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經根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脊神經根炎(spinal radiculitis),為多種原因所致的脊神經根的炎性或變性病變的總稱。神經根炎引起的疼痛通常被稱為根性疼痛。病變可侵及頸、胸、腰、骶任一節段的脊神經根,臨床上以頸胸神經根和腰骶神經最常受累。

  • 青壯年、中老年人均可發病,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
  • 脊神經根炎的病因繁多,主要包括感染和非感染因素。感染、中毒、營養代謝障礙、區域性受涼、受潮、神經根周圍組織炎症及壓迫,均可能導致本病的發生。
  • 根據受累節段的不同,頸胸神經根炎及腰骶神經根炎分別表現為一側或兩側頸部、上肢或腰背部及下肢的疼痛麻木、肌力減退,根性疼痛常沿上肢或下肢向遠端放射,咳嗽、用力及排便等腹壓增加時疼痛可加重。
  • 一旦出現上述神經根刺激症狀,應及早就醫。病情可逐漸進展,嚴重者將顯著影響生活質量。本病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有助於最大程度的減少患者神經系統以及運動系統的併發症,改善患者預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醫生會建議做脊柱 MRI(磁共振成像)檢查,用於確認神經根及脊髓受壓程度;脊柱 CT 檢查用於評估神經根周邊骨質增生及韌帶鈣化水平;肌電圖檢查有助於分辨神經受損的性質、定位及肌肉的功能狀態;腦脊液檢查也有助於本病的診斷。
  • 根據病因的不同,可通過抗炎及營養神經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神經阻滯及外科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生活、工作中保持正確的姿勢,也有助於減輕症狀。

當軀幹或四肢出現長期的疼痛、麻木、肌力減退等症狀時,應及早就醫,明確診斷,避免症狀進一步加重。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當軀幹或四肢出現長期的疼痛、麻木、肌力減退等症狀及椎旁壓痛等體徵時,無論年齡、職業及基礎疾病狀態,均應儘早至骨科或神經科門診就醫,避免症狀進一步加重。

若在重體力勞動或不當的按摩後突發劇烈的腰骶部疼痛、雙側大腿後側疼痛,會陰區麻木,大小便失禁,應避免移動患者,及時撥打 120。

建議就診科室

  • 骨科。
  • 神經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脊神經根炎?

脊神經根炎的診斷,需要首先根據臨床表現初步判斷受累神經根的節段,然後通過影像學及肌電圖檢查,明確神經根是否受壓,並根據患者的病史及原發病的症狀和體徵,決定是否有必要做腦脊液及血液的檢測。

  • 脊柱 MRI(磁共振成像):用於確認神經根及脊髓受壓程度。
  • 脊柱 CT:用於評估神經根周邊骨質增生及韌帶鈣化水平。
  • 肌電圖:有助於分辨神經受損的性質、定位及肌肉的功能狀態。
  • 腦脊液檢測:對臨床診斷有輔助意義。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什麼症狀?嚴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續多長時間?
  • 首次出現症狀是什麼時候?
  • 首次出現症狀時在幹什麼?
  • 是否有特定的動作誘發症狀?
  • 是否有特定的姿勢加重或緩解症狀?
  • 脊柱是否受過傷?是否做過脊柱手術?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是怎麼得脊神經根炎的?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
  • 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法?能治好嗎?需要治療多長時間?
  • 有併發症和後遺症嗎?會復發嗎?
  • 我是否需要調整某些生活習慣?

脊神經根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發病期和平時的自我管理方式是不同的:

  • 在脊神經根炎症狀明顯時,應注意休息,區域性制動,佩戴頸圍、腰託或採取平臥的姿勢,以減輕對神經根進一步的刺激。側臥位屈髖屈膝並在兩膝間墊以枕頭,有助於緩解神經根張力。
  • 脊神經根炎發病時,可採用冷敷的方法,減少區域性炎症的擴散。
  • 硬膜外封閉僅用於症狀明顯時,不宜長期應用。
  • 症狀緩解後,可進行有針對性的肌肉力量訓練。如雙手抱頭,頸部反方向對抗手部力量,從而鍛鍊頸部肌肉;俯臥位做“燕子飛”動作,鍛鍊背部肌肉。
  • 手術治療後的患者,應針對性的進行功能訓練,如坐姿訓練、耐力訓練、步態訓練等,逐步恢復正常的肌力與功能。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避免長時間低頭、久坐、反覆彎腰及減少持重物的機率,開車時應在頸部和腰部墊上適合的靠墊。另外,減肥也有助於減輕脊柱的負擔。

脊神經根炎的治療目的是控制炎症,首選療法應是保守治療,只有重度(如進行性肌無力)及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才接受手術治療。治療 6 周後,多數患者的症狀可獲得顯著緩解,甚至痊癒。

藥物治療

  • 神經營養藥物:如輔酶 Q10、胞二磷膽鹼、B 族維生素等,可改善神經營養代謝及促進神經機能的恢復。
  • 非甾體抗炎藥:如洛索洛芬鈉、塞來昔布等藥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鎮痛作用。
  • 病因治療:根據病因選擇不同的藥物治療原發疾病,如控制感染及降低血糖等。

手術治療

  • 椎間盤切除及椎體融合術:在不同的脊柱節段,通過常規或微創的方法切除椎管內刺激神經根的椎間盤,並將所切除椎間盤的上下椎體固定,維持脊柱的穩定。
  • 椎間孔切開術:在不同的脊柱節段,通過常規或微創的方法切除椎間孔處刺激神經根的骨質或韌帶。

