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營養不良: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肌肉營養不良(muscular dystrophy)是一組遺傳性肌肉變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肌肉無力、萎縮,遺傳方式主要為常染色體顯性、隱性和X連鎖隱性遺傳。

  • 肌肉營養不良主要由基因突變引起,導致及細胞內某些蛋白髮生異常,從而導致肌細胞損害、壞死和功能異常。
  • 可以根據遺傳方式、起病年齡、萎縮肌肉的分佈、疾病進展速度和預後進行分類。本病不同型別的臨床表現有所差異,但通常都會表現出進行性加重的肌肉無力、肌肉萎縮。
  • 本病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對症治療、支援治療,重點在於優生優育。建議本病患者或檢測出攜帶致病基因的人,在準備生小孩前進行遺傳諮詢。
  • 大部分患者治療後情況不佳,生活質量較差。對於某些型別的肌肉營養不良症,部分患者能夠擁有接近正常人的壽命。

何時就醫?

一旦發現自己(或家長髮現小孩)有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等症狀,建議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當出現呼吸困難、煩躁、昏迷、暈厥時,建議立刻前往醫院就診。

就診科室

  • 神經科
  • 急診: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缺氧(煩躁、昏迷等)等情況時,建議前往急診就診。

就醫前準備

就醫前,請準備好既往病史資料及用藥資訊,並認真思考和回答下列問題,這些資訊有助醫生準確、快速的判斷病情:

  • 現在的年齡?
  • 肌肉無力/萎縮的症狀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有沒有逐漸加重?出現肌肉無力/萎縮的部位的先後順序?
  • 能不能行走?
  • 有沒有心悸、乏力、運動量比以前小就覺得累、活動後氣促?
  • 有沒有出現煩躁、昏迷、心跳加快、面板青紫等症狀?
  • 有沒有發燒、咳嗽、咳痰?如果有咳痰,痰的顏色、量是什麼?
  • 有沒有看不清東西、聽力下降?有沒有脫髮、多汗、性功能異常?有沒有消化不良、便祕?有沒有講話不清楚?
  • 是否因為肌肉無力、萎縮等表現在其他醫院就診過?在該醫院做過什麼檢查?結果是什麼?在該醫院做過什麼處理?效果怎麼樣?
  • 出現上述症狀以前,有沒有得過糖尿病、心臟病?
  • 有沒有兄弟姐妹?兄弟姐妹有沒有同樣的症狀?
  • 父母和親屬有沒有得過肌肉營養不良症?或有同樣的症狀?

常用檢查

  • 病史:患者需要告知醫生自己的發病過程、症狀、基礎疾病和就醫經過等資訊。患者(或患兒家長)需要特別注意,家庭成員和親屬有沒有相似的症狀。
  • 體格檢查:醫生通常會對患者的肌力、肌張力、肌容量(肌肉的大小)、神經反射進行詳細的檢查。
  • 血清酶學檢測:需要進行抽血,主要觀察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標。可以幫助醫生判斷肌肉營養不良的型別。
  • 肌電圖:可以反應肌肉受損的特徵,幫助醫生判斷肌肉營養不良的型別。
  • 基因檢查:能夠幫助發現致病基因,對生育後代、優生優育有重要意義。
  • 肌肉活檢:明確受損肌肉的病理情況,可以檢測肌細胞中是否存在特定的蛋白,有助於鑑別不同型別的肌肉營養不良。
  • CT、MRI:可以幫助判斷肌肉受損的範圍、程度。
  • 胸部X線平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瞭解心臟的形態、功能,幫助判斷有沒有心臟受累。胸片也能夠幫助判斷有沒有肺部感染。
  • 智力測試: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Becker型肌營養不良症可能引起智力障礙,考慮這兩種型別的患者需要進行智力測試。

治療原則

本病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對症治療、支援治療,重點在於優生優育(減少後代患病)。

  • 支援治療:建議患者適當鍛鍊,避免長期臥床。
  • 對症治療:如關節攣縮、脊柱畸形,可以採取物理治療、矯形等方式;呼吸道感染可以應用抗生素處理;白內障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 藥物治療:如維生素E、肌苷、肌生注射液。
  • 注意監測心臟功能、呼吸功能。
  • 優生優育:由於本病是遺傳病,避免後代患病是非常重要的。檢測出致病基因攜帶者、患者在準備要小孩之前,建議進行遺傳諮詢、產前診斷,減少生出患有本病的小孩的風險。

大部分患者治療後情況不佳,生活質量較差。大部分患者需要依賴輪椅。Duchenne型肌肉營養不良症多在20~30歲時,由於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死亡。

