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是一種罕見的慢性細菌性腎感染。通常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表現為腎臟內部的結構和功能遭到廣泛性破壞。隨著慢性炎症進展,可逐步出現膿腫和肉芽組織增生,以及纖維化瘢痕(疤痕)。
  • 醫學專家在 1916 年首次對該病進行了詳細報告。此類患者相當罕見,僅佔慢性腎盂腎炎總體的 0.6%,具體發病率不詳。該病在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都有可能發生,主要集中在 50~70 歲年齡段。絕大部分患者僅單側腎臟受到感染,雙腎同時感染者極其少見。
  • 本病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泌尿道梗阻、結石、感染,脂代謝異常,區域性淋巴管或血管梗阻和免疫功能紊亂等。大腸桿菌和變形桿菌是本病最常見的病原菌。
  • 本病分期如下:
    • Ⅰ 期(腎內期):病變開始於腎盂和腎盞,侷限於腎臟內部(腎臟內的尿液會通過腎乳頭的小孔流入腎盞,腎盞將尿液彙集後進入腎盂。腎盂是一個漏斗狀的結構,終端逐漸變細通向輸尿管)。
    • Ⅱ 期(腎週期):病變已穿透腎臟,侵犯腎臟周圍的脂肪組織。
    • Ⅲ 期(腎旁期):病變瀰漫於大部分或整個腎臟,並廣泛波及腎臟周邊的組織器官。
  • 本病的主要症狀是腰腹部疼痛並可觸及腫塊、血尿、膿尿、發燒、乏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 本病一般需手術切除腎臟病變部分,術後以抗生素短期治療。主要目的在於徹底清除感染,避免併發症風險。大部分患者在短期內即可實現痊癒。
  • 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感染可不斷蔓延,形成多發性膿腫、腎臟完全失去功能、急性腹膜炎,症狀嚴重甚至出現全身性中毒反應、休克和死亡。
  • 切除一側腎臟的患者雖然僅留一側腎臟,但正常情況下足以應付體內的代謝需求。此後,應每年定期體檢,重點關注自身的腎功能是否維持正常。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當患者發現腰腹部疼痛並可觸及腫塊,並伴有血尿、膿尿時,請及時就醫。由於本病缺乏典型症狀,只有去醫院查明病因,才能制定有效的處置方案,以免病情繼續惡化。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若重症感染者出現高熱、意識模糊、休克,務必及時送醫急救。

建議就診科室

  • 泌尿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

醫生會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血液及尿液檢測、病理檢測、微生物培養及影像學檢查等鑑別病因、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最終得出確診結果。

具體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醫生會觸控腹部、盆腔,檢視是否存在腫塊、疼痛或壓痛,並觀察全身是否還有其他異常。
  • 血常規檢查:檢查患者是否發生貧血(血液中血紅蛋白成分減少,患者可有面板黏膜蒼白、乏力)或白細胞升高(白細胞負責對抗外來入侵,白細胞升高表示可能發生病原體感染)。
  • 血生化檢測:測定各項生化指標,評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和炎症反應,以及腎功能受損的嚴重程度。
  • 尿液檢查:鑑別是否存在血細胞、癌細胞或病原體感染,初步判斷大致的病因。
  • 尿液培養:進一步明確致病菌的具體型別,並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有助於在抗生素治療中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用藥方案。
  • 影像學檢查:通過超聲、CT、磁共振成像等手段,觀察腹腔和盆腔內的臟器是否發生異常,以及具體的病變範圍和對周圍組織的影響。該檢查可初步鑑別腎臟結構遭到破壞的嚴重程度、是否存在癌變跡象等。
  • 穿刺抽取膿液進行培養:有助於明確診斷病情。由於該病患者有相當比例的尿液培養結果呈陰性,因此此項檢查對最終確診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 病理活檢:醫生在切除病腎後,會取小部分組織交由病理科觀察、評估患者的病變性質。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從何時開始出現症狀的?
  • 泌尿道結石病程有多久?
  • 症狀的嚴重程度如何?
  • 在什麼情況下症狀會減輕或加重?
  • 以前曾是否發生類似情況?是否曾接受治療?
  • 是否還伴有其他疾病或異常情況?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此症狀可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症狀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
  • 是否還會出現其他嚴重的併發症?
  • 是否會影響生育?
  • 推薦採用什麼治療方案?是否還有其他替代方案?
  • 日常生活和飲食應注意哪些方面?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護理注意事項:手術患者術後應注意導尿管是否通暢。假如尿液中出現大量血液應即刻告知醫生。出院後要注意保持傷口清潔,定期更換敷料。注意個人衛生、勤換衣物、保持尿道口清潔乾燥。
  • 複查:患者病情穩定出院後,可以在 1 個月後去醫院複查。醫生通過驗血、驗尿和影像學檢查,評估感染是否徹底痊癒、腎臟功能是否正常。
  • 用藥注意事項:患者僅為術後住院短期用藥,一般不會造成嚴重不良反應。如果患者出院後感覺身體出現不適或其他異常情況,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 飲食:
    • 手術患者:術後需禁食,約 3 天后可給予流質飲食,約 1 周後逐步改為半流質和正常飲食。建議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水分、維生素和纖維素,利於排便。
    • 非手術患者:應嚴格限制含鹽量,儘量避免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減少對泌尿系統的刺激。
  • 運動:
    • 手術患者:術後通常需要臥床休息約 3~7 天,隨後可以開始在床上活動肢體或下床在小範圍內走動,並根據身體恢復情況逐漸增加運動強度。但在短期內注意不要大幅度蹲下、跳躍,更應避免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
    • 非手術患者:患者在治療期間不宜參加高強度的運動或重體力勞動。推薦每週鍛鍊 5~7 天,每次散步或慢跑 30 分鐘,在此基礎上患者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適當調整運動量。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一般需手術切除腎臟病變部分,術後以抗生素短期治療。主要目的在於徹底清除感染、避免併發症風險。大部分患者在短期內即可實現痊癒。

