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又稱為神經系統鉤體病,是指由於患者感染鉤端螺旋體後,引起的以腦動脈炎及多發性神經根炎為主要神經系統損傷的一類疾病。
  •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於鉤端螺旋體感染後引起的血管、神經炎症。主要危險因素包括接觸攜帶有鉤端螺旋體的鼠、豬、疫水、食物及水源等。
  • 本病表現為劇烈的頭痛、噁心、嘔吐,嗜睡、抽搐癱瘓甚至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
  • 青黴素是該病的一線治療藥物,對於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可用慶大黴素,或四環素、紅黴素等;針對患者病情的輕重可予相應的輔助用藥;早發現、早治療、早診斷是治療的關鍵。
  • 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隨著病情發展,神經損傷嚴重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
  • 由於鉤端螺旋體病史屬於人畜共患病,避免接觸攜帶有鉤端螺旋體的鼠、豬、疫水、食物及水源,可有效預防。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高熱;
  • 全身痠痛;
  • 乏力;
  • 眼球發紅;
  • 淋巴結腫大;
  • 小腿肌肉明顯疼痛。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劇烈的頭痛、頻繁嘔吐;
  • 嗜睡;
  • 昏迷;
  • 抽搐、癱瘓;
  • 其他:咯血、呼吸困難,全身黃染,尿量明顯減少(小於 400 毫升/天)、面部及四肢水腫等。

建議就診科室:

  • 傳染病科
  • 神經內科
  • 神經外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

醫生根據患者的病史、症狀、體徵,結合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等檢查檢驗,可初步擬診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抽血檢查,瞭解免疫細胞的變化及貧血程度;
    • 凝血時間:抽血檢查,作用是協助診斷敗血症;
    • 尿常規:尿液檢查,作用是瞭解腎功能情況;
    • 生化全套:抽血檢查,作用是瞭解肝功能情況;
    • 腦脊液檢測:為有創檢查,通過區域性麻醉下腰椎穿刺,收集腦脊液,再對腦脊液內的細胞、蛋白、糖等成分進行分析,協助診斷是否腦膜腦炎的型別。
    • 病原體分離:從患者的血液及腦脊液中分離出鉤端螺旋體,協助病因診斷,有助於早期診斷,但陽性率較低。
    • 凝集溶價試驗(凝溶試驗):抽血檢查,協助病因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及敏感性,適用於發病 7~8 天后的患者。
    •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抽血檢查,較凝溶試驗具有更高的靈敏性及特異性,有助於早期診斷鉤端螺旋體感染。
    • 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抽血檢查,較凝溶試驗陽性出現早,操作簡便,不需特殊裝置,基層醫院就可以檢測。
    • 間接紅細胞溶解試驗:抽血檢查,較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的靈敏性為高。
    • 間接熒光抗體法:抽血檢查,此法特異性較低。但能較早地檢測出抗體時間及陰轉時間具有一定的早期診斷意義。
    • 鉤端螺旋體 DNA 探針技術:抽血檢查,協助早期病因診斷。
    • DNA 基因擴增技術:抽血檢查,協助早期病因診斷。
  • 影像學檢查:
    • 腦 CT:顯示腦梗死的面積,價格相對低廉,但有一定的輻射量。
    • 腦 MRI:較 CT 能更清楚的顯示腦組織水腫及梗死的情況,無輻射影響,但價格昂貴。
  • 腦血管造影:可顯示患者大腦動脈炎的改變,如血管阻塞的部位及程度,對於臨床診斷及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以上不適症狀?
  • 近期去過哪裡旅行?接觸過什麼動物?
  • 職業是什麼?
  • 最近有沒有赤腳下過沼澤、田地或者其他地方?
  • 家裡有沒有飼養寵物?什麼型別?
  • 家裡衛生條件如何?
  • 身邊有出現跟你一樣症狀的人嗎?
  • 之前出現過相似的症狀嗎?
  • 有沒有精神疾病史?
  • 腦部有沒有受過外傷?
  • 現在有沒有處於月經期或者妊娠期?
  • 有沒有什麼食物、藥物過敏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有此類症狀?
  • 我需不需要治療?
  • 如何治療?醫保有報銷嗎?需要手術嗎?需要治療多長時間?
  • 有哪些治療方法,有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 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個人物品是否需要消毒、隔離或焚燒?
  • 會傳染嗎?我身邊的人是否也要進行治療?
  • 能治癒嗎?會復發嗎?

鉤端螺旋體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尤其是赫氏反應。症狀嚴重的患者還應密切關注病情。對於存在神經後遺症的患者,應在後續的治療中加強神經肌肉的恢復及鍛鍊。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用藥期間的注意事項:
    • 使用抗生素藥物的注意事項:當患者出現面板瘙癢、水腫、全身皮疹,呼吸苦難,頭暈等症狀時,應當高度警惕藥物過敏的可能,此時請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當患者出現噁心、嘔吐、聽力下降、泡沫尿等可能的藥物不良反應時,請及時就診。
    • 地塞米松使用期間的注意事項:應當嚴格遵循醫囑用藥,不可自行停藥,否則可能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老年人及更年期婦女可適當補充鈣片,減少骨質疏鬆的可能;哺乳期婦女,暫停哺乳;患兒應當密切關注其生長髮育情況。如有噁心、嘔吐,咯血等症狀,請及時就診。
  • 監測病情:對於出現併發症的患者,應當密切關注患者的呼吸(成人 16~20 次/分,兒童 30~40 次/分)、體溫(腋窩溫度 36~37 攝氏度)、血壓(收縮壓:90~140 毫米汞柱,舒張壓:60~90 毫米汞柱)、脈搏(60~100 次/分)等,如有明顯變化,請及時就診。
  • 其他:對於出現神經併發症的患者,急性期後,應當及時就診神經內科,進行相應的神經肌肉治療及恢復。

