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熱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黃熱病 (Yellow fever,YF) 是一種由黃熱病毒引起,經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流星於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熱帶地區。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3 年非洲因黃熱病造成的嚴重病例為 8.4 萬~17 萬例,其中死亡 2.9 萬~6 萬例[1]。安哥拉於 2015 年 12 月 5 日確診首例病例,至 2016 年 3 月 20 日共報告疑似病例 1132 例,確診 375 例,死亡 168 例。我國於 2016 年 3 月 12 日確診首例輸入性黃熱病病例,截至 2016 年 3 月 24 日共發現 6 例輸入性病例,均來自於安哥拉[1]

  • 黃熱病由黃熱病毒引起,經蚊叮咬傳播。城市型黃熱病傳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主要流行於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熱帶地區,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 黃熱病初期症狀沒有特異性,主要為寒戰,發熱,頭痛,畏光,下肢疼痛,肌肉痛,頭暈噁心等;
  • 如果從非洲或中南美洲回國後,出現發熱,肌肉痛,黃疸,面板出血以及厭食噁心等症狀需立即就醫,醫生會結合症狀和病史,以及實驗室檢查做出診斷;
  • 患者要注意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目前黃熱病毒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主要採取對症治療;
  • 患病期間保持有效隔離,患者需臥床休息;
  • 預防黃熱病主要是接種疫苗,前往非洲和中南美洲黃熱病流行國家旅行或出差的人員需在出發前接種黃熱病疫苗。該病主要通過蚊叮咬傳播,要做好防蚊工作。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1][2]

  • 該病主要流行地區為非洲和中南美洲,因此從非洲和中南美洲回來後若感覺不適需立即就醫。
    • 登革熱等病毒與黃熱病有類似症狀,患者需經過檢查後才能明確病因。
    • 檢測出黃熱病毒核酸或分離出黃熱病毒可以確診。
    • 黃熱病患者大部分可自愈,但是進入中毒期的患者死亡率高,需要引起重視。

就診科室

  • 感染科

醫生如何確診黃熱病?[1]

  • 醫生會詳細詢問近期是否有去黃熱病疫區旅行的病史,並結合患者的症狀和實驗室檢查進行確診。
  • 實驗室檢查:
    • 一般檢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生化檢查和凝血功能等。
    • 血清學檢查:主要檢測黃熱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包括血清特異性 IgM 抗體和 IgG 抗體。
    • 病原學檢查:是確診依據,包括核酸檢測、病毒分離。
  •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 症狀持續了多長時間?
  • 症狀是加重還是逐漸緩解?
  • 是否有去非洲或南美洲旅遊?
  • 去之前有沒有接種相關疫苗?
  • 同行人員有無類似症狀?

患者可以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什麼原因導致了黃熱病?
  • 什麼檢查可以確診黃熱病?
  • 黃熱病有無特效藥?
  • 黃熱病是否能被治癒?
  • 黃熱病是否會復發?
  • 黃熱病在人與人之間是否具有傳染性?
  • 急性期病人應臥床休息,採取有效防蚊隔離措施。
  • 可以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
  • 患病期間不要服用阿司匹林等導致出血的藥物。

本病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主要為對症支援治療,以達到控制病情、緩解症狀的目的。

如何治療黃熱病?[1][2]

一般治療

  • 臥床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徵,有頻繁嘔吐、消化道出血時應禁食、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支援治療

  • 高熱時需要物理降溫。
  • 肝功能損害時,需要進行保肝、降酶、退黃治療,補充維生素K促進凝血因子合成,必要時人工肝支援治療。
  • 嚴重出血時補充凝血因子、血小板、新鮮血漿等,必要時輸注紅細胞。
  • 急性腎損傷時,必要時可予腎臟替代治療。
  • 上消化道出血時需要用質子泵抑制劑、凝血酶等治療。
  • 出現腦水腫時, 需要用20%甘露醇進行脫水治療。

黃熱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1][3]

黃熱病主要由黃熱病毒引起,該病毒屬於蟲媒病毒 B 組披膜病毒科,病毒主要由埃及伊蚊叮咬而傳播。

傳染方式包含城市型和媒介型:

  • 城市型:傳播模式為“人-埃及伊蚊-人”,主要發生於人口密集的城市,對人類危害最大,一旦流行容易引起暴發。
  • 媒介型:主要發生於草原地區,傳染源為人和猴子,媒介包括黃頭伊蚊、泰氏伊蚊、白斑伊蚊等。
  • 感染黃熱病病毒的人,經 8~12 天可具傳染性。

發生黃熱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1]

  • 人群對黃熱病普遍易感;
  • 未接種疫苗而前往非洲或中南美黃熱病流行地區。

黃熱病主要有哪些臨床特徵?

黃熱病的潛伏期通常為 3~6 天,也可長達 10 天,感染黃熱病後大多數無症狀或症狀較輕,臨床表現可分為以下 4 期[1][2]

  • 感染期:處於病毒血症期,可持續 3~5 天。 急性起病,寒戰、發熱(39℃~41℃),全身不適,頭痛、畏光、腰骶部和下肢疼痛(特別是膝關節)、肌痛、厭食、噁心嘔吐、煩躁易怒,但症狀無特異性。
  • 緩解期:3~5 天后,體溫下降,症狀減輕,大多數患者開始恢復,但約 15% 的患者在 48 小時之內病情再次加重,進入中毒期。
  • 中毒期:處於肝腎損害期,病情再次加重,出現多器官功能損傷表現,主要為:
    • 體溫再次升高;
    • 黃疸逐漸加重;
    • 頻繁嘔吐,上腹痛;
    • 可出現多部位出血,如面板瘀點,鼻黏膜出血,甚至腔道大出血、休克;
    • 腎功能異常,蛋白尿、血尿,尿量減少;
    • 躁動、譫妄、昏迷。
  • 恢復期:可持續 2~4 周。體溫下降至正常,症狀逐步消失,器官功能逐步恢復正常。

黃熱病主要引起哪些併發症?[1][2]

  • 多部位出血:皮下瘀斑、鼻衄、黏膜出血,甚至腔道大出血;
  • 多臟器損害:肝腎功能異常;
  • 心肌損傷、急性心臟擴大;
  • 躁動、譫妄、昏迷;
  • 休克。
  • 前往黃熱病流行區人員應在出發前至少 10 天接種黃熱病疫苗;
  • 使用驅蚊劑、穿長袖衣服來進行防蚊;
  • 在境外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就診。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