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狹窄: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肛門狹窄是一種肛門和肛管直徑變小的病症,主要是由於肛管的生理功能喪失和柔軟的組織被面板上的瘢痕組織取代所致[1]

  • 該病常見於 20~40 歲的青壯年,痔瘡術後肛門狹窄是肛門狹窄的最常見原因,術後發生率為 1.5%~ 4.0%[3],佔肛門狹窄病例的 90.0%[4]
  • 肛門狹窄可分為先天性肛門狹窄和繼發性肛門狹窄。其中前者是肛門和直腸先天性發育不良導致肛門直腸畸形,造成肛管直腸內徑窄小;而後者多因創傷(包括意外創傷和手術損傷)、炎症、腫瘤、濫用瀉藥等所致[2]
  • 肛管狹窄可分為輕度狹窄(能輕鬆插入潤滑食指)、中度狹窄(強力下才能插入潤滑過的食指)和重度狹窄(插入潤滑過的小指時也受阻)[5]
  • 主要症狀包括排便困難、疼痛、出血,大便呈細條狀。還可表現為肛門瘙癢、大便失禁,導致肛門處皮炎、感染髮生。
  • 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不同術式各有優缺點,要綜合權衡利弊後慎重選擇手術方式[1]
  • 由於肛門狹窄多為手術操作不當所致,所以預防較治療更有意義[6]。預防措施包括術中注意保護肛管黏膜、術後早期酌情使用瀉藥確保排便通暢、術後定期擴肛等[7]

年齡在 20~40 歲的青壯年,當出現排便困難、出血、疼痛、大便呈細條狀時,要考慮到肛門狹窄的可能。尤其是既往有肛門肛管外傷史、手術史或慢性炎症者,應及時就醫診治。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排便困難。
  • 排便疼痛、出血。
  • 大便呈細條狀。
  • 持續腹脹不緩解。
  • 大便失禁,表現為漏糞。

建議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
  • 肛腸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肛門狹窄?

醫生通過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即可確診,視診(直接觀察)肛管和肛周面板,以及直腸指檢(一種將手指插入肛門的檢查手法)通常足以確定肛門狹窄的存在[1]。而肛管直腸測壓檢查能夠更為客觀、細緻地顯示患者目前的病情。

具體介紹相關輔助檢查:

  • 直腸指檢:操作簡單,不需要藉助特殊儀器,結合患者以往病史(比如曾行痔瘡手術)、視診結果足以確診。注意:有時患者過於緊張或肛門疼痛劇烈而無法進行直腸指檢,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在麻醉下操作。
  • 肛管直腸測壓:也稱直腸肛門壓力測定,是將壓力測定裝置置入患者直腸內,令肛門收縮與放鬆,檢查內外括約肌、盆底、直腸功能與協調情況,有助於醫生全面瞭解患者病情[1]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目前有沒有排便困難、疼痛、出血的症狀?
  • 有沒有感覺肛門周圍瘙癢?
  • 有沒有發現大便變得比以前細長?
  • 出現這些症狀有多久了?
  • 發現問題後怎麼處理的?有沒有治療,怎麼治療的?效果感覺怎麼樣?
  • 以前做過痔瘡切除手術嗎?
  • 近年來有沒有長期服用瀉藥來治療便祕的情況?
  • 以前都診斷出了什麼病?目前這些病治療情況如何?還在使用的藥物有哪些?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 確定診斷是肛門狹窄嗎?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 目前病情嚴重不嚴重?
  • 哪種治療方法最適合我?
  • 治癒率高不高?治癒後還有可能復發嗎?
  • 如何避免術後復發?
  • 要防治這個病,平常注意事項有哪些?

肛門狹窄患者應克服恐懼、諱疾忌醫等心理,積極配合擴肛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區域性清潔乾燥、保持大便成形且質地不宜太硬(儘量避免便祕),建議多飲水、多補充膳食纖維[8][9]。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克服不良心理:對於肛門處的疾病有些患者羞於啟齒、諱疾忌醫,也有患者對肛門指檢、擴肛存在恐懼心理,應正確面對,努力克服。
  • 保持區域性清潔乾燥:肛門狹窄常見排便出血、肛門處分泌物增加,注意勤清洗,保持清潔乾燥,以免發生皮炎、感染[1]
  • 保持大便成形:成形的大便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擴肛作用[7],注意合理飲食,避免濫用瀉藥等導致稀便、水樣便(像水一樣的大便,是腹瀉的一種表現)[2]
  • 多喝水、多補充膳食纖維:大便要成形,同時不宜過於幹、硬,多喝水和補充膳食纖維有助於預防、改善便祕[1]

肛門狹窄的治療目的是消除攣縮瘢痕、恢復肛管伸展的柔韌性和容量。部分輕症者可採用保守治療方法,但總體以外科手術為主,整體預後良好。注意:不同術式各有優缺點,要綜合權衡利弊後慎重選擇手術方式[1]

保守治療

對於輕度狹窄,尤其是低位肛管狹窄(狹窄部位較低者),可採用保守治療方案。具體包括[8][9]

  • 膳食纖維補充劑:以粗纖維為主,主要作用是促進排便。
  • 大便軟化劑:顧名思義,是軟化大便,起到利於大便從肛門排出的作用。
  • 逐漸擴肛:即肛管擴張,是指在區域性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用手指或器械擴張肛門的一種方法。該方法的操作標準不好規範,有操作不當而損傷肛門括約肌造成肛門失禁的風險[10]

