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感染: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什麼是冠狀病毒感染?是指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後引起的感染。冠狀病毒是一個龐大的病毒家族,主要攻擊呼吸道、腸道。在電子顯微鏡下,這類病毒的外膜形如國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的分類有哪些?目前,根據血清型特點和基因型的特點,冠狀病毒亞科被分為4個屬(即 α、β、y和δ)。病毒是由蛋白質的外套和病毒基因兩部分組成。所謂血清型是指存在於血漿中蛋白質的遺傳標記,主要根據細胞表層的不同抗原來分類命名;而基因型則是指生物個體全部基因組合的總稱,反映生物體的遺傳構成,主要根據基因序列的差異進行分類。

根據既往所知,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共有 7 種,它們是:

  •  α 屬:
    • 人類冠狀病毒229E(HCoV-229E)
    • 人類冠狀病毒(NL63HCoV-NL63);
  • β屬:
    • OC43
    • IIKU1
    •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相關病毒(SARSr-CoV)
    • 中東呼吸綜合徵相關病毒( MERSr-CoV)
    • 此外,2019年12月在武漢市發現, 2020年1月7日確認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也屬於此類。

為什麼會有新型冠狀病毒?什麼原因引起了病毒變異?

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武漢一家海鮮市場所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新型冠狀病毒是因為病毒出現了變異,而病毒變異的主要原因,是病毒自身的基因突變。可以引起基因突變的原因包括:病毒宿主自身原因、藥物、化學、外界環境變化等,這些因素均可以誘導基因突變,繼而導致病毒變異。

可以通過什麼途徑傳染?

  •  飛沫傳播:由呼吸道分泌物傳播,通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進行飛沫傳播。
  • 接觸傳播:患者的家屬、醫護等人員與患者密切接觸;觸控被病毒汙染的物體表面,如口罩、手套等,然後用髒手觸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部位。
  • 空氣傳播:在採取可能產生氣溶膠造成空氣傳播的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時,發生傳染。
  • 糞便-口傳播。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被傳染?

  • 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孕婦、長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劑者,腫瘤、白血病、艾滋病患者,貧血、營養不良等。
  • 老人:免疫力相對低下,易感染。
  • 患者的家庭成員和醫務人員。

被感染了,會有什麼症狀?根據感染的不同時期,患者的表現不同。

  • 以新型冠狀病毒為例:主要可見發燒、寒戰,還會出現咳嗽、乏力、呼吸不暢,偶爾可見流涕、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症狀較輕微。
  • 其他型別的冠狀病毒引起的感染,還可以引起發冷、頭痛、流鼻涕、咽喉部疼痛等表現。

有什麼嚴重的後果或併發症?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表現為呼吸急促、嘴脣或者手指末端出現發紫,一般伴有煩躁、焦慮不安、大汗淋漓等表現)、膿毒症休克、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腎衰竭或全身其他器官衰竭,進而危及生命、引起死亡。

醫生會如何治療?

  • 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有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暫時也沒有疫苗。醫生主要採用一系列可以緩解症狀的措施,並對部分嚴重感染的人群予以支援治療,同時進行基礎疾病的治療和併發症的預防。在治療的同時,患者需要接受隔離,醫生同時也需要做好防護。
  • 對於其他型別的冠狀病毒引起的輕症感染,主要治療措施是給予物理或藥物降溫,頭痛劇烈者可口服複方乙醯水楊酸(複方阿司匹林)。哮喘、發紺時應給氧、解痙;細支氣管炎、肺炎引起氣急時應排痰、保持氣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和人工輔助呼吸;合併心力衰竭者應給予強心劑;繼發細菌感染者應及時給予有效抗菌藥物。

大部分患者的治療情況如何?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目前,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患者, 預後良好;少部分患者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進而危及生命、引起死亡。
  •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感染:既往,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感染的患者,有肝功能損害的人,結局死亡。恢復良好的患者,其主要後遺症有股骨頭缺血性病變及壞死,髖關節的滑膜炎等。
  • 其他冠狀病毒引起的感染:對於其他冠狀病毒引起的輕症感染,患者一般能在一週內痊癒,少數患者需要接受對症治療。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懷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請避免與其近距離或親密接觸,帶好口罩,及時就醫:

  • 近期(2 周內)有前往武漢居住或旅行史;
  • 有與確診患者、相關診治的醫護人員密切接觸的歷史;
  • 在大規模人群中出入;
  • 不明原因發熱(體溫>38 攝氏 度)持續 10 天,咳嗽、無力等情況。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呼吸困難,昏迷,面色、面板蒼白、心率加快等疑似休克症狀。

建議就診科室

正規大醫院的以下科室:

