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結核: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骨關節結核是指結核菌經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體,形成原發灶,結核菌在原發灶進入淋巴、血液播散到全身各臟器,特別是網狀內皮系統,包括骨關節,大部分播散灶會被吞噬細胞消滅,而極少數播散灶可以潛伏下來,如果人體抵抗力降低,潛伏的結核菌將會繼續繁殖,突破包裹組織而發病。

  • 多見於青少年,一般為單發,大約一半患者發生在脊椎,其次為膝、髖及肘關節等。
  • 結核桿菌由原發病灶通過血液傳播侵入關節或骨骼,當機體抵抗力較強時,病菌被控制或消滅;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可繁殖形成病灶,並出現臨床症狀。少數病例並無原發病灶,而是結核桿菌感染人體後直接進入骨關節、脊椎等部位。
  • 將關節結核分為四期,晚期一般指第三期和第四期。早期關節結核無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早期診斷困難,確診時一般已到了晚期。
  • 早期症狀主要表現為低熱,患處疼痛、壓痛、叩痛及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限。稍晚期形成膿腫;破潰以後,形成竇道,繼發混合感染,可出現關節強直。
  • 關鍵是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要求全身療法與區域性療法相結合,非手術療法與手術療法相結合。
  •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導致關節功能障礙,致殘、致畸。
  • 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至關重要。如果能夠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90%~95% 的患者都可以治癒,並保留接近正常的關節功能。

骨關節結核發病緩慢,出現症狀時,往往已是晚期關節結核。首次就診時,醫生會進行 結核菌素試驗(PPD)、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T-SPOT)和影像學等檢查來診斷。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當有午後低熱,消瘦、貧血、食慾不振,患處疼痛、壓痛、叩痛及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限時,及時就醫。
  • 當出現高熱,膿毒血癥或膿腫破潰時,立即就醫。

建議就診科室

  • 骨科。
  • 呼吸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骨關節結核?

結合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症狀與體徵、X 線、MRI 等輔助檢查,以及 PPD、抗結核抗體、結核分枝桿菌 PCR、T-SPOT 等,基本可以確診。

  • 血常規:有輕度貧血,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有混合感染或存在巨大膿腫時白細胞計數增高。
  • 紅細胞沉降率:在活動期明顯增快;病變趨向靜止或治癒,則紅細胞沉降率逐漸下降至正常。紅細胞沉降率是用來檢測病變是否靜止和有無復發的重要指標。
  • X 線檢查:可見關節間隙變窄,以及骨質疏鬆、破壞等病變。
  • PPD 或 T-SPOT 試驗陽性。
  • 膿腫液或關節腔穿刺液塗片、培養,PPD-IgG、PCR-TB-DNA 陽性。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沒有得過結核病?有沒有結核病接觸史?
  • 有沒有出現午後低熱、夜間盜汗、消瘦、食慾不好?這種情況有多久?
  • 是否吸菸?是否喜歡大量飲酒?
  • 平時工作壓力大嗎?作息是否規律?
  • 平時是否有規律的體育運動?飲食方面有什麼偏好?
  • 在服用哪些藥?
  • 患處有沒有疼痛、壓痛、肌肉痙攣、活動時患處是否疼痛加重?是否活動困難?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平時飲食有什麼忌口嗎?需要調整飲食習慣嗎
  • 適合什麼體育運動嗎?
  • 這個病會不會傳染?要不要和家裡人隔離?
  • 需要做哪些檢查?要吃哪些藥?
  • 這個病可以治嗎?能否治好?會不會復發?
  • 需不需要手術治療?能恢復正常嗎?

