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桿菌肺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黃桿菌肺炎?黃桿菌肺炎,是因免疫力低下等原因,肺部感染了黃桿菌(細菌聚集時呈黃色,一般不感染健康人群),出現發熱和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並可能繼發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的疾病。
  • 該病的患病情況如何?本病主要發生在新生兒和年老體弱人群中,目前缺乏全國範圍內的流行病學資料。
  • 為什麼會得該病?病因是黃桿菌隨呼吸道侵犯肺部,在肺內大量繁殖導致肺炎。氣候寒冷、使用免疫抑制劑、密切接觸患者等是該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年老者和嬰兒是本病的主要人群。
  • 該病有哪些型別?根據黃桿菌的型別,分為腦膜敗血黃桿菌肺炎和 Ⅱb 亞群黃桿菌肺炎。
  • 該病的主要症狀有哪些?發熱、咳嗽、咳痰是黃桿菌肺炎最突出的臨床表現。病情加重時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精神錯亂、抽搐等症狀。更嚴重的可能發生呼吸衰竭的表現,如呼吸急促、面色青紫、神志昏迷等。低鉀血癥、肝腎損傷、腦膜炎等是常見的肺外併發症。
  • 如何治療該病?以藥物治療為主,通過口服抗生素來殺滅細菌。對於病情危重的患者,要輔助使用呼吸機。由於症狀不典型,所以將黃桿菌感染同其他肺炎相區分,這是治療的關鍵。黃桿菌的耐藥比較嚴重,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是治療的難點。
  • 該病的主要危害?不及時治療的話,容易出現其他器官如腦、肝、腎的損傷,嚴重的會出現呼吸衰竭和休克,最終導致死亡。
  • 如何預防該病?控制好原發疾病,提高免疫力是預防的主要措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發熱:熱度最高時 39 攝氏度,在 24 小時內波動超過 2 攝氏度,最低時體溫仍大於 37 攝氏度。
  • 咳嗽、咳痰:痰液呈黃色,性質很粘稠而不易咳出。可能出現黃痰中帶血絲。
  • 嬰兒出現哭鬧減少和不喝奶等症狀。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高熱:體溫持續大於 39 攝氏度,伴有大量出汗,面色潮紅。
  • 呼吸困難:患者感覺呼吸很費力,呼吸加快,出現張口呼吸和鼻翼扇動。
  • 出現精神錯亂、嗜睡、昏迷。
  • 出現持續的頭痛,為脹痛或跳痛,在咳嗽和打噴嚏時加重。
  • 出現嘔吐,胃內食物被噴射出來。

建議就診科室

  • 感染科
  • 呼吸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黃桿菌肺炎?

當醫生懷疑是黃桿菌肺炎時,將通常依據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免疫學檢查和病原學檢查等方法來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肺部聽診:醫生通過聽診來初步判斷肺部有沒有炎症。患者平臥或者端坐體位,醫生會用聽診器來聽診,需要患者配合做呼吸和憋氣的動作。
  • CT 檢查:可以觀察肺部感染的範圍。患者需平躺在 CT 床上,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呼吸。
  • 痰液檢查:用來檢查有無黃桿菌的感染。患者將痰液收集到塑料盒中,吐痰之前最好用清水漱口,吐痰之後不要額外吐唾沫。
  • 血常規和 C 反應蛋白:輔助判斷有無細菌感染。當血中白細胞明顯增多,C 反應蛋白明顯升高時,提示有細菌的感染。患者需配合醫生採血,嬰兒需要家屬幫忙按壓住上臂,方便醫生取血。
  • 生化檢查:幫助判斷有沒有肝腎功能的損傷。需要患者配合醫生抽血檢查。
  • 腦脊液檢查:懷疑腦膜炎時,醫生會抽取腦脊液來診斷。患者要側臥在床上,雙手抱膝,把身體彎成弓形並保持靜止,由醫生操作抽取腦脊液。
  • 胸腔穿刺:本病容易引起胸腔積液,胸腔穿刺可以抽取胸水來緩解症狀,同時進行診斷。患者根據醫生的提示擺好體位,醫生會在局麻之後進行穿刺抽液。
  • 血氣分析:可以判斷有沒有呼吸衰竭。醫生會從手腕或者大腿根部抽取動脈血,抽完血患者需要按壓抽血部位 20~30 分鐘。
  • 黃桿菌培養:可以確診該病,但難度較大。患者將痰液交給醫生,醫生會用特定的培養基來培養菌落。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開始發熱的?
  • 體溫多少度左右?
  • 痰液是什麼顏色的?
  • 痰中有沒有血?
  • 近期有外出旅遊過嗎?
  • 有沒有長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 出現過頭痛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
  • 我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 吃藥治療需要多久?
  • 要不要住院治療?
  • 需要停用平時吃的激素嗎?
  • 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服用藥物注意事項:
    • 抗生素長期應用,可能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傷,所以應該每週複查 1 次肝腎功能,如果出現異常要及時告知醫生。
    • 服用祛痰鎮咳藥後可能會出現口乾,乏力,嗜睡等反應,一般可以自行緩解。
  • 複查:用藥 1 周後複查 CT,待醫生評估治療效果後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 飲食:治療期間要堅持優質飲食,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豆製品等。由於很多患者會出現低鉀血癥和低鈉血癥,所以可以補充食用香蕉、草莓、橘子等水果,補充淡鹽水。
  • 運動:治療期間不要劇烈運動,病情急性期要多臥床休息,可以在床邊和走廊散步。病情恢復後逐漸恢復運動,以每天傍晚慢走 30~60 分鐘為宜。清晨溫度低,人體免疫力較低,也不宜運動。
  • 其他:患者要戒菸,多練習咳嗽,家屬通過拍背來促進痰液的排出。