藥物治療

抗生素治療:在醫生手術切除病腎的基礎上,使用抗生素,如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目的在於徹底清除感染,有利於患者更快康復。

手術治療

部分腎臟或一側腎臟切除術:目的是去除病變嚴重的部分腎臟或喪失功能的整個病腎,從而去除病原菌、避免感染繼續蔓延、保護其他泌尿系統和腹腔內的組織器官、減少併發症風險。

疾病發展和轉歸

  • 通過手術和抗生素治療,大部分患者在短期內即可實現痊癒。切除一側腎臟的患者雖然僅留一側腎臟,但正常情況下足以應付體內的代謝需求。此後,應每年定期體檢,重點關注自身的腎功能是否維持正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血尿、膿尿和腰部疼痛等症狀將長期持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感染將不斷進展,逐步蔓延至周邊器官,造成更大的損害。如果病原菌進入血液向全身散播,可引起膿毒血癥等重症感染,具有致死風險。

本病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泌尿道梗阻、結石、感染,血脂代謝異常,區域性淋巴管或血管梗阻和免疫功能紊亂。大腸桿菌和變形桿菌是最常見的病原菌。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本病可能與以下多種因素有關:

  • 泌尿道梗阻或結石:70% 的患者繼發於鹿角形結石(腎臟管道有分叉,形似鹿角,故得此名)。
  • 反覆、長期的泌尿道感染。
  • 脂代謝異常。
  • 區域性淋巴管或血管梗阻。
  • 免疫功能紊亂。

哪些人容易發生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

伴有如下不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

  • 女性:男性和女性都可能發病,但更多見於女性患者,男女比例約為 1∶2。
  • 中老年人群:50~70 歲是患者最集中的年齡段。

伴有如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

  • 長期泌尿道梗阻。
  • 反覆發作的泌尿道感染。
  • 在泌尿道手術或檢查時發生損傷。

腰腹部疼痛並可觸及腫塊、血尿、膿尿、發燒、寒戰、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是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患者最常見的症狀。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會引起哪些症狀?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患者的常見症狀包括:

  • 腰腹部疼痛並可觸及腫塊:這是由於細菌感染侵犯腎臟,引起炎症反應導致腎臟腫大。
  • 血尿、膿尿:此類泌尿道感染症狀,在患者未經治療前可長期存在。
  • 發熱、乏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因該病屬於嚴重的化膿性感染,可引發全身性的感染中毒症狀。嚴重時可導致高熱、休克(全身血液灌注不足導致的嚴重綜合徵,患者可表現為意識不清、血壓下降等)。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必須及時診治,若任其進展,將造成進一步的嚴重後果:

  • 多發性膿腫
  • 腎功能受損或喪失
  • 急性腹膜炎
  • 全身性的中毒反應
  • 休克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包括:

  • 每天應確保飲食中的水分總量達到 2~2.5 升。
  • 嚴格限制食物的鹽含量。
  •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含糖碳酸飲料、油炸食品等。
  • 不要濫用鈣片,除非醫生認為需要補鈣,否則容易引發泌尿道結石。
  •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上廁所前、後都要洗手。
  • 勤洗澡、勤換內褲,保持尿道口周圍清潔。
  • 上完廁所,正確的擦拭方式是從前往後擦,避免肛腸部位的病原菌向前侵犯。
  • 泌尿生殖系統一旦發生感染務必及時就醫,切勿諱疾忌醫而導致病情加重。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於疾病預防或降低發病風險:

  • 戒菸、限酒:吸菸、酗酒都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並對全身臟器造成傷害。所以要拒絕吸菸、避免吸入二手菸的煙霧。每日飲酒不要超標(不超過 300 毫升啤酒、100 毫升紅酒或 30 毫升白酒)。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