手術治療

  • 狹窄切開術和狹窄成形術:適用於輕度至中度範圍較小的肛門直腸狹窄。單純的狹窄切開、鬆解瘢痕可暫時緩解症狀,但瘢痕組織通常會復發[1]
  • 皮瓣移植:即切除或切開纖維性瘢痕,創造一個健康組織邊緣,轉移健康的直腸黏膜或肛周面板(新肛門)覆蓋缺損。包括推進皮瓣(滑動皮瓣)、島狀皮瓣(鄰近組織轉移皮瓣)、旋轉皮瓣等[1]
  • 括約肌切開術:由於瘢痕組織範圍廣且深,甚至可涉及到肛門內括約肌,此時可選擇內括約肌切開術,同時施行皮瓣移植術[1]
  • 其他手術方式:其他還有一些外科手術治療方法,本質上與上述三種相同,只不過名稱、操作方式略有不同或是幾種方式的組合。比如掛線療法,是中醫外科的一種傳統療法,本質是一種以線代刀的慢性切開術;還有切開掛線療法,即同時應用狹窄切開術與掛線療法[6]

疾病發展和轉歸

若不及時治療,肛門狹窄的程度會越來越重,排便越來越困難,並形成惡性迴圈;及時採取治療,特別是直接有效的手術治療通常預後良好,但也有發生狹窄復發、移植皮瓣壞死、治療失敗、尿道感染、大便失禁等併發症的風險[1]

肛門狹窄可以是肛門和直腸先天性發育不良導致肛門直腸畸形,造成先天性肛管直腸內徑窄小;也可以是意外創傷或醫源性創傷(手術損傷)、炎症、腫瘤、濫用瀉藥等後天因素所致[2]

肛門狹窄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先天性肛門畸形:胚胎髮育過程中出現異常,可導致肛門狹窄甚至肛門閉鎖(沒有肛門)。
  • 肛門、肛管炎症:炎症或傷口促使肛門緊緊收縮,容易出現粘連、瘢痕,造成狹窄。
  • 肛門肛管的區域性損傷:因肛門部受到外傷、燒傷、燙傷、藥物腐蝕、分娩時會陰裂傷、肛門部手術形成瘢痕等,從而造成肛門狹窄。
  • 肛門腫瘤等因素:因佔位效應導致肛門狹窄,通俗點講就是腫瘤直接把路堵住了。
  • 濫用瀉藥:濫用瀉藥導致大便長期呈軟便形態,而軟便經常刺激肛門會產生慢性炎症,如前所述,炎症會導致肛門狹窄。這也是很多老人濫用瀉藥後產生依賴性的一個原因。

哪些人容易患肛門狹窄?

除了有前述病因的人群,存在以下疾病的人群也容易患肛門狹窄[1]

  • 敗血症。
  • 腸繫膜下動脈或上直腸動脈阻塞引起的缺血。
  • 艾滋病。
  •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 淋病。
  • 阿米巴病。
  • 其他肛門直腸先天性疾病。

肛門狹窄常見症狀有排便困難、疼痛、出血,大便呈細條狀,以及肛門瘙癢、大便失禁等表現,可導致肛門處皮炎、感染髮生[1]

肛門狹窄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排便困難:由於肛門狹窄且缺乏彈性,大便排出困難,通常呈細條狀。
  • 出血:用力排便雖能使大便強行通過肛門,但會導致肛管面板裂口、出血。
  • 疼痛:大便擠壓狹窄的肛門、導致肛管面板裂口進而引發疼痛感。
  • 肛門瘙癢:由於區域性出現裂口,導致分泌物增加,會引起肛門瘙癢或者皮炎。
  • 大便失禁:因肛門失去良好彈性,收縮功能減退,導致漏糞。注意:這裡大便失禁只是漏出少量糞便,大部分成形的大便仍然排出困難,故表現為大便失禁與便祕同時存在。
  • 腹脹:大便排出不暢,堵塞腸道,可導致腹脹。

肛門狹窄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若不及時治療,上述症狀反覆出現,會導致肛門狹窄程度越來越重,排便越來越困難,由此形成惡性迴圈。常見併發症包括:

  • 皮炎:受肛門處分泌物刺激,以及因瘙癢後抓撓致面板破損的情況下,區域性容易產生皮炎。
  • 感染:肛門附近有許多腸道細菌,可進入肛管面板裂口或自出血處進入機體血液迴圈,引發區域性或全身的嚴重感染。

由於肛門狹窄多為手術操作不當所致,所以預防較治療更有意義[6]。預防措施包括術中注意保護肛管黏膜、術後早期酌情使用瀉藥確保排便通暢、術後定期擴肛等[7]。具體預防方法如下[7]

  • 術後早期預防:術後早期預防指的是術後 0~10 天,要注意清潔創面、服用消炎止痛藥物、酌情使用緩瀉劑(作用溫和的瀉藥),確保排便通暢。
  • 術後中期預防:指的是術後 11~20 天,主要方式是擴肛。起先可採用指法擴肛,隔日 1 次,連續兩週,然後如有必要再行器械擴肛,3 天 1 次,直至痊癒。注意期間保持成形大便(避免稀便、水樣便)。
  • 術後晚期預防:指的是術後 21 天至痊癒,核心還是擴肛。建議術後 28~30 天覆查指診,發現吻合口有狹窄趨勢的,立即予以指擴或肛門鏡擴張,每 2~3 天覆擴張 1 次,通常 2~3 次即可見效。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