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囊腫: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宮頸囊腫(Cervical cyst)又稱納氏囊腫,也叫瀦留性囊腫,是由宮頸附近的表層上皮增生,覆蓋宮頸腺管開口,或伸入腺管堵塞腺管開口而形成。可發生於宮頸外部和宮頸管內的任意位置。多為良性。

  • 本病的發病機制是:宮頸腺體分泌的黏液持續存在,如果腺體腔表面開口閉塞,就會導致腺腔內黏液排出受阻,進而形成囊腫,一般由炎症引起。
  • 通常沒有症狀。
  • 治療沒有統一規定,病灶往往可以自然吸收,也可能長期存在。
  • 當囊腫增大,可導致表面血管自發破裂出血,或阻礙經血的流出,以及在胚胎移植過程中,使導管進入困難時,需要手術。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性生活衛生,有助於防止宮頸囊腫的發生。

宮頸囊腫無明顯症狀,因此,患者往往是因為其他問題就醫後,在婦科相關查體及輔助檢查中才發現。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當囊腫增大,導致表面血管自發破裂造成出血,或當囊腫阻礙經血的流出,或在胚胎移植時導管進入困難,需儘快至婦科門診就診。

建議就診科室

普通婦科

醫生如何診斷宮頸囊腫?

  • 婦科查體:開啟窺器,肉眼可見宮頸表面凸出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囊泡,即可診斷。
  • 可能需要做的輔助檢查:
    • 白帶檢查:檢查陰道清潔度,檢查有無細菌、黴菌及滴蟲感染。
    • 宮頸細胞學檢查(TCT)和人乳頭瘤病毒(HPV)分型檢測:排除 HPV 感染及宮頸癌前病變。
    • 經陰道超聲:超聲容易發現宮頸囊腫。
    • 宮頸內鏡檢查:如果宮頸陰道部發生病變,宮頸內鏡本身可以提供高度有意義的結果,作為診斷依據,甚至可不用組織學確認。
    • 陰道鏡:宮頸表面的宮頸囊腫在陰道鏡下很容易識別。囊腫裡面含有黏液,使得它們看上去是乳黃色的,其表面覆蓋有規則的分叉狀,且向周圍逐漸變細的毛細血管網。但是,宮頸管內的宮頸囊腫通過陰道鏡檢查是發現不了的。
    • 宮腔鏡診斷:無論是宮頸陰道部還是宮頸管內的宮頸囊腫,宮腔鏡檢查都很容易鑑別。
    • 組織活檢:對於高危型 HPV 感染及液基薄層細胞檢測(TCT)異常的患者,需要通過病理活檢排除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宮頸癌等疾病。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無性生活史,個人衛生情況?
  • 末次月經日期,月經間隔時間,月經量及月經持續時間?
  • 有無冶遊史,近期同房情況?
  • 既往有無生殖道炎症病史?
  • 既往手術史?
  • 近期是否規律作息,營養充分?
  • 有無用藥,有無過敏?

患者可以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是怎麼長出宮頸囊腫的?能治好嗎?
  • 需要做哪些檢查?要吃哪些藥?醫保能報銷嗎?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哪種方法最適合我的病情?
  • 是否需要調整某些習慣?
  • 這個病有傳染的可能嗎?愛人需要接受篩查嗎?
  • 會不會影響生育?
  • 需要治療多長時間?能治癒嗎?會復發嗎?有併發症和後遺症嗎?治療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自我護理,講究個人衛生,減少感染的機會。

  • 便後應從前往後擦拭外陰,每日清潔外陰,清潔外陰時做到專盆專用。
  • 避免同房過頻,避免月經期進行性生活,性生活前後注意外陰衛生。性伴侶也一樣要注意外生殖器的衛生,性交前後清洗外生殖器。內衣勤洗換,可用消毒液或在太陽底下暴晒內褲殺菌。
  • 有症狀時及時就醫,不要自行選用抗生素治療,若治療不及時或用藥不當,會加重炎症。

宮頸囊腫的治療沒有統一規定,事實上,這些病灶往往可以自然吸收,或無症狀長期存在。

一般治療

患者需定期行液基薄層細胞檢測(TCT)篩查以及 HPV 分型檢測,經濟條件允許的,可以接種 HPV 疫苗。

可刺破,並塗以碘伏。若存在炎症,可以根據病原體進行抗感染治療。此外,物理治療,如微波、鐳射、冷凍、電熨等,也可以有效治療宮頸囊腫。

手術治療

有兩種情況需要手術治療:

  • 當囊腫增大,導致表面血管自發破裂造成出血時。
  • 當囊腫阻礙經血流出和(或)在胚胎移植時,導管進入困難。

宮腔鏡可以直視下治療宮頸囊腫,可用小型機械裝置,如剪刀或抓鉗,也可使用雙極切開囊腫讓囊液流出並完全排空。這個過程出血極少,可以不用止血。

疾病的發展和轉歸

宮頸囊腫無明顯臨床表現,無明顯惡化發展趨勢,一般情況下均考慮定期隨診觀察,不予處理。但對於合併炎症或 HPV 感染的女性,需要治療原發病,以及密切隨訪宮頸病變的進展。

宮頸腺腔內的黏液排出受阻是宮頸囊腫形成的重要因素。

宮頸囊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由於宮頸腺體會持續分泌黏液,如果腺體腔表面開口閉塞了,就會使腺腔內的黏液排出受阻,形成囊腫。一般由炎症引起。可發生於宮頸外部和宮頸管內的任意位置。但容易發生在宮頸轉化區(宮頸柱狀上皮和鱗狀上皮交界的地方)。

哪些人更易患宮頸囊腫?

宮頸囊腫往往與炎症相關,因此,存在以下情況的人群更易患病:

  • 個人衛生條件較差;
  • 不潔性生活史;
  • 嚴重營養不良;
  • 有生殖道炎症病史。

通常沒有症狀,所以診斷往往具有偶然性。

宮頸囊腫有哪些症狀?

宮頸囊腫通常無明顯臨床表現,常在婦科常規檢查中被偶然發現,肉眼可見一個或多個,外凸於宮頸口的黃白色囊泡,觸碰破裂後可有無色黏液流出。如果發生感染,則外觀可呈黃色,黏液呈膿性。

宮頸囊腫形成多與慢性宮頸炎相關,若患者同時合併急性宮頸炎發作,可出現白帶增多,白帶多為膿性,少數可有接觸性出血。

宮頸囊腫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宮頸囊腫通常預後良好,可以自然消失,也可長期存在。但若合併滴蟲、真菌或細菌感染,可能引起急性宮頸炎或陰道炎,甚至引起女性盆腔炎。

若長期合併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如HPV16、HPV18等,有發展為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宮頸癌的風險。

主要從誘發因素方面進行預防,包括區域性清潔,避免外傷或感染等。

  • 平時注意個人衛生,注意鍛鍊身體,適當注意營養衛生,保障身心健康,保持外陰清潔,防止病原體侵入。
  • 房事有節,避免房勞過度。注意性衛生,性生活前後清洗外陰,配偶要注意清潔陰莖的包皮垢。
  • 無生育計劃時,採取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流對宮頸的機械性損傷。
  • 注意經期、流產期及產褥期衛生,經期、產褥期應嚴禁性交、盆浴,避免病原體乘虛而入。
  • 定期做婦科檢查,發現宮頸炎症積極治療,治療過程中禁止性生活。經期停止區域性上藥。炎症治療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的食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