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脊髓前動脈綜合徵是一類脊髓前動脈供血不足,導致的脊髓前動脈供血區域的脊髓神經功能受損的綜合徵。
  • 引發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病因包括:脊髓前動脈栓塞、外傷、動脈粥樣硬化、脊髓前動脈炎、脊髓前動脈畸形、脊髓前動脈壓迫、感染等;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免疫力低下、從事高危險職業等。
  • 根據血管位置的不同,脊髓前動脈綜合徵可分為:頸短脊髓前動脈綜合徵、胸段脊髓前動脈綜合徵、腰段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等。
  • 脊髓前動脈綜合徵多起病急驟,表現為忽然出現的脊髓神經功能受損:下肢或四肢、身軀忽然的無力甚至癱瘓、感覺功能的受損、大小便失禁等,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患者往往還會感覺到腰背部的疼痛。
  • 感染導致的脊髓前動脈綜合徵常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改善迴圈、營養神經的藥物也常用於該病的治療。此外,康復治療在該病恢復期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對於外傷、壓迫或血管畸形致病的患者,多選擇手術治療以清除血腫、解除壓迫、糾正畸形。
  • 嚴重的脊髓前動脈綜合徵有著很高的致殘率,可導致截癱,並引發肺炎、壓瘡等一系列併發症,患者往往因此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對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了嚴重的負擔。
  • 對於部分年輕患者或脊髓前動脈輕度供血不足的患者,該病可能僅表現為短暫的下肢無力,但仍應注意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防止疾病再發。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軀體和下肢無力或四肢無力
  • 四肢及軀體感覺功能異常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突發截癱
  • 呼吸困難
  • 胸腰背部劇烈疼痛
  • 大小便失禁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神經外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脊髓前動脈綜合徵?

當醫生懷疑是脊髓前動脈綜合徵時,會根據患者的症狀、病史,並結合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綜合分析後可明確診斷脊髓前動脈綜合徵。

具體相關檢查如下:

  • 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是常用的神經系統疾病檢查方法,對脊髓疾病病因的篩查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 電子計算機 X 線斷層掃描(CT):脊髓疾病的一種常用檢查,對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發病的急性期(早期)診斷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判斷出脊髓缺血的位置。CT 增強檢查還能夠發現脊髓血管畸形。有著快速、無創的特點。
  • 磁共振成像(MRI):一般用於脊髓前動脈綜合徵恢復期脊髓恢復情況的評估與判斷。是常用的神經系統無創性檢查,可準確地顯示脊髓內換病區域的形狀及部位。
  • 脊髓血管造影:CT 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的血管造影(MRA)是常用的血管無創檢查,可初步判斷脊髓血管畸形。對有脊髓血管畸形家族病史的患者適用。選擇性脊髓動脈造影(DSA)是脊髓血管病診斷及分類的最佳方法,是一種有創檢查。可顯示脊髓血管的形態、大小、範圍,對手術治療有指導作用。
  • 肌電圖檢查:對於肢體無力的患者,肌電圖檢查有助於判別肌肉無力的病因,對截癱患者後期的恢復情況的評估也有重要的作用。
  • 病情評估:常用的有肌肉力量評估、感覺功能評估、膀胱功能評估等,對病情的判斷及後期康復計劃的制定有指導作用。
  • 其他檢查:瞭解患者身體狀況的檢查,如血常規、生化、電解質、心電圖檢查、癌胚抗原檢查等。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年齡多大?從事什麼工作?
  • 有什麼症狀?下肢是否有力氣?四肢及身軀是否有感覺?
  • 之前是否有感冒或其他感染?
  • 症狀出現前,腰背部是否受過嚴重外傷?是否進行劇烈的運動?
  • 有什麼基礎病?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還需要做什麼檢查?
  • 這個病會復發嗎?
  • 需要做手術嗎?
  • 需要做什麼治療?能恢復到什麼程度?需要多長時間?
  • 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 術後注意事項:有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陪護的家屬親友應注意其體溫變化,關注其傷口有無滲血,保持身體的清潔,防止感染。
  • 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出院後的家庭康復訓練以恢復性運動訓練為主,需要長時間的堅持訓練,患者及家屬應耐心、積極配合治療。早期訓練時需要家屬陪護,防範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防止摔傷。定期(1~2 個月)回康復科複查重新評估,調整訓練方案。
  • 癱瘓家庭護理的注意事項:病情嚴重,臥床不起的患者,需每日進行被動運動以維持關節的活動度(防止關節粘連),常用的有上肢的上抬(過肩)、屈肘、下肢的屈髖屈膝的抬腿動作及膝關節、踝關節的活動。同時,為了防止壓瘡和肺炎,家屬及護理人員應定時給患者翻身、拍背,保持面板和床單的清潔。
  • 飲食結構的調整:進行手術的患者要注意術後營養的補充,多食用高蛋白高營養食物如魚肉、蛋類、牛奶等。對於有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基礎病的患者,應清淡低鹽飲食。
  • 心理護理:截癱患者在短時間內經歷了正常人到殘疾人的轉變,患者常有嚴重焦慮、抑鬱的情緒。後期的康復漫長、起效慢,患者往往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容易情緒失控,消極治療。家屬應多瞭解其病情特點,耐心陪伴,幫助其疏解情緒。