以藥物治療為主,通過口服抗生素來殺滅細菌。對於病情危重的患者,要輔助使用呼吸機。

藥物治療

  • 可待因:可以緩解咳嗽的症狀。主要不良反應有興奮和煩躁不安等,一般不良反應症狀輕微,可以不用停藥。
  • 鹽酸氨溴索:能夠稀釋痰液,有利於痰液咳出。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胃痛、腹瀉等,一般無需處理。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過敏性皮疹,此時要立即停藥。
  • 米諾環素:通過抑制蛋白質的產生,起到抑制黃桿菌生長的作用。服用本藥後,部分患者有噁心和食慾減退等症狀。
  • 氧氟沙星:可以有效地殺傷黃桿菌。可能出現噁心頭暈等不良反應,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兒童不能使用本藥物。
  • 頭孢哌酮:是第三代頭孢類藥物,對黃桿菌有一定的殺傷作用。不良反應很輕微。

其他治療方法

輔助通氣治療:黃桿菌肺炎進展很快,如果出現呼吸衰竭,需要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醫生會給患者插管,由於該治療是有創的,所以需要患者和家屬充分理解並簽字。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患者不接受治療,肺炎會進一步加重,甚至出現其他器官如肝臟的損傷,嚴重時出現呼吸衰竭和休克,最終導致死亡。
  • 若早期發現並儘早治療,可以有效延緩病情的發展,經過抗生素治療,細菌被及時清除,可以恢復健康。但本病死亡率較高,可能和患者本身有基礎疾病,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關。

黃桿菌一般不引起健康人群的肺炎,通常在人體免疫力低下時如艾滋病發病時,或者在新生兒和嬰兒,以及年老體弱人群中發生感染。空氣中的黃桿菌被吸入,在肺內大量繁殖並引起肺部炎症,出現一系列的症狀,或者擴充套件到其他器官引起各種併發症。

黃桿菌肺炎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通過呼吸道感染大量的黃桿菌,達到致病所需的數量後,就可能會導致肺炎的發生。
  • 身體免疫力低下時,原本在呼吸道的黃桿菌就會大量繁殖,伺機入侵肺部,而機體沒有完善的免疫系統去清除病菌,從而導致黃桿菌肺炎。

哪些人容易患黃桿菌肺炎?

有如下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疾病:

  • 環境因素:冬季氣溫低而乾燥,人體免疫力較低,容易通過呼吸道感染黃桿菌。
  • 職業因素:醫務工作者尤其是呼吸科醫生,經常接觸黃桿菌肺炎的患者,容易感染到細菌而發病。
  • 藥物因素:使用免疫抑制劑或者激素的人群,身體免疫功能降低,容易感染該病。

有如下不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疾病:

  • 年齡因素:年老者和嬰兒的抵抗力弱,容易感染髮生黃桿菌肺炎。
  • 疾病因素: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如有慢性肺病的患者通氣功能差,長期臥床休息時容易引起肺炎。

發熱、咳嗽、咳痰是黃桿菌肺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病情加重時,可能出現呼吸急促和神志恍惚等症狀,更嚴重的可能發生呼吸衰竭,併發腦膜炎和肝腎功能損傷等。

黃桿菌肺炎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黃桿菌肺炎的常見症狀包括:

  • 發熱:所有患者都會出現發熱的症狀,以中高熱為主,通常體溫都高於 38 攝氏度。感染嚴重時毒血癥較重,熱度最高會超過 39 攝氏度,體溫波動很大,在 24 小時內波動會超過 2 攝氏度,稱為“弛張熱”。
  • 咳嗽、咳痰:是很常見的症狀,痰液呈黃色,性質很粘稠,因此不易咳出。猛烈咳嗽會導致小血管破裂,因此可能出現黃痰中帶血絲。
  • 呼吸困難:患者有氣喘的症狀,會感覺呼吸費力。用力呼吸時會有“三凹徵”,即鎖骨和胸骨的上方,以及肋骨之間的面板會凹陷。另外患者呼吸加快,嚴重時會出現張口呼吸和“鼻翼扇動”,即鼻翼隨著吸氣而擴大,呼氣而縮小。
  • 頭痛和嘔吐:是較常見的表現,提示細菌已經侵犯到腦膜引起腦膜炎。當顱內壓力增高時,患者會出現持續的頭痛,大多為脹痛或跳痛,在咳嗽和打噴嚏時會加重。典型的嘔吐是把胃內食物噴射出來。
  • 不哭、少動、拒食:是嬰兒發生黃桿菌肺炎的常見表現,出現哭鬧減少,不喝奶等症狀。

黃桿菌肺炎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呼吸衰竭:呼吸困難,肺部通氣和換氣出現障礙,身體極度缺氧。
  • 膿毒性休克:大量毒素進入血液,導致血管擴張,出現心率增快和血壓下降等。
  • 細菌性腦膜炎:細菌入侵顱內的腦膜,導致出現頭痛、嘔吐、肢體僵硬等症狀。
  •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心、肝、腎、肺等多個器官的功能障礙,是病情危重的表現。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醫務工作者要穿戴好防護服,戴好口罩,做完檢查後及時洗手,換洗工作服,減少感染的機會。
  • 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平時注意防寒保暖,出門戴口罩,不要到人聚集的地方。
  • 冬季時出門戴口罩,可以穿毛衣戴圍巾來保暖,建議冬季室內健身,可以減少感染細菌的機會。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或防止疾病復發:

  • 嬰兒不要經常帶到人多的地方。年老者多鍛鍊身體,保持 1 周 4 次左右的慢走或太極拳運動,保持心情愉悅。
  • 有基礎疾病的患者要積極治療原發病,長期臥床的患者要經常練習咳嗽排痰。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