  • 發熱門診
  • 感染科
  • 呼吸科
  • 急診科

醫生會如何診斷冠狀病毒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原則和標準

  • 發燒至 38 攝氏度以上
  • 出現咳嗽、乏力、呼吸加快或困難。偶爾可見流涕、腹瀉等症狀。
  • 此病的潛伏期大約為 14 天,大部分發病於感染病毒後 5~12 天不等。

當醫生懷疑為新型冠狀病毒時,醫生一般會按照以下步驟進一步診斷:

  • 問診:詢問患者的症狀,病情的發展、有沒有跟類似症狀的病人接觸,有沒有去過有確診案例的地方和發病密集的區域
  • 查體:醫生會用聽診器聽肺呼吸音
  • 一般實驗室檢查:取血。通過抽取外周血樣本進行疾病相關指標的分析:
    • 血常規:主要目的觀察白細胞和淋巴細胞計數的變化,淋巴細胞減少為此類病毒感染的特點;
    • 肝腎功能:明確是否有重要肝、腎器官的損害;
    • C 反應蛋白(CRP):目的是觀察 C 反應蛋白的數量,大多數數患者的 C 反應蛋白升高。
    • 對於病症嚴重的患者還可能檢查以下專案:
      • 凝血功能分析:目的是發現有無凝血功能障礙現象 (為其中之一的併發症);
      • 乳酸:為休克的重要指標之一;
      • 動脈血氣分析:可預測呼吸衰竭的進展。
  • 影像學檢查:主要有胸片 X 線檢查及胸部 CT 檢查。可發現此病典型的肺部病變。
  • 病原學檢查:是確診檢查。對疑似病例,取患者的鼻分泌物、咽拭子,進行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的基因檢測(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又稱 RT-PCR),如果檢測出病毒的核酸便可確診。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如下是醫生在就診中可能會詢問的一系列問題或詢問要點,請在就診前仔細回憶,以便能為病情診療提供準確的資訊:

  • 出行:您需要如實反映是否在近期(2 周內)往返武漢或居住在武漢,以及有沒有去過人多的地方?
  • 密切接觸人群:您需要如實反映是否有密切接觸的人群中,有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或與治療有關的醫生、護士,以及您一般跟誰住在一起?
  • 發熱:您需要回答發熱的持續時間、最高溫度、發熱有無什麼規律?
  • 咳嗽:您需要回答是否有咳痰、痰液的顏色等情況。
  • 家人情況:您需要回答您的家裡是否有人出現類似症狀。
  • 您還需要準確敘述既往病史(得過什麼重要疾病或現患病)和相關用藥,如長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等。

患者可以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什麼原因導致發病?
  • 我需要住院嗎?如不需要,什麼情況下需要回來?
  • 有沒有生命危險?
  • 應該吃什麼藥?需要注意什麼?
  • 會有什麼併發症/後遺症的風險?

對於已經被新型冠狀病毒等傳染性強、致病性高的病毒感染的患者,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如下事項:

  • 遵醫囑接受治療。
  • 保持正常飲食:多飲熱水,多吃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青菜、水果;清淡且優質蛋白飲食,如牛奶、蛋類食物;忌辛辣油膩食物。
  • 在隔離環境下,保持與家人的遠端溝通,保持心情平穩,堅定對抗疾病的信心。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等導致急、重感染的緊急處理和治療。

導致急、重感染的病毒主要指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相關病毒(SARSr-CoV)、中東呼吸綜合徵相關病毒( MERSr-CoV)等。這種感染目前並沒有特別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也沒有疫苗。所以,對於患者而言,需要了解如下治療方式:

  • 治療原則:支援性治療措施,預防或治療併發症,以及積極控制患者的其它慢性病。
  • 目前主要的處理和治療方式:住院隔離者主要以密切觀察身體體徵變化(特別是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為主,並輔以針對症狀的治療,及其他支援性的治療。
    • 搶救危急重症:
      • 當患者出現呼吸衰竭的併發症時,醫生會給予加大吸氧純度、機械通氣,甚至插管幫助病人呼吸,進行搶救;
      • 當出現腎衰竭或電解質不平衡時,醫生會給予輸液調整電解質的平衡。酸鹼嚴重不平衡時,甚至可能會需要腎透析治療。
    • 針對症狀給予的處理:
      • 當患者出現咳嗽,醫生會給予止咳類藥物,目的是緩解咳嗽引起的不適,常用藥物是清肺止咳丸等;
      • 當患者出現乏力或腹瀉,醫生會給予輸液,目的是避免因腹瀉導致脫水,從而引發其他併發症,常用藥物包括葡萄糖、生理鹽水等;
      • 當患者出現凝血功能障礙時,醫生會給予注射血小板或凝血因子藥物,目的是促進血液凝固。
    • 隔離、觀察和複查:
      • 隔離:通過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
      • 觀察:進行專門的醫學觀察;
      • 複查:對於輕症患者,在出院之前,要常規進行核酸檢測,連續 2 天核酸檢測陰性,且臨床症狀明顯緩解,或影像學表現明顯好轉,可以考慮出院,要定期隨訪進行復查,以保證病情完全康復。