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治療以病因治療、脊髓神經綜合治療及恢復期的康復治療為主。

手術治療

  • 手術清除脊髓血管壓迫:對於外傷、腫瘤壓迫導致的脊髓前動脈綜合徵,可在外科醫生評估後做手術清除壓迫。
  • 手術治療脊髓血管畸形:顯微手術切除畸形血管,可預防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再次發生。對於確診脊髓血管畸形但目前並無症狀的患者,也可進行預防性的手術。

藥物治療

  • 脫水藥物:該類藥物能夠減輕脊髓水腫,副作用較少。常用藥物有甘露醇及甘油果糖等。抗病毒、抗菌藥物:根據血液檢查及腦脊液檢查的結果,多進行鍼對性的抗病毒、抗菌治療。
  • 激素治療:在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發病早期,選擇使用激素治療,能夠減輕脊髓內的炎症反應,減輕水腫。常用的激素有地塞米松、潑尼鬆、氫化可的鬆等。激素治療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影響免疫力,引發皮疹等。
  • 促進脊髓神經功能恢復的藥物:常用的藥物有鈣離子通道抑制劑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神經營養藥如甲鈷胺、胞磷膽鹼、維生素 B1、維生素 B12 等。
  • 鎮靜止痛藥:對劇烈腰背部疼痛的患者,可使用嗎啡、卡馬西平、硫噴妥鈉等藥物止痛。

其他治療方法

  • 康復治療:脊髓前動脈綜合徵患者可出現下肢的無力、癱瘓,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急性期過後,經專業康復醫師的評估,需要進積極的針對性康復訓練。常用的康復訓練有關節活動度保持訓練、腰部力量訓練、站立訓練、平衡訓練、力量訓練、翻身訓練、膀胱功能訓練等。此外,鍼灸、電刺激療法、超聲療法及高壓氧療法也常被用到脊髓前動脈綜合徵患者的康復治療中。
  • 矯形器和支具的使用:步行矯形器對嚴重脊髓前動脈綜合徵致截癱的患者早期的站立和步行提供了支援和保護,部分截癱患者可通過訓練使用步行矯形器和支具得到足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行走移動能力,為家庭和社會減輕了負擔。支具和矯形器的使用也可防止骨質疏鬆,改善血液迴圈。行動力的失而復得亦有助於幫助患者克服悲觀、抑鬱的情緒。
  • 對壓瘡、肺炎的預防性治療:對截癱的患者,應有預見性地防治併發症。對臥床不起的患者,護理人員及家屬親友應定時(2~3 小時)幫助患者翻身並拍打背部。

疾病發展和轉歸

  • 嚴重脊髓前動脈綜合徵或沒有得到積極治療的患者,僅能夠恢復部分運動功能或完全無法恢復,留下終身的殘疾。
  • 對於輕度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患者若得到及時的治療,經積極的藥物治及康復治療,肢體無力的症狀可得到很好的改善。感染致病的年輕患者在積極控制感染,綜合治療後可得到良好的恢復。

動脈血管栓塞、外傷、感染、壓迫等導致的脊髓前動脈供血不足是導致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主要病因。

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感染:對於青壯年患者,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脊髓前動脈受損是導致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常見病因。
  • 血管栓塞: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血管栓塞是老年患者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常見病因。
  • 其他病因還有:血管炎症、血管畸形導致的脊髓前動脈供血不足,外傷血腫、腫瘤等原因導致的脊髓前動脈壓迫,全身血壓過低導致的脊髓前動脈供血不足等。

哪些人容易患脊髓前動脈綜合徵?

  • 高血壓;
  • 低血壓;
  • 血脂異常;
  • 免疫力低下:例如勞累、產後、營養不良或結核、腫瘤等消耗性疾病可導致免疫力低下;
  • 有感染病史;
  • 先天性脊髓血管畸形;
  • 脊髓血管硬化。

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脊髓前動脈綜合徵的常見症狀包括:

  • 癱瘓:胸腰部的脊髓前動脈綜合徵多表現為下半身的忽然綿軟無力,無法正常站立、行走;頸部的脊髓前動脈綜合徵可表現四肢及軀幹的無力,患者往往出現意識清醒但倒地不起。長期肌肉無力、行動減少可導致肌肉萎縮。
  • 腰背痛:可表現為被束帶綁住的感覺、電擊樣、刀割樣或針刺樣的疼痛。
  • 感覺異常:可表現為痛覺、溫度覺、觸覺的減退甚至缺失,亦有患者可出現麻木感。
  • 大小便異常:可表現為大小便失禁或尿瀦留。
  • 自主神經症狀:煩躁不安、大汗淋漓、發熱、心跳過速等。

脊髓前動脈綜合徵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壓瘡
  • 肺部感染
  • 尿路感染
  • 骨質疏鬆
  • 抑鬱症
  • 呼吸衰竭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避免外傷:不參與打架鬥毆,頻繁使用交通工具的人應防範交通意外,從事高危職業的人應注意安全保護措施。
  • 增強免疫力:均衡飲食,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睡眠,適當進行運動(每週 3 次 30 分鐘以上有氧運動)。
  • 有脊髓血管畸形遺傳背景的人,應及時進行基因檢測和脊髓血管造影檢查,評估患病風險,必要時選擇手術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