其他治療

  • 制動:休息、區域性制動(頸圍、腰託或臥床)有助於避免受累神經根受到進一步的刺激。
  • 封閉:硬膜外注射類固醇激素,可減輕神經水腫及粘連,並可緩解疼痛。
  • 理療:可緩解肌肉痙攣,增加區域性血運,緩解疼痛。

疾病發展和轉歸

多數患者經保守治療後,症狀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甚至得到治癒。經手術治療的患者也多在術後緩解症狀。少數患者可能留有肌力減弱等後遺症。

由運動性神經根絲構成脊神經前根,和由感覺性神經根絲構成後根,均自脊髓發出,兩者於椎間孔內匯合成為頸、胸、腰、骶、尾神經。各組脊神經均含有運動纖維和感覺纖維。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均可導致導致脊神經根炎,並引起脊神經根所支配區域的感覺及運動功能障礙。

脊神經根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可經血運侵及神經根,引發區域性炎症。
  • 全身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影響神經根區域性營養代謝,另外,糖尿病的高糖環境不僅易於細菌繁殖,還會造成小血管炎症,堵塞脊髓神經的的營養血管,減少血液供應。
  • 中毒:如乙醇、鉛中毒等,可造成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症。
  • 受涼、受潮:引起營養的神經血管痙攣、缺血、水腫,進而產生神經根刺激症狀。
  • 壓迫:神經根周圍結構退變、腫瘤、外傷、肥胖、妊娠等,均可造成神經根不同程度的受壓,或影響神經根周圍的血運,直接或間接地引發無菌性的脊神經根炎。
  • 纖維環破裂、髓核化學物質漏入硬膜外腔,可解釋部分影像學陰性的神經根刺激症狀。

哪些人容易患脊神經根炎?

  •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根周圍結構(如骨骼、韌帶、椎間盤等)逐漸發生退變,直接壓迫脊神經根或影響其血運。
  • 職業:長期從事低頭、彎腰姿態工作的人群,及長期接觸乙醇、鉛等有害物質的人群易於發病。
  • 生活環境:寒冷、潮溼的環境,可誘發神經根炎症。

隨著病情進展,受累部位逐漸出現疼痛、麻木、肌力減退及反射減弱等改變。當炎症累及多組脊神經根時,可出現全身多節段的神經根刺激症狀。部分患者也可出現面板溫度及顏色的改變、營養和汗腺分泌障礙等植物神經症狀。

脊神經根炎有哪些症狀?

發生於頸神經根的炎症

  • 頸後部疼痛及麻木:炎症累及 C3~C4 神經根,其中 C4 受累可向肩胛提肌及前胸放射。
  • 肩部疼痛、麻木:炎症累及 C5 神經根,可沿一側頸肩部放射,在三角肌處感到麻木,可出現三角肌無力和萎縮。
  • 上肢疼痛、麻木、肌力及反射減弱:炎症累及 C6~C7 神經根,疼痛沿上臂和前臂向遠端放射至手指,手背第一被側骨間肌處麻木,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肌力和反射減弱。
  • 手指肌力減弱、感覺喪失:炎症累及 C8 神經根,手指屈肌和手部骨間肌肌力減弱,環指、小指和手掌尺側的感覺喪失。
  • 體格檢查可發現頸椎旁存在壓痛點。

發生於胸神經根的炎症

  • 胸、腹部疼痛、麻木:胸神經前後根匯合為胸神經後,發出的胸神經前支分佈,具有明顯節段性。T2 分佈區相當於胸骨角平面,T4 相當於乳頭平面,T6 相當於劍突平面,T8 相當於兩側肋弓中點連線的平面,T10 相當於臍平面,T12 相當於臍和恥骨聯合連線中點的平面。相應神經根受刺激時,可出現對應平面胸腹部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
  • 背部疼痛、麻木:胸神經發出的後支所支配的脊柱區也具有節段性,與前支的支配平面大致相同,可出現背部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
  • 體格檢查可發現胸椎旁存在壓痛點。

發生於腰、骶神經根的炎症

  • 腰痛:最常出現於 L5 和 S1 神經根,表現為腰背部鈍痛,平臥位減輕,站立則加重。也可出現腰部痙攣樣劇痛,發病急,難以忍受,非臥床休息不可,主要由神經根血供突然中斷造成。
  • 坐骨神經痛:下肢疼痛多呈放射性至小腿後外側,站立時疼痛較坐位時輕,腹壓升高時,可誘發或加重坐骨神經痛。
  • 股神經痛:疼痛多放射至下腹部或大腿前內則。由上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所致。
  • 下腹部、下肢麻木:當神經根內的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受累時,引發麻木而不出現下肢疼痛。
  • 馬尾綜合徵:馬尾神經主要有腰、骶及尾神經根組成,此部位馬尾神經受累,可導致左右交替出現的坐骨神經痛和會陰區的麻木感。部分嚴重的患者在疼痛消失後,可出現雙下肢不全癱、大小便失禁、陽痿、尿儲留及假性尿失禁等後遺症。
  • 肌肉癱瘓:神經根受損時,可致其所支配的肌肉出現不同程度的麻痺症,輕者肌力減弱,重者失去肌肉功能。
  • 腱反射改變:膝反射、踝反射及肛門反射可減弱或消失。

脊神經根炎的預防主要在於減少其原發病的發生,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患者的神經系統以及運動系統的併發症,改善預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積極治療感染、糖尿病等原發疾病。
  • 避免受涼、感冒。
  • 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期低頭(如看手機)、伏案工作及彎腰持重。
  • 積極鍛鍊頸背部肌肉,延緩脊柱的退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