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腸惡性腫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迴腸是指連線空腸和盲腸的一段小腸。迴腸惡性腫瘤是指發生於迴腸的惡性腫瘤,分為癌、類癌、惡性淋巴瘤和肉瘤四種類型。

  • 小腸惡性腫瘤約佔胃腸道全部惡性腫瘤的 2%~3%,男性發病高於女性約 2 倍,在 45 歲以後患病率上升,60~70 歲較多。
  • 本病具體病因未明,部分腫瘤的發生可能與腹腔疾病、遺傳性疾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家族型腺瘤性息肉病等)、克羅恩病有關。
  • 主要表現為腹部包塊、腹痛、腸梗阻、發熱、貧血、消瘦等。
  • 迴腸原發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低,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診斷困難,作出診斷時腫瘤往往已處於進展期或出現遠處轉移。
  • 迴腸惡性腫瘤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藥物治療方案的制定需依據腫瘤病理型別等。

迴腸惡性腫瘤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因此一般難以被發現,若出現腹痛、便血,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排便習慣發生改變等,請及時就醫,以排除惡性腫瘤。

建議就診科室

  • 腫瘤內科
  • 消化內科
  • 腹部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迴腸惡性腫瘤?

對於疑似迴腸惡性腫瘤的患者,醫生可以通過小腸癌鋇劑造影,膠囊內鏡、剖腹探查等方法輔助診斷。

  • 小腸癌鋇劑造影:小腸鋇劑造影可顯示小腸疾病的部位、範圍等,但陽性率較低。氣鋇雙重造影法,特別是插管法小腸氣鋇雙重造影,使對小腸出血性病變的診斷率提高 10%~25%。
  • 膠囊內鏡:膠囊內鏡只有曲別針樣大小,檢查時患者只需像吞服藥物膠囊一樣吞服膠囊內鏡,穿著資料記錄儀背心。吞服膠囊後,經醫生檢測確認膠囊進入小腸後即可離開醫院。整個檢查過程需要 8~10 小時,檢查後膠囊從肛門自行排出。膠囊內鏡具有安全、無創、依從性好等特點,但其也具有不能進行病理檢查和內鏡下治療的缺點。
  • 剖腹探查: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但對人的損害也是最大的。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哪些症狀?嚴重程度如何?已經出現了多久?
  • 有沒有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家族型息肉病等病史?
  • 平時工作壓力大嗎?飲食、作息是否規律?
  • 平時是否有規律的體育運動?飲食方面有什麼偏好?
  • 有沒有直系親屬也患惡性腫瘤?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需要做手術嗎?需要化療嗎?醫保能報銷嗎?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哪種方法最適合我的病情?
  • 我是否需要調整某些生活習慣?
  • 這個病有傳染或遺傳的可能嗎?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篩查嗎?
  • 病情觀察:治療後,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的變化,傷口敷料的滲血、滲液及引流液的情況;觀察病人排便的性狀、次數及腹部有無不適,有無腹瀉、便祕、腸梗阻。
  • 飲食護理:術後禁食 2~3 天,禁食期間,胃腸減壓、靜脈補液、應用抗生素;待腸蠕動功能恢復,肛門排氣後,停止胃腸減壓,進少量流食,如無腹脹可進半流食,1 周左右可進軟食,2 周後可進少渣普食。
  • 早期活動:術後平臥 6 小時,如無禁忌改半臥位,爭取早期離床活動,可促進腸蠕動功能恢復,防治腸粘連。

迴腸惡性腫瘤的治療原則是應儘早手術,惡性腫瘤術後應輔以化療,對放療敏感的型別可聯合放療以提高生存率。

藥物治療

迴腸惡性腫瘤應依據病變型別來決定藥物治療方案,具體還需醫師制定。

  • 迴腸癌可選用氟尿嘧啶、順鉑、長春新鹼。
  • 基質瘤可選用格列衛。
  • 惡性淋巴瘤應根據病理組織學型別選用相應的化療方案。

手術治療

早期手術是最有效和最可靠的診斷和治療手段。對於行各項檢查後診斷不明確,臨床上又高度懷疑是小腸腫瘤者,須儘早行腹腔鏡或剖腹探查。

放療

對放射治療敏感的腫瘤,可採用術中內照射和術後外照射的方法進行放射治療,以消滅殘留的瘤組織而提高療效。

具體病因未明,部分腫瘤的發生可能與腹腔疾病、遺傳性疾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家族型腺瘤性息肉病等)、克羅恩病有關。

迴腸惡性腫瘤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迴腸惡性腫瘤的常見症狀包括:

  • 腸梗阻;
  • 腹痛;
  • 消化道出血,如便血;
  • 排便習慣改變,如便次增多、腹瀉或便祕;
  • 全身症狀,如貧血、消瘦。

迴腸癌尚無明確預防方法,重點是規律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