疾病的發展與轉歸

  • 對於目前已知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相關病毒(SARSr-CoV)、中東呼吸綜合徵相關病毒( MERSr-CoV)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必須儘快在醫院和相關醫療機構接受隔離,同時接受正規治療。由於這一系列病毒引起的疾病是急性傳染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抵抗力下降,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等,進而危及生命,甚至死亡。目前,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結局預後良好。
  • 對於因感染其他冠狀病毒引起咳嗽、乏力的患者,大部分無症狀或症狀較輕,無需治療即可康復。

冠狀病毒是引發感染的主要原因。

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一種單鏈 RNA 病毒。所謂 RNA 病毒即是這種病毒的遺傳資訊是 RNA(人類、細菌等的遺傳資訊是 DNA)。RNA 的特點為單鏈,而 DNA 為雙鏈。單鏈病毒往往更不穩定,容易發生突變。因為這種病毒的包膜存在向四周的突起,形狀似花冠,從而得名為“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如何分類?

目前,根據血清型特點和基因型的特點,冠狀病毒亞科被分為 4 個屬(即 α、β、y 和δ)。病毒由蛋白質的外套和病毒基因兩部分組成。所謂血清型是指存在於血漿中蛋白質的遺傳標記,主要根據細胞表層的不同抗原來分類命名;而基因型則是指生物個體全部基因組合的總稱,反映生物體的遺傳構成,主要根據基因序列的差異進行分類。既往所知的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有 6 種,它們是:

  • α 屬:
    • 人類冠狀病毒 229E(HCoV-229E);
    • 人類冠狀病毒(NL63HCoV-NL63)。
  • β 屬:
    • OC43;
    • IIKU1;
    •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相關病毒(SARSr-CoV);
    • 中東呼吸綜合徵相關病毒( MERSr-CoV)。
  • 目前,2019 年 12 月在武漢市發現, 2020 年 1 月 7 日確認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也屬於此類。這是目前所知第 7 種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病毒為何會變異?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出現新毒株的原因是病毒發生了變異,而病毒變異的主要原因,是病毒自身的基因突變造成的。可以引起基因突變的原因包括病毒宿主自身原因、藥物、化學、外界環境變化等,這些均可以誘導基因突變,繼而導致病毒變異。

哪些人容易患冠狀病毒感染?

  • 免疫力低下者:如長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劑者,腫瘤、白血病、艾滋病患者,貧血、營養不良等。
  • 兒童、老人:免疫力相對低下,易感染。
  • 患者家庭成員及醫務人員。

冠狀病毒感染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一般潛伏期是 14 天,隨著病情進展會有如下表現:
    • 發熱、乏力、乾咳是較早、也是最主要和常見的表現。但是,發熱這種表現在重症、危重症患者中,發熱可以表現為中、低熱(38℃),甚至無明顯發熱。
    • 重症患者會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並且快速進展為一系列醫學上的急危重症,如急性呼吸窘綜合徵、膿毒症休克、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等。 
    •  輕症患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多在 1 周後恢復痊癒。
  • 其他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會有如下表現:
    •  輕症患者症狀輕微,可伴有發熱、發冷、頭痛、不適、流涕、咽痛及咳嗽。
    • 少數部分患者可能會有支氣管炎、肺炎、腹瀉、胸腔積液等。

冠狀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一類的病毒感染而言,多數患者無症狀或症狀較輕,也不會有嚴重的併發症;但在兒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出現下列併發症:

  • 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 膿毒症休克;
  • 凝血功能障礙;
  • 腎衰竭;
  • 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對於其他一些冠狀病毒的感染,如果病情嚴重,也有可能引起以下圖中的一些併發症。

普通人群應如何預防感染:

  • 優化家庭環境:
    • 勤開窗戶,保證空氣流通,適當消毒。目前所知,如下方法可以滅活冠狀病毒,使它失去致病性:
      • 溫度:當溫度保持在 56 攝氏度,且持續 30 分鐘以上。
      • 物理化學措施:75% 乙醇(酒精)、乙醚、含氯消毒劑(如漂白粉精、漂白粉、液氯、84 消毒液等)、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 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冠狀病毒。
  • 個人衛生防護:
    • 出門戴口罩,及時洗手,避免到人多的地方,避免接觸野生動物。
    • 口罩如何選:應選用一次性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
  • 口罩如何戴:佩戴前應先洗淨雙手,檢查口罩的完整性,閱讀使用說明及生產日期等,分清口罩的正反面與上下。帶上口罩後,調整束帶的鬆緊度及鼻夾的形狀。在不引起頭面部不舒服的前提下,束帶應拉至最緊,並用雙手壓緊鼻樑兩側的金屬片,使其貼合面部形狀。調整結束後可以用以下方法檢測佩戴是否合適:將雙手五指略彎曲併合攏,分別扣在口罩的左右兩側深吸氣,如果口罩周邊均緊吸在面部,則密合性良好。過程中還可以配合轉頭、低頭、抬頭等常用動作。如果您有佩戴眼鏡,鏡片上出現霧氣,那一定是口罩沒戴好。
  • 口罩使用注意事項:口罩是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不可以與他人共用,自己使用後也應及時丟棄。佩戴過程中如果口罩變溼、破損,或被汙染,也應摘下換一個新的。最好將用過的口罩放在塑料袋中,再丟棄至垃圾箱。摘下時儘量不要用手觸控被汙染的口罩外部,並儘快洗手。
  • 及時洗手:簡單而言就是“飯前便後”,即觸控“易感”部位(眼、口、鼻等)之前,接觸汙染物品之後。正確洗手:
    • 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溼;取適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 雙手掌心搓摩;
    • 右掌心覆蓋左手背,十指交叉,反之亦然;
    • 雙手掌心相對,十指交叉;
    • 指背疊於另一手掌心十指相扣;
    • 右手握左手大拇指,旋轉搓摩,反之亦然;
    • 右手五指併攏於左掌心,正反方向旋轉搓摩,反之亦然;
    • 用水清洗雙手;
    • 用乾淨的紙巾或毛巾擦乾;
    • 用乾淨的紙巾或毛巾墊著關水龍頭,或者捧清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再關閉水龍頭。

當存在與患者密切接觸史,懷疑自己患病時應如何預防:

  • 迅速隔離:應在家隔離或向當地醫院、疾控中心等上報接受集中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在家隔離時,可疑患者應在通風良好的單獨房間居住(最好配備獨立衛生間),不能隨意走動。準備專門的起居用品,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儘可能減少與家人接觸。如果必須外出,需經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准後方可,並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
  • 保持呼吸衛生:隔離期間,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口罩、紙巾或彎曲的胳膊肘來擋住口鼻,然後及時洗手。用來遮擋口鼻的材料,用後要麼立刻丟棄,要麼及時用肥皂或洗滌劑清洗後,高溫消毒(56 攝氏度以上,持續至少 30 分鐘)。
  • 密切觀察:每天早、晚,指定的管理人員會各進行一次體溫測量,並詢問健康狀況,填寫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記錄表,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隔離者若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則立即報告,並按規定送定點醫療機構診治。若在 14 天醫學觀察期內,如未出現上述症狀,則可解除隔離,恢復正常生活。

當家中有人處在隔離期,其他家庭成員應如何預防:

  • 家人應該住在別的房間,不與隔離著同室居住。如有廁所等共用空間,要保證通風良好。
  • 限制家庭看護人數,最好是專門指定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來擔任“護工”,看護隔離者。
  • 隔離者不得接受他人探訪。
  • 在與隔離者接觸時(1~2 米),需要佩戴緊貼面部的一次性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期間也不要觸控或調整口罩。如果口罩被分泌物弄溼或弄髒,必須立即更換。口罩用後要丟棄,並在摘下口罩後要立刻洗手。
  • 在與患者及其周圍環境接觸後,要洗手,並用 75% 酒精消毒。洗手後最好用一次性紙巾擦乾手,及時丟棄。如果沒有一次性紙巾,請使用專用的毛巾擦乾,毛巾變溼就要及時進行更換。
  • 避免直接接觸隔離者的口腔或呼吸道的分泌物,還有糞便。應使用一次性手套來處理隔離者的相關生活垃圾。在戴手套之前之後,都要洗手消毒。
  • 在清潔和處理沾有隔離者體液的傢俱表面、物品、衣物、床單時,請使用一次性手套和防護服(比如塑料圍裙)。不要抖動髒衣服、髒床單,並且要避免面板和衣服直接接觸這些可能被汙染的織物。之前之後都要洗手消毒。
  • 床頭櫃、床架、以及其它臥室傢俱等在家裡經常被人觸控的表面,應該每天清潔,並用含有 1% 漂白劑的常規家用消毒劑進行消毒。
  • 每天清潔衛生間和浴室的表面,並用含有 1% 漂白劑的常規家用消毒劑進行消毒。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