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皰疹: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汗皰疹(dyshidrosis)又稱為手足溼疹,是一種手掌、腳底,以及手指和腳趾兩側發生的水皰性面板病。汗皰疹多見於 20~40 歲年齡段的患者,女性患病率更高。如果伴有個人過敏史或汗皰疹家族病史,則患病風險將會顯著上升。

  • 汗皰疹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它可能與特應性皮炎以及過敏性疾病有關,不具有傳染性。
  • 汗皰疹的臨床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壓力過大、接觸鈷和鎳等金屬、免疫功能低下或過敏體質、手腳多汗。
  • 汗皰疹患者的手、腳可出現群集的水皰,通常可維持 3 周左右的時間,引發患處面板疼痛和劇烈的瘙癢。
  • 若症狀嚴重且未經治療,可能影響患者的正常行走或工作,反覆抓撓還會造成患處細菌感染。
  • 如果患者手、腳出現群集的小水皰,且遲遲未見消退,應該前往醫院接受診治。臨床醫生通過觀察皮疹的症狀,通常可得出確診結果,若有必要還可進行實驗室檢測。
  • 汗皰疹無法治癒,水皰可能會定期反覆發作。但通過適時用藥,注意護膚,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如果患者的病情較輕,最終可自行消失。患者可以通過居家治療措施緩解瘙癢症狀,同時應預防水皰破潰,促進患處面板癒合。
  • 由於汗皰疹的具體致病機制未知,因此目前無法從根本上做到有效預防。只能通過控制誘發因素,降低疾病風險。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果患者手、腳出現群集的小水皰,且遲遲未見消退,應該前往醫院接受診治。

  • 真菌感染的面板病也會有類似症狀,患者無法自行鑑別究竟屬於何種疾病。
  • 經由醫生確診之後,才能進行對症治療。

就診科室

  • 面板科

醫生如何診斷汗皰疹?

  • 首先醫生會仔細詢問患者的病史、症狀,並對患者的皮疹進行細緻的檢查,通常就可以得出確診結果。
  • 實驗室檢查:若有必要醫生會採集部分皮屑樣本,進行實驗室觀察或培養,從而與其他類似的真菌感染面板病進行鑑別。
  • 面板過敏原檢測:可以鑑定導致面板過敏的物質,患者今後應避免接觸此類過敏原。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水皰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 水皰是持續存在還是間歇性發作?
  • 水皰疼痛或瘙癢的程度有多嚴重?
  • 以前是否發生過類似症狀?
  • 除了水皰,是否還伴有其他過敏性疾病?
  • 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是否會接觸到鈷、鎳類金屬或其他化學試劑?
  • 近期是否曾經服用藥物或營養補劑?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導致汗皰疹?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
  • 治療多久之後症狀會緩解?
  • 汗皰疹是否會傳染給他人?
  • 汗皰疹能否治癒?是否還會復發?
  • 今後的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患者可以通過居家治療措施緩解瘙癢症狀,同時應預防水皰破潰,促進患處面板癒合。

  • 冷敷:用溼冷的毛巾冷敷患處水皰,每次 15 分鐘,每天進行數次,可以有效緩解瘙癢。
  • 服用非處方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或氯雷他定,都可以幫助減輕瘙癢。
  • 使用收斂劑:例如金縷梅酊劑浸泡患處可以加速癒合。
  • 病情發作時最好不要帶戒指,戒指背面的區域性面板可能由於潮溼而更容易出現水皰。
  • 做家務時最好戴手套,可以避免雙手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或無意中導致水皰破潰。
  • 每次洗手或洗澡之後,都要使用潤膚霜塗搽手腳部位。
  • 儘可能避免抓撓水皰,以防感染。

汗皰疹無法治癒,水皰可能會定期反覆發作。但通過適時用藥,注意護膚,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如果患者的病情較輕,最終可自行消失。

如何治療汗皰疹?

醫生會根據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給予相應的治療,用藥方案如下:

  • 糖皮質激素
    • 強效糖皮質激素藥膏可以加速症狀緩解,促進水泡消失。上藥前溼敷患處可以增強對藥物的吸收;上藥後用保鮮膜包裹患處,也可以促進藥物更好的發揮作用。
    • 對於症狀非常嚴重的患者,臨床醫生會建議口服或注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潑尼鬆。但要注意,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不得長期使用,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
  • 光療:採用儀器進行紫外線照射,同時聯用藥物治療方案。
  • 免疫抑制劑藥膏:使用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可以減少糖皮質激素藥物的使用。但此類藥物也會產生副作用,例如增加面板感染的風險。
  • 注射肉毒素:有些臨床醫生還會建議重症患者可注射肉毒素。
  • 水皰引流:對於某些大型水皰,臨床醫生可能會進行引流,去除其中的液體。但是患者不要自己輕易嘗試,因為必須確保無菌操作,以免水皰感染,導致病情雪上加霜。

汗皰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汗皰疹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它可能與特應性皮炎以及過敏性疾病,如花粉熱有關。在鼻過敏患者中,汗皰疹常呈現季節性發作。

該病不具有傳染性,即使接觸患處面板也不會發生人際傳播。

汗皰疹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 壓力過大:汗皰疹似乎在患者承受過大的心理或生理壓力時更容易發作。
  • 接觸某些金屬:通常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接觸鈷和鎳。
  • 面板過敏:人體在接觸某些刺激性過敏原出現皮疹後,更容易發生汗皰疹。
  • 伴有特應性溼疹的患者。
  • 溫暖、潮溼的天氣:導致手、腳多汗。
  • 免疫系統功能低下。
  • HIV 感染/艾滋病。

汗皰疹有哪些症狀?

  • 水皰較小,一般僅為米粒大小,群集於手掌、腳底,以及手指和腳趾兩側。在較為嚴重的患者中,小水皰會逐漸合併成大水皰。
  • 汗皰疹患處面板常見有疼痛或劇烈瘙癢,通常會維持 3 周左右的時間。一旦汗皰疹的水皰乾涸後,會形成鱗屑狀的脫皮,並顯露出紅色、幼嫩的新生面板。
  • 水皰常常會間隔幾個月或每年定期復發。某些情況下,甚至在前次出現的水皰尚未完全癒合時,新一批的水皰又開始出現。

汗皰疹會導致哪些併發症?

部分症狀嚴重且未經治療的患者,手、腳的疼痛和瘙癢可能會限制其日常行動:

  • 如果腳底有大量水皰或大型水皰,患者可能無法正常行走。
  • 如果手上有群集的水皰,且劇烈瘙癢,患者就無法進行工作或家務勞動。

反覆抓撓還會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導致患處皮膚髮生:

  • 疼痛、腫脹。
  • 水皰中出現膿液。
  • 結痂,形成瘢痕。

由於汗皰疹的具體致病機制未知,因此目前無法從根本上做到有效預防。只能通過控制誘發因素,降低疾病風險:

  • 儘量緩解心理或生理壓力,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 避免接觸鈷、鎳類金屬及其製品,避免接觸刺激性化學試劑。
  • 平時應注意面板保養,減少過敏。
    • 加強過敏原的檢測。
    • 洗手用溫和的洗手液和溫水。
    • 洗手之後要及時擦乾。
    • 日常使用潤膚霜。
    • 接觸刺激性物質時記得戴手套。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