;
    • ②CT 掃描和磁共振成像(MRI):有助於確診和疾病嚴重程度分級;
    • ③腰椎穿刺:有助於排除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
  • 免疫系統評估:
    • ①細胞免疫:T 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l9+),自然殺傷細胞;
    • ②體液免疫:IgG、IgA、IgM等。
  • 影像學評估:包括胸腹 X 線片、超聲、胸腹 CT、MRI 等。有助於確定感染病灶,做組織器官的功能評估。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發熱多長時間?除了發熱,身體還有什麼其他不適?
  • 有沒有少尿或無尿情況?
  • 有哪些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
  • 有沒有服藥或接受別的治療?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感染性休克的病因是什麼?
  • 該病有哪些危害?會致命嗎?
  • 該病能夠治癒嗎?效果如何?
  • 該病都有哪些治療方法?

感染性休克患者通常在急診搶救室或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因此此類患者的護理與危重患者的注意事項相似,包括氣道、面板、營養、管路、口腔、翻身護理等方面。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注意患者身體管路的連線,避免脫管。
  • 保持床鋪的清潔,避免交叉感染。
  • 為患者翻身時動作應輕柔,注意面板損傷情況。
  • 監測血糖,將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
  • 口腔護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潔衛生。

首先應快速評估並穩定患者的生命體徵,並基於對患者病情的分析以及器官功能障礙的評估,儘早經驗性使用抗菌藥物。感染性休克的治療包括初始治療、抗微生物治療、組織器官功能支援等。治療過程中應注重個體化因素,而不能固守於程式化的標準治療。

  • 早期抗微生物治療:在控制感染源的基礎上,推薦在感染性休克確診後儘早開始(1小時內)使用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推薦初始經驗性抗感染治療,應包括可以覆蓋所有可能的致病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的一種或多種藥物。
  • 迴圈功能支援: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均有血容量不足,根據血細胞比容、中心靜脈壓和血流動力學監測,選用補液的種類,掌握輸液的速度。推薦晶體液為主,有利於防止膠體從血管滲漏導致肺水腫和心力衰竭的發生。低蛋白血癥患者推薦白蛋白。經過充分液體復甦,血壓仍不達標,為了使平均動脈壓≥65 毫米汞柱需要加用血管升壓藥物,首選去甲腎上腺素;只有當患者心律失常發生風險較低、且低心輸出量時,才考慮使用多巴胺。還可以根據心功能情況,使用多巴酚丁胺和左西孟旦。
  • 呼吸功能支援:感染性休克患者可首先給予鼻導管給氧或面罩給氧、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血氣分析每小時 1 次。如氧飽和度不穩定時,或存在難以糾正的酸鹼平衡紊亂,立即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維持生命體徵,保證全身各組織器官氧的供給。
  • 消化系統功能支援:預防應激性潰瘍。有出血危險因素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推薦使用 H2 受體阻滯劑或質子泵抑制劑預防出血。
  • 內分泌功能調節:推薦應該在有營養支援情況下控制血糖,以防止低血糖發生。
  • 血液系統功能支援:根據患者情況補充紅細胞及血小板,推薦嚴重感染患者用藥物預防靜脈血栓栓塞,推薦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 營養支援:經胃腸道補充大量液體,以及早期腸道營養支援,需要在維持血流動力學(如血流量、血流速度等)穩定、腸道功能較好或恢復的狀態下,適量給予,循序漸進。
  • 免疫調節及炎性控制治療:充分的液體復甦和血管活性藥未達目標時,在排除存在持續免疫抑制的情況下,醫生通常會給予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

疾病發展和轉歸

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及時治療後部分患者可挽救生命。

感染性休克病因主要是感染,常見的感染部位包括機體的各個系統組織,感染常見的病原體有細菌、病毒、真菌、非典型病原體、寄生蟲等,其危險因素包括年齡、身體狀態等一般因素,還包括基礎疾病狀態、解剖結構的破壞、相關實驗室指標和藥物因素等。

感染性休克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 呼吸道感染
  • 消化道感染
  • 面板軟組織感染
  • 泌尿道感染
  • 膽道感染
  • 血流感染
  • 腹腔感染
  •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感染性休克?(危險因素)

  • 高齡
  • 營養不良
  • 近期有侵入性手術
  • 血液透析
  • 膽道系統異常
  • 氣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機
  • 長期使用抗生素
  • 長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
  • 放、化療
  • 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
  • 長期酗酒
  • 器官移植
  • 惡性腫瘤
  • 中性粒細胞缺乏
  • 糖尿病

感染往往起源於區域性,然後累及全身,炎症介質打擊多個靶器官,往往以某個器官系統功能障礙表現為主,並同時出現多個器官系統功能變化,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機體不同部位的感染會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2]

感染性休克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煩躁不安。
  • 嗜睡。
  • 呼吸困難。
  • 血壓下降。
  • 少尿或無尿。
  • 面板花斑。
  • 皮下瘀斑。
  • 呼吸道感染可有咳嗽、咳痰、咯血。
  • 泌尿道感染可有尿頻、尿急、尿痛。
  • 膽道感染可有腹痛、高熱、黃疸。
  • 神經系統感染可有頭痛、頭暈、意識障礙。
  • 消化道感染可有噁心、嘔吐、腹瀉。
  • 血流感染可有畏寒、寒戰、高熱。

感染性休克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感染性休克的進展過程,可能出現的危害和結局是多臟器功能衰竭。

常見併發症包括:

  • 呼吸衰竭
  • 腎衰竭
  • 心功能抑制
  • 肝功能衰竭
  • 胃腸功能障礙
  • 凝血功能障礙
  • 腦功能障礙

該疾病目前無有效預防措施。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