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過去被稱為“宮頸糜爛”,原本只在宮頸管內有的柱狀上皮,延伸到了宮頸管外口,肉眼看起來像“糜爛”,其實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宮頸糜爛”曾被錯誤地認為是宮頸癌的高危因素,但事實上與宮頸癌無關。

  •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種假性糜爛,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 並非疾病,不需要治療。
  • 但出現白帶增多、陰道異常出血、下腹墜痛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一個生理性過程,不需過度緊張和特殊治療。但是外移的柱狀上皮以及鱗-柱交界處(詳見“病因”版塊)在形成過程中,柱狀上皮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合併感染。此外,鱗-柱交界處是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宮頸癌的好發區域,因此,生育年齡女性如果出現陰道分泌物改變或者陰道異常出血要及時就醫,即使沒有任何不適,也應定期進行婦科宮頸檢查。

就診時需要做什麼檢查?

第一步:做人乳頭瘤病毒檢測(HPV)和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TCT),這是生育年齡女性必查專案。

第二步:當上述結果出現異常時,視情況進一步做陰道鏡及宮頸活檢;當上述結果均正常且沒有任何症狀時,為生理性柱狀上皮異位,不需治療,定期複查。

第三步:如果有相應的症狀,在必要時做沙眼衣原體、淋病奈瑟菌相關分泌物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給予相應治療。

就診時醫生會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是否有什麼症狀?
  • 症狀是何時出現的?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需要治療嗎?
  • 會影響懷孕嗎?
  • 會發生癌變嗎?
  • 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一種生理現象,無需過度關注。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並非疾病,對其治療屬過度醫療行為,幾十年來,人們將電熨、鐳射、冷凍等方法用於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的治療,現在看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甚至是非常危險的。

  • 首先,不做宮頸篩查即行物理治療,很可能遺漏宮頸浸潤癌或高級別癌前期病變。
  • 其次,治療還可能帶來以下傷害:
    • 如宮頸外口粘連或閉鎖,導致經血排出障礙
    • 宮頸創傷導致長期反覆的宮頸炎症
    • 宮頸子宮內膜異位症
    • 性交出血、血性白帶
    • 因宮頸機能受損導致妊娠流產或早產等
  • 特別要指出的是,用物理療法將“宮頸糜爛”改變成外表光滑的宮頸,並不意味著從此不再發生子宮頸癌,反而“混淆視聽”,一些外表光滑的宮頸可能在宮頸管內隱藏著病變。

宮頸位於子宮體的下段,又分為宮頸管和宮頸陰道部。宮頸管的表面是柱狀上皮,宮頸陰道部的表面是復層鱗狀上皮。這兩種上皮細胞交界處常位於宮頸管外口,稱為宮頸鱗-柱交界部。

鱗-柱交界部的位置並非恆定,在女性不同的年齡段呈動態變化,這種變化與體內雌激素水平的增高或降低等因素有關。如剛出生的女嬰受母親高雌激素的影響,柱狀上皮會向宮頸陰道部擴張,交界處外移;幼兒隨著母體雌激素影響消失,柱狀上皮退回至宮頸管;青春期後,特別是育齡期,隨著雌激素升高,柱狀上皮又開始外移至宮頸陰道部。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一種生理現象,沒有什麼症狀,但當宮頸受到物理、化學、生物性因素的影響,可能使宮頸發生炎症,可以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加或血性分泌物、腰骶部痠痛、腹部下墜等症狀。當女性出現如下症狀需要就診,排除宮頸部位的炎症和腫瘤。

  • 白帶增多:呈黏稠或者稀薄或者水樣,顏色可以白色、黃色或者淡粉色,也可伴有異味,比如腥臭味。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宮頸或者陰道以及子宮內膜發生炎症,需要及時就診。
  • 陰道異常出血:可以表現為月經之外的陰道淋漓出血,性生活之後陰道出血,需要及時就診,判斷出血的來源和原因。
  • 下腹墜痛:當發生宮頸炎、盆腔炎時,可能出現下腹墜痛和腰骶部不適。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一種生理現象,與女性雌激素水平有關,無需預防。從防癌的角度,建議女性朋友:

  • 有健康的性生活,不過早有性行為,有穩定的性伴侶,要過有保護的性生活(使用安全套),減少感染性傳播疾病的機會。
  • 做好避孕和計劃生育,減少不必要的人工流產和分娩對宮頸的傷害。
  • 定期體檢,有性生活的女性應該每 2~3 年進行一次HPV和TCT檢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