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來源於間葉組織的低度惡性腫瘤,其惡性程度介於良性血管瘤和惡性血管肉瘤之間。腫瘤生長緩慢,預後不一。
  • 原發於肝臟的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少見,發病率低於百萬分之一,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男女比例為 1∶3,發病年齡平均 40 歲。
  • 該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肝臟損傷、病毒性肝炎、飲酒、HBV 感染、口服避孕藥、妊娠,以及接觸氯乙烯、石棉、二氧化釷等因素有關。
  • 該病可分為單髮型、多髮型和融合型。
  • 大部分患者無症狀,部分患者可表現為右上腹疼痛、食慾不振、厭食、噁心嘔吐、體重下降、鞏膜黃染、疲勞等。
  • 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化療、放療。侷限於單葉的腫瘤,可採用根治性切除;肝臟多發腫瘤或伴有肝外轉移時,可行肝移植術,術後輔以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也可採用肝動脈導管化療栓塞術。
  • 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是低度惡性腫瘤,生長緩慢,發病後可能未經治療也能長期存活,也可能發生肝外轉移。
  • 本病預後介於良、惡性腫瘤之間,若發生肝外轉移,則預後不良。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腰背部疼痛
  • 右上腹不適
  • 肝腫大
  • 乏力
  • 噁心
  • 消瘦
  • 黃疸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低血壓
  • 休克

建議就診科室

  • 腫瘤科
  • 肝膽外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

當醫生懷疑是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時,將通常進行腹部 X 線檢查、B 超、CT、MRI、活組織病理檢查等進行診斷,在有病理檢查結果後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腹部 X 線檢查:患者需站立進行此項檢查,此項檢查可顯示肝臟佈滿鈣化區,觀察肝臟受累情況。
  • B 超:患者需要平躺在檢查床上,充分暴露腹部,醫生會將一個探頭放在腹部來回移動。通過此項檢查,可觀察肝臟的大小、形態、質地、邊緣。
  • CT:通過此項檢查,可觀察腫瘤的密度、形態和遠處轉移情況,增強 CT 可觀察腫瘤的血供情況。
  • MRI:通過此項檢查,可瞭解腫瘤訊號的高低、侵犯的範圍和深度。
  • 活組織病理檢查:是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診斷的金標準,通過此項檢查,可最終確診疾病。
  • 血液檢查:此項檢查可反映患者的肝功能。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一般在正常範圍,轉氨酶、鹼性磷酸酶、膽紅素水平上升。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出現症狀多久了?
  • 具體有哪些症狀?
  • 最近症狀有什麼變化?減輕了還是加重了?
  • 曾接受何種治療?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病情嚴重嗎?
  • 需要治療嗎?
  • 如何治療?
  • 治療效果如何?
  • 會復發嗎?
  • 有後遺症和併發症嗎?
  • 治療費用如何?
  • 醫療保險報銷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術後注意觀察腹部體徵的變化,切口敷料有無滲出,引流管是否通暢等。
  • 化療注意事項:接受化療的患者,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可能會出現骨髓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腹瀉)等異常,化療前後均使用 5-羥色胺拮抗劑止吐藥,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加速藥物從體內排出。
  • 放療注意事項:接受放療的患者,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可能有肝功能損害,可能出現肝臟突然腫大、大量腹水、黃疸等,患者可服用保肝藥物、利尿、激素治療來緩解症狀。
  • 飲食:患者要保持飲食清淡。
  • 其他: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戒菸、限酒等。

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屬低到中度惡性腫瘤,生長緩慢,治療存在一定爭議。侷限於單葉的腫瘤,根治性切除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對肝臟多發腫瘤或伴有肝外轉移時,可行肝移植術,術後輔以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

藥物治療

  • 化療:可應用化療藥物輔助治療腫瘤,常用的化療藥物包括環磷醯胺、表柔比星等。

手術治療

  • 手術切除:適用於侷限於單葉的腫瘤,根治性切除可獲得較好的效果。
  • 肝移植術:多中心起源的肝內多發病灶患者可選擇肝移植術,術後可輔以化療、放療。

其他治療方法

  • 放療:可通過放射線照射損傷腫瘤細胞,起到輔助治療效果。
  • 肝動脈導管化療栓塞術:肝內多發病灶或伴有肝外轉移時可選擇該治療方法,使用抗癌藥物(如環磷醯胺、表柔比星)或藥物聯合微粒、微球進行栓塞可起到化療性栓塞的作用。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本病是低度惡性腫瘤,生長緩慢,預後難以預料。發病後一部分患者未經治療也能長期存活;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若不接受正規治療,會發生肝外轉移,肝外轉移病例預後不良。
  • 若接受正規治療,原位肝移植後 5 年生存率約為 64%,藥物治療效果差,生活質量大大降低,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

該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病毒性肝炎、飲酒、口服避孕藥等因素有關。

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 肝臟損傷:如酗酒、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導致的病毒性肝炎等;
  • 口服避孕藥、妊娠;
  • 接觸氯乙烯、石棉、二氧化釷。

哪些人容易患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

  • 女性: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男女比例為 1∶3;
  • 妊娠:妊娠會使患該病風險增加;
  • 酗酒、HBV 感染人群:這部分人群可能存在肝臟損傷,更易罹患該病;
  • 接觸氯乙烯、石棉、二氧化釷等的人群:這些物質可能會損傷肝功能,患該病風險更高。

本病疾病表現多樣,大部分患者無症狀;部分患者可表現為右上腹疼痛、食慾不振、易疲勞、低燒、厭食、噁心嘔吐、體重下降、鞏膜黃染等;個別患者因血液高凝狀態引起腦血管栓塞;偶見腫瘤自發性破裂導致腹腔內大出血。

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的常見症狀包括:

  • 右上腹不適、肝腫大、乏力、噁心、消瘦:部分患者可出現上述症狀。
  • 黃疸、全身衰竭、布加綜合徵(Budd- chiari 綜合徵):少數會出現。黃疸表現為鞏膜、黏膜、面板等被染成黃色;Budd- chiari 綜合徵表現為發熱、右上腹痛、腹腔積液、黃疸、肝大、肝區有觸痛、少尿等。
  • 腦血管栓塞:個別患者因血液高凝狀態引起腦血管栓塞,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肢體偏癱、肢體無力等。
  • 腹腔內大出血:偶見腫瘤自發性破裂導致腹腔內大出血,可表現為腹痛、低血壓和休克。

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進的常見併發症包括:

  • Budd- chiari 綜合徵;
  • 腦血管栓塞;
  • 腹腔內大出血;
  • 激素水平異常:胎盤生長因子和 17-β雌二醇受體水平可顯著上升;
  • 高鈣血癥: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可引起甲狀旁腺激素相關蛋白質水平升高,導致高鈣血癥。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暫無切實有效的預防方法。

  • 戒酒、限酒;
  • 減少口服避孕藥的使用;
  • 儘量遠離可以接觸到氯乙烯、石棉、二氧化釷等有害物質的環境,或做好防護。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