加強營養,調整飲食,充分休息及適當的戶外活動,生活規律。生活中應注意下列幾個方面。

  • 戒菸
  • 健康、均衡飲食。維生素和無機鹽對結核病康復促進作用很大。可多吃海產品,如紫菜,深海魚,對蝦等高蛋白食物。
  • 規律鍛鍊。運動有助於提高身體素質,可以制定一份定期鍛鍊的計劃,並長期堅持。
  • 管理好誘發因素。儘量控制好血糖和膽固醇等水平,減少誘發因素。

骨關節結核治療包括抗結核藥物化療、營養支援、區域性制動、區域性注射、病灶清除術等的綜合治療方法,但是抗結核藥物治療,始終是骨關節結核最基本的治療手段和中心環節。

關鍵是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治療的目的是增加全身抵抗力、消除區域性病灶、縮短療程、減少殘疾、防止併發症、爭取早日康復。在方法上,要求全身療法與區域性療法相結合,非手術療法與手術療法相結合。

藥物治療

治療原則: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

  • 一線口服抗結核藥物:異煙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醯胺(Z)、利福布丁(Rfb);
  • 注射用抗結核藥物:卡那黴素(Km)、阿米卡星(Am)、捲曲黴素(Cm)、鏈黴素(S);
  • 氟喹諾酮類藥物:莫西沙星(Mfx)、左氧氟沙星(Lfx)、氧氟沙星(Ofx)、加替沙星(Gfx);
  • 口服抑菌二線抗結核藥物:乙硫異煙胺(Eto)、丙硫異煙胺(Pto)、環絲氨酸(Cs)、特立齊酮(Trd)、對氨基水楊酸(PAS)。

手術治療

分為切開排膿、病灶清除術、人工關節置換術等其他手術治療。

  • 切開排膿 :冷膿腫有混合感染、體溫高、中毒症狀明顯者,因全身狀況不好,不能耐受病灶清除術,可以做冷膿腫切開排膿。
  • 病灶清除術:採用合適的手術切口途徑,直接進入骨關節結核病灶部位,將膿液、死骨、結核性肉芽組織與乾酪樣壞死物質徹底清除掉,稱之為病灶清除術。
  • 其他手術治療
    • 關節融合術:用於全關節結核、關節不穩定者;
    • 截骨術:用以矯正畸形;
    • 關節成形術:用以改善關節功能;
    • 人工關節置換術:用於靜止期全關節結核。

其他治療方法

區域性制動:包括牽引療法﹑夾板或石膏繃帶制動。

疾病發展和轉歸

骨與關節結核患者大部分通過保守治療可以痊癒。部分患者復發或耐藥,部分保守無效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機體免疫力低下、營養不良或過度勞累時,進入骨關節、脊椎等部位的結核桿菌可以迅速繁殖,併產生一系列的病理反應,最終將正常的骨組織侵蝕破壞。

骨關節結核常見原因有哪些?

骨與關節結核是一種繼發性結核病,原發病灶為肺結核或消化道結核。少數病例並無原發病灶,而是結核桿菌感染人體後直接進入骨關節、脊椎等部位。

哪些人容易患骨關節結核?

  • 兒童與青少年最容易患病。
  • 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力低下者,如外傷、營養不良、過度勞累、糖尿病、大手術等誘發因素,都可以促使潛伏的結核分枝桿菌活躍起來,出現症狀。

發病緩慢,可有下午低熱,患處疼痛、壓痛、叩痛及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限。稍晚期形成膿腫;破潰以後,形成竇道,繼發混合感染可出現關節強直,甚至關節畸形或毀損。

骨關節結核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典型的結核中毒症狀:發病隱匿,有低熱、乏力(午後多見)、盜汗、消瘦、食慾不振及貧血等;也有起病急驟者,有高熱及毒血癥狀,一般多見於兒童及免疫力差的患者。
  • 區域性症狀:患處疼痛、壓痛、叩痛及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限,跛行。稍晚期形成膿腫;破潰以後,形成竇道,繼發混合感染可出現關節強直(關節主動及被動活動困難或喪失,屈伸不利,僵硬、發挺)。

關節結核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晚期形成的竇道瘻管經久不愈 ,會合並感染導致高熱,區域性急性炎症反應加重。重度混合感染的結果是慢性消耗、貧血、中毒症狀明顯,甚至因肝、腎衰竭而致死。

關節結核發病緩慢,免疫力低下或機體抵抗力下降患者常發病。所以,加強身體鍛鍊、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預防發病。

關節結核的多種誘發因素是可以預防的。

  • 避免接觸結核病患者。
  • 戒菸、遠離二手菸。
  • 積極治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 健康飲食,加強營養。
  • 規律鍛鍊,增強體質。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