某些型別的肌肉營養不良患者恢復較好,如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Becker型肌肉營養不良症、眼咽型、眼型、遠端行肌肉營養不良症,部分患者能夠擁有接近正常人的壽命。

常見原因

引起肌肉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是:遺傳性肌肉變性。主要病因如下:

  • 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包括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Becker型肌營養不良症。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是最常見的型別。
  • 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症
  • 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
  • 肢帶型肌營養不良症
  • Emery-Dreifuss肌營養不良症
  • 先天性肌營養不良症
  • 眼咽型肌營養不良症
  • 眼型肌營養不良症
  • 遠端型肌營養不良症

發生機制

肌肉營養不良的發生機制主要是基因突變。不同型別肌肉營養不良的致病基因、遺傳方式不同,發生機制也有所不同。總的說來,可以認為是致病基因引起骨骼肌、心肌、呼吸肌等細胞內的蛋白質異常,從而導致肌細胞損害、壞死、和功能異常。

致病基因(導致疾病的突變基因)能夠遺傳給後代。

危險因素/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肌肉營養不良:

  • 父母或親屬患有肌肉營養不良症
  • 男孩: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多見於男孩。

臨床表現

肌肉營養不良的主要表現有:進行性加重的肌肉無力、萎縮,不伴有感覺異常。隨著疾病的進展,可能出現呼吸肌無力,表現為呼吸困難、缺氧。不同型別的肌肉營養不良臨床表現不同,具體如下:

  • 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包括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Becker型肌營養不良症。
    • 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最常見。多在3-5歲出現症狀,常在12歲左右不能行走,20~30歲時因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死亡。主要表現為走路慢、腳尖著地、容易摔跤、Gower徵(從躺著站起來困難)、翼狀肩胛(肩胛骨在背部呈翼狀突起)、肌肉假性肥大(肌肉看上去很大塊,但沒有力氣),大部分患者伴有心肌損害。
    • Becker型肌營養不良症:與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表現類似。不同點在於:起病年齡較晚,多在5-15歲出現症狀;症狀較輕,進展較慢,12歲以後尚且可以行走;很少累及心臟;壽命接近正常。
  • 強直性肌營養不良:成年人更常見,多在30歲以後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肌肉無力、肌強直(肌肉用力收縮後,不能正常鬆開,寒冷時加重)、肌肉萎縮,常為多系統受累。
  • 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症:常在青少年期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面部表情少、閉眼無力、手臂和肩膀肌肉萎縮、嘴脣肥厚,可能伴有視力、聽力障礙。壽命可以接近正常人。
  • 肢帶型肌營養不良症:多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10~20歲)出現症狀,部分在成年後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走路慢、腳尖著地、容易摔跤、Gower徵,隨著疾病的進展,逐漸出現抬手困難、翼狀肩胛。平均在出現症狀約20年後喪失勞動能力。
  • Emery-Dreifuss肌營養不良症:5~15歲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肘關節攣縮(關節活動明顯受限)、跟腱縮短、頸部前伸受限、彎腰和轉身困難(由於脊柱強直)。
  • 先天性肌營養不良症:常常一出生就表現出症狀。主要表現為全身肌肉無力、關節攣縮、哭聲小、吮吸無力,大部分患者不能離床活動。
  • 眼咽型肌營養不良症:40歲左右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眼皮下垂、眼球運動障礙,隨著疾病的進展,逐漸出現輕度表情減少、吞嚥困難、發音不清。
  • 眼型肌營養不良症:20~30歲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雙側眼皮下垂、頭後仰、額紋加深(由於額肌收縮)。
  • 遠端型肌營養不良症:10~50歲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手腳周圍的肌肉萎縮。

伴隨症狀

在累及心肌、呼吸肌和其他系統時,肌肉營養不良可以伴有如下症狀:

  • 心肌受累:可能伴有心悸、乏力、運動耐量下降(運動量比以前小就覺得累)、活動後氣促等。
  • 呼吸肌受累:可能伴有呼吸困難、呼吸道感染(發熱、咳嗽、咳痰等)、缺氧(煩躁、昏迷、面板青紫)、咳嗽無力等。
  • 其它系統受累:可能伴有白內障、糖尿病、消化不良、便祕、禿頂、多汗、性功能障礙、智力減退等,常見於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症。
  • 由於本病是遺傳病,避免後代患病是非常重要的。建議進行遺傳諮詢、產前診斷,減少生出患有本病的小孩的風險。
  • 建議患者適當鍛鍊,避免長期臥床。
  • 由於大部分患者生活質量較差,需要依賴輪椅,可能容易引發心理問題,家屬應多與患者交流,給予精神支援。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