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蟲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鉤蟲病(Hookworm Disease)指十二指腸鉤蟲和(或)美洲鉤蟲寄生在人體小腸導致的疾病[1]。它是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也是世界範圍分佈極為廣泛的寄生蟲病之一[2]

  • 全球約有 5~7 億人感染鉤蟲病。我國除少數西北地區外,其餘省份均有流行且南方感染率高於北方。
  • 寄生於人體的鉤蟲刺破面板進入血液,在我們吞嚥食物時一同進入小腸,寄生在我們的小腸黏膜上,以黏膜上皮與血液為食,引起貧血、營養不良等表現。
  • 輕度感染者大多數無明顯表現。幼蟲會引起皮炎、咳嗽和咳痰等症狀,成蟲引起的最主要症狀是貧血,如頭昏、眼花、耳鳴等,患者也會有消化道症狀,如上腹部疼痛、食慾減退等。
  • 治療方式為驅蟲治療、鉤蚴性皮炎治療和對症治療。驅蟲治療多使用阿苯達唑和甲苯咪唑,這兩種藥物均為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與推薦的驅蟲藥,治療鉤蟲病療效顯著。鉤蚴性皮炎治療主要是區域性塗抹左旋咪唑塗膚劑、面板透熱療法和藥物治療,對於貧血者需補鐵治療。
  • 日常儘量避免到易受感染的地區,不要赤手裸足勞作,改善環境衛生。  
  • 重組 Na-GST-1 疫苗是可考慮接種的疫苗,但國內目前相關研究報道較少。

何時應就診?

如果發生了鉤蟲病相關的皮炎、咳嗽、咳痰、貧血及消化不良等症狀,患者應該及早前往醫院就診。

就診科室

感染科

醫生如何診斷鉤蟲病[1]

醫生會詢問患者近期到達的地方,結合必要檢查確診。

  • 血常規和骨髓檢查:為了解是否存在貧血。
  • 糞便檢查:糞便隱血試驗可呈陽性反應。主要包括直接塗片和飽和鹽水漂浮法、蟲卵計數、鉤蚴培養法和掏蟲法。
  • 胃、腸鏡、膠囊內鏡等檢查:若患者患鉤蟲病,通過胃腸鏡檢查可發現蟲體。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咳嗽、咳痰的情況嗎?
  • 日常活動區域在哪?
  • 近期是否跟鉤蟲病患者接觸過?
  • 有無面板異常瘙癢感受?
  • 有無頭昏眼花、乏力感受?
  • 近期體重有什麼變化?
  • 最近是否喜歡吃另類的東西?比如生大米?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感染鉤蟲病?
  • 感染鉤蟲有多嚴重?
  • 需要做哪些檢查可以確診?
  • 鉤蟲病會不會自己痊癒?
  • 有什麼治療方式?
  • 如何防止復發?
  • 是否對懷孕和哺乳有影響?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

  • 儘量避免到易受感染的地區,防止感染。
  • 飯前便後勤洗手。
  • 洗淨瓜果蔬菜,食物儘量烹飪做熟之後食用。
  • 不赤腳走路。
  • 保持廁所坐便器清潔。

如何治療鉤蟲病?

驅蟲治療

阿苯達唑和甲苯咪唑:這兩種藥物都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與推薦的驅蟲藥,治療鉤蟲病療效顯著,不良反應較少。

此外,噻嘧啶、左旋咪唑等也是常用的治療鉤蟲病藥物。

鉤蚴性皮炎治療

  • 區域性塗藥治療:如左旋咪唑塗膚劑或 15% 的阿苯達唑軟膏,應在感染 24 小時內使用。
  • 面板透熱療法:用 53 度熱水間歇浸泡患處,持續浸泡 2 秒後間隔 8 秒,重複以上操作 25 分鐘,或者用熱毛巾敷於患處 10 分鐘,可殺滅皮下幼蟲。
  • 口服藥物治療:皮炎廣泛者應口服阿苯達唑,可止癢和殺死皮內鉤蟲幼蟲。

對症支援治療

  • 輕度貧血者:加強營養,給予富含鐵質的飲食,同時加強維生素和高蛋白的攝入。
  • 中度貧血者:可口服硫酸亞鐵。
  • 重度貧血者:考慮適當輸血。

鉤蟲病是什麼原因引起?

寄生於人體的鉤蟲主要有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這兩種蟲隨著糞便到達外界,逐步發育成絲狀蚴。絲狀蚴接觸到人體的面板和黏膜,就會侵入人體,然後經淋巴管或微血管達到肺部,沿支氣管上行至咽部,隨吞嚥活動經食管進入小腸。進入小腸後,鉤蟲逐步發育為成蟲,寄生在我們的小腸黏膜上,以黏膜上皮與血液為食,引起貧血、營養不良等表現。

鉤蟲在體內能存活多久?

鉤蟲成蟲的壽命可長達 5~7 年,多數會在 1~2 年內被排出體外[1]

鉤蟲病可引起哪些症狀?

輕度感染大多數無明顯表現,感染較為嚴重者可有輕重不一表現。

幼蟲引起的臨床表現

主要是表現為皮炎、咳嗽和咳痰等呼吸道症狀。

鉤蟲蟲蚴侵入人體後可引起鉤蚴性皮炎,皮炎多見於足趾、足底、手或臀部,有紅色點狀的丘皰疹,患者多自覺奇癢無比。3~4 天后炎症會消退,7~10 天后面板破損處自行癒合。但若重複感染,皮炎會再度出現,此時患者因無法忍受瘙癢而抓破面板,可能會繼發細菌感染,形成膿皰。

感染後 1 周左右,鉤蟲蚴會移動到肺部,患者會出現咳嗽、咳痰、咽部發癢等表現,夜間尤為明顯,嚴重時有痰中帶血、哮喘、聲音嘶啞、發熱等表現。

成蟲引起的臨床表現

主要為貧血症狀和消化道症狀。

多數患者感染 1~2 個月後出現上腹部隱痛、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噁心、嘔吐、便祕和腹瀉等表現,消化道症狀通常會隨時間有所改善,但也有患者會持續出現這些症狀。重度感染者還會有異食癖,如食用生米、泥土等。

貧血是鉤蟲病的主要症狀。重度感染後 3~5 個月患者可能出現頭昏、眼花、耳鳴、乏力、勞動後心悸和氣促。患者臉色蠟黃,表情淡漠,下肢水腫,甚至發展為腹水和全身水腫。

孕婦對鐵的需求較大,若孕婦患有鉤蟲病,則更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引起流產、早產或死胎。新生兒也更容易病死。

如何預防鉤蟲病?

  • 預防重點是驅蟲治療、加強糞便管理、改善環境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如不赤腳在潮溼的土壤中行走、不吃不潔生蔬菜等。
  • 鉤蟲病疫苗:重組 Na-GST-1 疫苗是可考慮接種的疫苗,但國內目前相關研究報道較少。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