明確診斷後首先進行病因治療。國內首選青黴素,對於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可用慶大黴素,或四環素、紅黴素等。針對患者病情的輕重可予相應的輔助用藥。

藥物治療:

  • 青黴素:本病的首選治療藥物,作用是針對微生物感染源,殺滅鉤端螺旋體。首次劑量後多數患者可突發發冷、寒戰、高熱,重者可發生低血壓及赫氏反應。
  • 慶大黴素,或四環素、紅黴素等:適用於青黴素過敏患者的替代藥物。可有耳毒性,腎毒性,噁心、嘔吐,影響骨骼、牙齒的發育等不良反應。
  • 甲硝唑:更容易進入大腦,增加藥物對侵入腦中的鉤端螺旋體的殺傷力。可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一般不影響治療。
  • 布洛芬:適用於發燒及肌肉疼痛的患者。可有噁心、嘔吐,消化道出血的風險。
  • 糖皮質激素:最常用的是地塞米松,適用於出現嚴重中毒症狀的患者,可明顯抑制組織血管炎症及機體自身的超敏反應。可能導致骨質疏鬆,高血壓,影響患兒生長髮育。
  • 甘露醇:減輕腦水腫,緩解顱高壓症狀。可出現電解質紊亂,如噁心、嘔吐,手腳麻木、無力,心律不齊等
  • 改善腦部血管的藥物:早期應用擴血管藥物及抗凝藥,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腦組織代謝,減少神經後遺症。

疾病發展和轉歸

  • 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隨著病情發展,神經損傷嚴重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
  •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能有效地提高鉤端螺旋體病的治癒率,減少死亡率。通過正規的治療,一般不會留下明顯的後遺症。

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主要是由於鉤端螺旋體經患者的口、面板、黏膜等途徑侵入體內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經系統損傷。

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早期鉤端螺旋體侵入患者體內,產生大量的毒素,形成敗血症,導致腦組織充血、出血,神經細胞變性壞死等。根據鉤端螺旋體的菌型、菌量及毒力不同,症狀有所不同。而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在消滅菌體的同時也會出現超敏反應進一步加劇機體損傷。

哪些人容易患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

本病的危險人群包括農民,畜牧業從業者,屠宰場工人,獸醫,地下工人(下水道或礦井工作),鉤端螺旋體流行病區工作者,野生動物接觸者如飼養員及旅遊者,士兵、探險者等。

本病主要表現為劇烈的頭痛、噁心、嘔吐,嗜睡、抽搐、癱瘓甚至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

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的常見症狀包括:

  • 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嗜睡、譫妄或昏迷,部分患者有抽搐、癱瘓等;
  • 眼肌痙攣,咬肌痙攣,角弓反張,四肢痙攣等;
  • 肌肉麻痺,吞嚥困難,聽覺減退,視力喪失等。

鉤端螺旋體病神經系統表現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腦水腫:嚴重的腦膜腦炎時可出現,患者表現為劇烈的頭痛,噴射性嘔吐,眼底內的視乳頭水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腦疝(即腦組織受擠壓產生移位)導致呼吸衰竭。
  • 單神經炎:神經分佈區疼痛、感覺異常、感覺減退等。
  • 多發性神經炎:肢體遠端對稱性感覺異常,包括疼痛、麻木、過敏;運動障礙,包括肌力減退、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晚期可有肌肉萎縮;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包括皮膚髮涼、蒼白、出汗障礙,面板粗糙等。
  • 神經根炎:手、腳發麻,一般由遠端向近端延伸;感覺異常的發生往往先於運動障礙,同時可出現以心律不齊、出汗異常、瞳孔收縮障礙、便祕、腹瀉、排尿困難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臨床表現。
  • 腦神經癱瘓:肌肉張力增加,失去自主動作的能力,可伴有智力下降、語言障礙,感覺異常,晚期繼發肌肉萎縮、痙攣、關節畸形等。
  • 缺血性腦血管病:其臨床特點為偏癱,失語,且反覆多變。

由於鉤端螺旋體病屬於傳染性疾病。存在一系列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其預防措施具體如下。

  • 避免接觸汙染水。除非確定水源是乾淨的,否則請不要喝未煮沸的水。由於鉤端螺旋體病可通過其他身體部位進入體內,因此避免在淡水區域游泳,滑水,航行或釣魚。
  • 遠離感染動物,尤其是野外大鼠。大鼠和其他齧齒動物是鉤端螺旋體的的主要攜帶者。如果必須接觸野生老鼠或者它們的棲息地,請做好防護措施。
  • 驅鼠滅鼠。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食用病畜肉和生肉;瓜果蔬菜用乾淨的水洗淨;使用消毒劑如漂白劑,溶劑,酸溶液和碘能夠很好地殺滅鉤端螺旋體。
  • 注意周圍環境,尤其是旅行時:在衛生條件差的國家,鉤端螺旋體病更為常見,可能難以避免。建議提前 1 個月接種鉤端螺旋體疫苗,如出現以上症狀請及時就診。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