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管圓線蟲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廣州管圓線蟲病是由廣州管圓線蟲幼蟲寄生於人體所引起的,是一種以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寄生蟲病。本病主要流行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其中東南亞、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比較嚴重。

  • 該病主要是因進食了含有廣州管圓線蟲第三期幼蟲的生或半生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生食被幼蟲汙染的食物或水也可感染。
  • 典型的症狀為急性劇烈頭痛,其次為頸項僵直,可伴有噁心、嘔吐、視力減退、發熱等。
  • 一般採取支援對症治療。
  • 人體感染後,主要引起嗜酸性粒細胞性腦膜炎。病程一般呈自限性,少數重症患者可留有後遺症,甚至死亡。預防重點: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近期(約 1 個月)有進食或接觸本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史,出現明顯的頭痛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首次就診,醫生會進行腦脊液等檢查。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本病的突然表現是劇烈的頭痛,可伴有頸項僵直、噁心、嘔吐、發熱,視力減退、面癱等症狀。因此,如果突然出現上述症狀,特別是近 1 個月內曾生食或半生食螺、蛙、蝸牛等,或者飲生水者,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感染科。

醫生如何診斷廣州管圓線蟲病?

本病的診斷主要基於臨床表現,腦脊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增高,以及已知或可疑的流行病史。

  • 流行病史:有生食、半生食或接觸本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史。
  • 腦脊液檢查:壓力升高,嗜酸性粒細胞數超過 10%,白細胞總數和蛋白含量增多。
  • 病原學檢查:從腦脊液或眼部等檢測出廣州管圓線蟲幼蟲,但檢出率極低。
  • 免疫學檢查:血清或腦脊液中廣州管圓線蟲抗體或迴圈抗原陽性。
  •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正常或增高,嗜酸性粒細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什麼症狀?嚴重程度如何?持續性還是陣發性?出現多久了?
  • 頭痛的部位?
  • 發病前 1 個月左右是否有生食或半生食螺、蛙、蝸牛、蝦、蟹等,是否有飲生水的習慣?吃蔬菜水果前是否徹底清洗?
  • 曾服過什麼藥物?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病是什麼原因?
  • 我需要做什麼檢查?怎麼治療?醫保能報銷嗎?
  • 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法?治療效果怎麼樣?
  • 治療期間和以後我需要注意什麼?
  • 這個病會傳染嗎?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篩查嗎?

本病是因食入含廣州管圓線蟲幼蟲而感染的。所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以下方面:

  •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切忌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蝦、魚、蝸牛等本蟲的中間宿主和轉繼宿主。不飲生水。
  • 食用蔬菜、水果前,充分洗淨。
  • 加工上述可能被幼蟲汙染的食物後,充分清潔雙手及操作區,避免汙染。

廣州管圓線蟲病的治療主要為支援對症治療,大多數患者的病程是自限性的,能夠完全康復。

  • 支援對症治療
    • 臥床休息,給予清淡易消化飲食,根據需要補充水電解質,必要時可以靜脈輸液補充。
    • 有顱高壓症狀的患者,可以通過靜點甘露醇、糖皮質激素,或定期排放腦脊液以緩解症狀。
  • 病原治療:與糖皮質激素聯合使用驅蟲劑阿苯達唑,對多數病例有效。但曾有報道使用驅蟲劑後,患者出現臨床惡化,可能與垂死蟲體引發的炎症反應有關。需臨床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 眼部受累時,可予手術或鐳射治療。

疾病發展和轉歸

本病大多數預後良好,能夠完全康復。極少數嚴重病例可致死或留有後遺症。早診斷早治療與預後相關。

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廣州管圓線蟲幼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而感染;生食被幼蟲汙染的蔬菜、瓜果或水也可感染。

廣州管圓線蟲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病原

  • 病原體為廣州管圓線蟲幼蟲或成蟲早期(性未成熟)階段。
  • 廣州管圓線蟲是我國學者陳心陶 1933 年首次在廣州鼠肺內發現的,隸屬於線形動物門,線蟲綱,圓線蟲目,後圓線蟲科管圓線蟲屬。
  • 蟲體細長,呈白色線狀,頭端圓鈍。

生活史

  • 成蟲寄生於終宿主鼠的肺動脈裡,在此產下蟲卵。
  • 第一期幼蟲移行至大鼠咽部,在此被吞下後,隨糞便排出體外。
  • 第一期幼蟲被中間宿主(淡水螺、蛞蝓等軟體動物)吞食後,經兩次蛻皮,發育成第三期幼蟲。第三期幼蟲為感染性幼蟲。
  • 淡水魚、蝦、蟹、蛇、蟾蜍、蛙、蝸牛等因捕食中間宿主,食入第三期幼蟲,成為轉繼宿主。
  • 鼠類吞食含感染性幼蟲的中間宿主或被感染幼蟲汙染的食物,幼蟲通過腸壁血管到達身體各器官,其中多數最終到達腦部。在腦部發育為第四期幼蟲、成蟲早期,再隨血液迴圈到達最終寄生部位——肺動脈,發展為成蟲。鼠類是本蟲的終宿主。

人類感染途徑

  • 傳染源:能排出廣州管圓線蟲第一期幼蟲的鼠類。
  • 感染方式:經口感染。

傳播途徑

  • 生食或半生食攜帶三期幼蟲(感染性幼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繼宿主而感染。
  • 食用被幼蟲汙染的蔬菜、水果或生水。

發病機制

  • 感染性幼蟲進入人體後,移行途徑與在鼠體內相同。但在人體,幼蟲多停留在中樞神經系統,極少進入肺內繼續發育。在人體內蟲體停留在第四期幼蟲或成蟲早期階段。人是本蟲的非正常宿主。
  • 幼蟲在神經系統移行時的機械刺激和抗原作用,可導致炎症反應和過敏反應。
  • 最典型的表現為腦脊液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升高的腦膜炎。

哪些人易患廣州管圓線蟲病?

  • 喜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類、蛙、魚、蝦、蟹等。
  • 生食蔬菜、水果時清洗不徹底。
  • 喜飲生水。
  • 加工螺類等的工作人員。

本病以腦脊液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升高為特徵,通常表現為一過性腦膜炎,也有累及腦部、脊髓和神經根的嚴重疾病,少數可累及眼、肺。

潛伏期為 1~36 天,多為 7~14 天,兒童的潛伏期較成人短 3 天左右。

廣州管圓線蟲病有哪些症狀?

  • 突出症狀為急性劇烈頭痛,呈脹裂樣痛,頭痛部位通常位於枕部或雙顳部。
  • 頸項僵直、噁心、嘔吐也較為常見。
  • 部分患者可有低至中度發熱,皮疹、感覺異常。
  • 少數患者可出現面神經麻痺,眼外肌受累,視力減退、複視。
  • 少數嚴重病例可有癱瘓、意識障礙,甚至死亡。
  • 極少數病例累及呼吸系統,出現肺出血、肺動脈蟲栓、肉芽腫性肺炎。

廣州管圓線蟲病併發症有哪些?

人體感染後,主要引起嗜酸性粒細胞性腦膜炎。病程一般呈自限性,少數重症可留有後遺症,甚至死亡。

本病通過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可以預防。

  • 大力開展衛生宣傳教育,增強群眾的衛生防護意識。
  • 控制傳染源:加強滅鼠。
  • 切斷傳播途徑:避免食入未熟的中間宿主和轉繼宿主;蔬菜、水果食用前充分清洗;不飲生水。
  • 接觸本蟲宿主的人員需注意避免汙染;操作時生熟分開。
  • 食品管理部門加強食品衛生監管。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